美國再加息!全球貨幣承壓,如何應對?

美國再加息!全球貨幣承壓,如何應對?

北京時間9月27日凌晨2點,美聯儲宣佈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上調至2%-2.25%,是08年以來最高值。

美聯儲的加息計劃如下:

2018年再加息1次,預計在12月;

2019年加息3次至3.13%;

2020年加息1次至目標利率3.38%。

美聯儲的持續加息行為,大幅推高了美元的吸引力,因此美元像磁鐵一樣,把世界各國貨幣紛紛吸走。

自15年美國開啟加息週期以來,阿根廷比索兌美元貶值60%,土耳其里拉兌美元貶值60%,俄羅斯盧布兌美元貶值23%,印度盧比兌美元貶值14%,日元兌美元貶值10%,人民幣兌美元貶值10%,幾乎全球貨幣在美元加息面前,都承受著巨大壓力。

隨即,今日沙特、阿聯酋、巴林王國宣佈跟隨美國加息25個基點,其他國家也在紛紛制定出臺相應策略對抗美元。

過去每一輪美國的加息,都會造成一次金融危機,這一次,能擺脫厄運的輪迴嗎?

我們先來看一張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歷史走勢圖(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指的是美國金融機構之間互相拆借的利率,代表短期市場利率水平,美聯儲加息指的即是提高此利率):

美國再加息!全球貨幣承壓,如何應對?

大家可以發現,歷年來每一輪加息,最後都造成了大範圍金融危機,1980的拉美債務危機,1989年日本金融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等等。

可見只要美國加息縮表,採取貨幣緊縮政策之後,世界各國都是坐立不安的。

但是從歷史進程來看,加息路程剛剛過半,雖然美聯儲已經從2015年12月開始從0.25%加息至2-2.25%,但與目標利率3.38%還有一段距離。

07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時,其加息是先從2003年的0.93%一路加到07年的5.25%,最終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因此思哲認為,從時間節點來看,現在喊金融危機有點時之尚早,但仍然要提前做好風險應對措施。

為什麼美國要啟動加息?

我們要知道,當經濟衰退時,國家可以通過降息,來促進人們的消費與投資,同時還可以減輕企業的利息支出與經營成本,從而提高企業業績,並且降息還能凸顯股市的投資價值,因此降息是應對經濟衰退非常有利的殺手鐧。

比如在07年次貸危機時,美國通過大幅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一路從5.25%下調至0.25%,最終得以緩解,美國迎來十年牛市,就業率穩步提升。

2015年12月,美國經濟已然好轉,當年GDP增長高達4%,而美元則一直處於疲軟狀態,美聯儲為了奠定美元的霸主地位,並開始為下一波金融危機降息提前做好準備(此時利率0.25%,不提高將降無可降),啟動了長達5年的加息計劃。

那麼關於此事美國總統特朗普怎麼看?

很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就這事一直和美聯儲唱反調,聲稱加息會損害美國經濟,要抵制加息行為。

這是一個奇葩的總統,因為他是歷來第一個想幹預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總統,但細想很好理解,因為11月中期選舉馬上即將到來,目前美國經濟一片欣欣向榮,但持續加息可能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尤其對美國股市是利空,萬一在中期選舉前美國股市崩盤,那麼特朗普的共和黨爭奪國會控制權就會很懸,因此他肯定是希望至少在選舉的過程中穩住當下的局面。

因此思哲認為,特朗普是明知美聯儲加息週期不可逆,大喊反對加息,只是為了讓市場認為加息有諸多不確定性,來穩住股市和金融市場,幫其平穩渡過中期選舉。

那麼美聯儲加息對中國又會有什麼影響?

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美聯儲加息會提高美國國債收益率,而美債收益率正在逼近甚至超遠中債(即我們的國債)收益率,以下是當前中美國債收益率的對比:

美國再加息!全球貨幣承壓,如何應對?

可以看出,目前我國1月、3月期中債已經和美債發生倒掛,但6月期以上中債收益率還存在一定優勢,但差額不明顯,在30-50個BP左右。

這個數據並不樂觀,因為聯邦基金利率目前為2-2.25%,根據其目標在2020年實現3.38%的利率的話,會提升1.3%左右,由於美債利率與聯邦利率緊密相連,那麼美債利率也會提升至少1%,假如中債利率不變,就會出現中債與美債全面倒掛的現象,屆時美債收益將超過中債50個BP以上(0.5%)。

那麼勢必會加劇人民幣外流,導致人民幣迅速貶值。

那麼中國為了保住匯率,後續是否會採取加息?

這就回到了樓市、股市與匯市的抉擇問題,因為我們都知道目前中國的樓市泡沫已經比較嚴重,這輪去庫存,已經成功的把槓桿轉移到了居民身上,倘若貿然跟隨美國大幅加息,那麼貸款利率的上升,將進一步加劇老百姓的按揭壓力,導致畸形的償債/收入比。

對於中小民營企業而言,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繼續加息將促使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上升,導致更多中小企業倒閉。

地方政府的槓桿更是還未完全去化,國家前段時間已發紅頭文件宣佈允許資不抵債的城投債破產,意思是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已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因此中國的基本面不具備跟隨美國大幅度加息的條件。

但完全不管,其後果自然是人民幣匯率快速下跌,這對於人民幣的國際信用將造成極大的影響,怎麼辦?

過去幾個月國家為了穩定匯率,採取的是增加逆週期因子,上調逆回購與MLF利率(兩者均為央行—商業銀行之間借款利率),並將遠期結售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20%。

接下來,我預計央行還是會繼續採取公開市場操作,上調逆回購與MLF利率,先保證兩國利差不至於進一步擴大,這種操作對於市場的傷害也相對較小,隨著去槓桿的深入化,在未來1-2年內,決定是否上調基準利率(大概率會上調)。

同時進一步加強外匯管制,甚至不惜繼續上調遠期結售匯風險準備金率。

對於樓市與股市,採取降準,溫和放水,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步增加基建投資,保住GDP不過快下滑。

最後,我對各類資產接下來兩年內的看法是:

股市在利空提前體現的情況下已經開始築底,下跌空間極為有限,隨時間推移機會逐漸增多;

而樓市上漲難以為繼,力圖做到橫盤已是合格;

匯率長期趨勢來看仍存壓力,美元強勢仍將持續到加息週期結束,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概率在一年內破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