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究標準化菌羣治療頑固性腸道疾病

人體腸道系統內存在 500 多種細菌,形成一個精細平衡的微生物生態系統——腸道菌群,幫助人體完成消化功能,向血液中輸送營養和能量物質。如果腸道菌群失去平衡,人體將出現各種病症,如艱難梭菌腸炎,患者出現腹瀉、消瘦等症狀,嚴重者引起腸道出血危及生命,使用抗生素一般僅能緩解症狀,但病情反覆出現難以根治。目前的治療手段如腸道菌群移植有一定療效,但移植到患者體內的菌群是從健康人體內提取,其中包含的有害細菌有在患者體內失控大量繁殖的風險。

據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介紹,該校一個多學科的研發團隊正在研究一種標準化的可控安全菌群,用來構成人體腸道菌群的基礎“骨架”,形成腸道疾病新的治療方法。該項成果的關鍵是研究人員使用新型無氧生化反應裝置,在無氧環境下對人體腸道菌群的細菌進行分離和培養,研究其功能和生長條件,從中確定了十多種細菌,他們能夠覆蓋腸道菌群的基本功能,形成“最小化”的健康人體腸道菌群,並且找到了能夠進行低成本大量生產的方法。在實驗室中用這種“最小化”的健康腸道菌群在小白鼠體內進行的實驗證實,對恢復腸道系統病變的小白鼠的腸道菌群的平衡確有效果。

科研團隊認為,這一方法可應用於多種與腸道菌群及內分泌失衡相關的病症,如艱難梭菌腸炎、克羅恩氏病、慢性結腸炎、肥胖症、脂肪肝和糖尿病等。科研團隊已經將此成果申請專利,並建立初創企業 Pharmabiome 公司進行成果轉化,後續將與醫療機構合作開展臨床研究,確定其安全性和實際療效,以便投入實際應用。 該項研究獲得了今年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獎“星火獎”(Spark Award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