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需要一生思考的问题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多么充满智慧而又令人难以作答的问题!

这一生要干什么?又能干什么?这样的疑问亦是在你我头脑中常常闪现。

向死而生,需要一生思考的问题

本着“书非借而不能读也”的原则,我加班加点看完了李开复先生的抗癌著作《向死而生》,他称之为“我修的死亡学分”。又本着“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忠告,我觉得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故事感染了我,更是因为书中描述的场景在我的生活中亦有相似之处,感悟亦有相近之道。

李先生书中有几句话是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第一句是他自己的感悟:“我才发现,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我彻头彻尾舍本逐末,把最紧要的事物搁在最后,却把人生最弥足珍贵的时光,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我发誓,这些话只有生过病或者是生命所剩无几之人在安静思索之后才能体悟到的。

向死而生,需要一生思考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却因为所谓的成功而无尽奔波,几乎放弃了亲情、爱情和友情,给我亲爱的家人造成如此的压力,这不是舍本逐末又是什么呢?还好现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像李先生讲的“I may never be able to repay her, but fortunately, I have alifetimeto try.”是的,庆幸的是我们还有时间去努力尝试,但是,请从即可就开始。

第二句话是李先生引用的星云大师语录:“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年轻的时候容易把理想编织的特别高大上,就像开复先生说的“世界因我而不同”,其实这太难实现了。世界何其大,个人又何其小。

向死而生,需要一生思考的问题

如果每天都把自己做好了,积少成多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理想太大了也就容易目空一切,就容易偏执,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难以与他人平等耐心交流,心境不能平和,始终充满戾气!其实,我们都应该明白,不是自己有多么强大,而是面对你的狂妄别人对你有多宽容。

生死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人生课题,李先生以修学分的方式来解读这门课程确是有不同寻常之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极为有限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度过都是在“浪费”,就像吴晓波先生讲的那样,确保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从现在起做好工作和家庭、事业和家人之间的平衡,心怀感恩,不忘初心,细心品味生命之美好。

向死而生,需要一生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