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先生說得好,一有成績以後,就升官了,這是「誤入歧途」了

著名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2018年7月6日在山東大學演講,講了一件很觸動國人的事。他說,從1978年就開始到現在為止,有超過一千多位中國科學家來到了他的實驗室,有部分的科學家回到中國,比方說中國科學院的唐孝威、陳和生、鄭志鵬、王貽芳、程林教授等。有一部分留在國外,留在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密西根大學等大學。在中國的科學家確實跟我工作都很好,

所不幸的是,一有成績以後,就升官了。升官呢,用我的話說,就是“誤入歧途”了。

丁肇中先生說得好,一有成績以後,就升官了,這是“誤入歧途”了

好一句“誤入歧途”了。先生說得很委婉,但在國人,這種現象很普遍。國人自古官本位思想影響下,普通國人的價值觀就是——升官發財,當了官,你就能光宗耀祖,當了官,在你的家鄉,在你的宗族,在你的朋友同學中就能重重的寫下一筆。

丁肇中先生說得好,一有成績以後,就升官了,這是“誤入歧途”了

我深有體會,小編一介書生,工作十幾二十年之後,有學生拜訪,聊天之後,總要加上幾句,你在單位也是個小領導了吧,搞得頗尷尬,好像我好好的教我的學生不行。

當然,當了官,自然有更多的“好處”。就我從前工作過的一所學校來說,全校教師二百名左右,校長副校長,各處領導,佔了近三分之一。從前有領導詼諧地說,學校的官層好“龐大”,但“龐大”不能等於“強大”。校長書記副校長是高層,各處室主任副主任是中層,言下之意,剩下一線教師,那些都是下層。“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沒利呢?大利小利,都會有,各處室領導上一半的工作量,比普通教師更輕鬆些,在評優評先上也更有機會些,自然而然上高一級職稱也快了。有的“利”從何而來,自然是犧牲了“下層”的利益。

丁肇中先生說得好,一有成績以後,就升官了,這是“誤入歧途”了

據說,學校“利”本不多,外層單位,官大一級壓死了。我不是奮青,本也不討論這些,只要認認真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了。

但國人在這方面太普遍。君不見,某某某某科學家,某某某某海歸者,取得成就後,就任某某官。一個人,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精力有限,忙於官場事務,自然荒廢了學術。

丁肇中先生說得好,一有成績以後,就升官了,這是“誤入歧途”了

小編最期待是:搞學術的人最好不當官。一方面是官員當教授甚至有當院士的,當了官後就相當於有學術地位了,這種思維導致學術腐敗的例子不在少數;另一方面搞學術的人想當官,似乎不當官就難以體現自己的身價,同樣容易導致學術腐敗。搞學術的人思想本來就有些浮躁,加上官本位思想這麼一折騰,搞學術的人的科學精神自然不堪一擊。

事實上,作為一個搞學術的人,只要拿出他的論文成果就足夠了,而並不應在乎是不是官。因此,小編以為搞學術的人最好不當官,學術隊伍應當拒絕官。別讓學術者“誤入歧途”。

丁肇中先生說得好,一有成績以後,就升官了,這是“誤入歧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