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失去的,也许真的不属于你

那些曾经失去的,也许真的不属于你

基本的道德观念并非与生俱来、人人都有”。

等到我再次从头开始阅读本书时,我发现了这曾经不被我认真关注的句子,它似乎给了我一直思考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究竟了不起在哪里?为什么作者要把他的命运安排的那么悲惨?

原来,这里面没有什么是了不起的,只有作者对盖茨比命运不公的悲愤,以及在那个时代美国梦破灭的幡然醒悟,因为人性在整个故事中,表现的总是那么现实与脆弱。

那些曾经失去的,也许真的不属于你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由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1925年完成的,这位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了不起的盖茨比》让他的作品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之所以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是因为在作品中对盖茨比命运的不解和无奈,更投射的是对当时社会的不解与无奈。

书中的具体故事,大家可以通过阅读去自行了解,故事的重点应该是在盖茨比被错杀之后,那些曾经在他的舞会上翩翩起舞、宁酊大醉甚至是充满敬佩和感激之情的人,在一夜之间都统统变了脸色,没有一个人出现在最后的葬礼上,这也让书中的叙述者颇感凄凉,以至于在最后写道:

我们就这样扬着船帆奋力前进,逆水行舟,而浪潮奔流不歇,不停地将我们推回到过去。

那些曾经失去的,也许真的不属于你

这就是现实社会中人情冷暖的具体描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也可以透过另一个点去看待这个问题,盖茨比是了不起的,他从一个穷小子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上流社会的精英人物,他为了曾经的那个女孩举办一次又一次的舞会,那么多年过去了,对黛西的感情始终不渝,上述任何一点都可以让人称赞其“了不起”,更何况二者兼之呢!

就是这样“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再次见到黛西后却最终引来杀身之祸,再次见到的黛西已经嫁为人妇,一定在有一瞬间,黛西远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美好。

即便是这样,盖茨比还是没有从那个自己编织的爱情之梦之中醒来,那样虚幻而理想的爱情,注定是海市蜃楼般的阴影,短暂而不持久。

那些曾经失去的,也许真的不属于你

其实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来讴歌爱情的伟大,但是再见面之后盖茨比与黛西之间还有爱情吗?倒是在看多了、听多了那么多的故事之后,才发现,那些曾经失去的,也许真的是不属于你的

我们可以执拗地吟唱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也可以乐观地憧憬着下一次的相遇,但是,在不断前行的社会中,人总是在变化,不仅对方在变,其实你自己也在变,只是你觉得你在坚持,那么这样的坚持最后到底成为什么样,很多时候是难以预判的。

小的时候,遇到心爱的玩具或者喜欢的食物,总会紧紧地抱住不放,再后来当你遇上心爱的伴侣也会牢牢地攥在手里,真正担心会失去,再后来,面对一次次人生中的选择或者机会,总会在错过的时候猛然挠头,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为什么我没有再抱紧一点,为什么我没有再牢紧一点,为什么我没有再珍惜一点?

回首过去,在那个时候,也许你已经用尽全部力气去抱紧了、去攥牢了、去珍惜了,为什么那些玩具、食物、伴侣还有机遇就那样的失去了,可能因为有些东西本来就不属于你,既然是这样也就大可不必去纠结太多。

那些曾经失去的,也许真的不属于你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盖茨比极尽所能跻身美国上流阶层,极尽所能去吸引黛西的注意,其实,他不明白的是他和黛西始终就不是一类人,自始至终也不在同一个阶层,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去苦苦追求,最终换来的只能是一个令人颇感苍凉的悲剧。

村上春树的评价更为恰当,将小说视为“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是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件标志”,

将那些已经失去的可以真正放手,不再去纠结,不再去幻想,不再久醉不能自省。

所以,很多时候,都应该试着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多一些经历,多一些体悟,把自己活得更广阔一些,也许会更好一点。

最后,还是向大家推荐此书吧,毕竟我们都还处在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