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一段时光,一定在书屋消磨

抽一段时光,一定在书屋消磨

苏轼曾问,“试问岭南应不好”

那位侍人寓娘却回答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带着一丝的孤寂,想寻找一个能够放空自己

能够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地方

也许只是一杯清茶,也许只是只言片语,也许只有一盏昏黄的灯

把自己置身于所有的可能和不可能

卸掉长久以来的重负

只是安静的看书、写字、喝茶,或者聆听别人或喜或悲的故事

那么,不论冬日的午后,还是夏日的夜晚

北锣鼓巷里的一定书屋,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这里有让人沉静的书和茶,也有令人深思的人和事:

抽一段时光,一定在书屋消磨

1.“没有经历过痛苦,所有的快乐也将毫无意义”

黎斌兄长讲到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人物形象——《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渔夫圣地亚哥。

老人的生活那样艰难,与大枪鱼的斗智斗勇也是那样艰难,最后和鲨鱼搏斗更是令人揪心,当所有的艰难都化为身上的一道道伤口,和只剩下骨架的枪鱼,最后精疲力尽的老渔夫一头栽倒在沙滩上之后,他却在梦中见到了狮子。

抽一段时光,一定在书屋消磨

知道黎斌兄长经历过一次生死瞬间,他总是平静地讲述那次意外,最后再憨笑着把化险为夷归结于运气,但我总是在思考,那平日里和蔼平易的神态,背后必定有段一段痛苦的经历,才能在书与茶的环境里,说出一段这样有力的话。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这样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其实,某些令你痛苦的事也是一样的,让你痛苦是因为你害怕去经历,我们并不一定非要让自己的生活浸泡在黄连水或者苦瓜汁里,只是,一旦发生了那些我们始料未及的不愿接受事,一定要学会去转化,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理解方式,那些痛苦也许就是你重新获得快乐的开始。

◎◎◎◎◎◎◎◎◎◎◎◎◎◎◎◎◎◎

2.“我有些后悔的,就是没有在像你这样的年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抽一段时光,一定在书屋消磨

昨夜的书屋,昏黄的灯光下,举行了一次邓丽君的聆听专场,虽然都是一些熟悉的旋律,但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中,总能将人带入如邓氏曲风一样悠扬甜美的意境。

书屋总会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时刻,面对邓丽君,似乎围着书桌而坐的70后、80后和90后都有话说,也都有自己对邓丽君的认识。

90后从学术的角度,看邓丽君歌曲在那个年对思想解放的意义,80后则在透过曾经的黑白电视回忆初听邓丽君的迷茫与眼前一亮,70后的李姐虽然之前一直在安静的看书,但面对邓丽君的歌曲,却讲出了一段让人深思的话。

李姐曾经是南方周末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知名记者,现在是公司副总,这位一直在安静看书的女士,用一段话get到了书屋的所有人:

在这个书屋,我可以放下周一到周五所有的评判标准,所有的身份标签,所有的社会定位,

只是简单的看看书、喝喝茶,这些长久以来一直想做的事情。我有些后悔的,就是没有在像你这样的年龄,去干自己喜欢的事

抽一段时光,一定在书屋消磨

其实,这样的感慨可能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都曾因为那些看似难以越过的障碍而放弃过一些喜欢的人、喜欢的事,等到后来再看,却发现那些所谓的困难、所谓的障碍竟然比初遇见小了不知多少。

蔡康永有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这段话真实而深刻,道理不言自明。

但,人生的路还很长,谁人没有过“曾经如果怎么样,也许就怎么样”的时刻,错过了就不再去纠结,准备好去争取下一次的机会,只要再遇到的时候能够牢牢抓住,也已经非常不错了。

一定书屋,一者,天地之本也。定者,人心归真之性也。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苏轼都曾感慨,“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何况我辈?找不到从此逝的小舟,也不必提心吊胆地沧海寄余生,抽一段空闲的时光,到一定书屋来消磨,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