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不過一條朋友圈

朋友圈被月亮、美食、中秋佳節等詞彙照片刷屏,才恍然想起今天是中秋,和往年不同,今年買不到回家的票,索性就不回了,在北上深,像我這樣的,太多了。中秋放多一天假,不過在十平小房多宅一天罷了。

中秋佳節,不過一條朋友圈

上週母親已經問過一次了,我說不回去了,然後有一言沒一句聊了一會就掛了電話,她的失落是聽得出來的。這一週,母親時不時微信發一段語音,大致內容便是去刷刷有沒有漏票可以回來。

家人挺想我回家的。

回不去,至少跟家人問聲好吧。我撥通了家裡的電話。

電話那頭挺嘈雜熱鬧,家鄉有祭拜月亮的習俗,我打電話剛好遇上母親在準備,沒聊幾句就掛了。而我,一句中秋節快樂還沒說出口。原本一個人的小租房這些變得更冷清。我也跟了跟潮流,選了幾張照片發了個祝福的微信朋友圈。隔段時間便刷一下,嗯,一個,兩個,三個...慢慢增加地點贊似乎在肯定我的思鄉之情,很滿足。我望著好友朋友圈一個個曬回家,催眠自己國慶再回去也不遲。

沒工作前,每個中秋基本都會在家過,幫母親準備祭拜的東西,約上三兩好友去廟上玩耍看煙花,每年一樣的過法卻不膩。兒時沒有團圓的概念,卻分外珍惜,中秋還差著好幾周時便每天翻著日曆數日子。工作後,一個人在外,和家人見面的次數少了,見面的意義似乎也不一樣了。中秋除了休假,除了回家,似乎還有某種意義說不上來。於是多數人更願意把這種意義傾注在朋友圈,於是整個朋友圈都是一片團圓的氣象,母慈子孝,有開心的,有感傷的,有傷春悲秋,有其樂融融。每個人在發完自己的中秋祝福後都會刷一刷別人家的中秋,羨慕著,對比著。

再後來,變味了。

一個人實在無聊,塵封許久的某王某耀重新被打開,我看了看好友欄,還挺多人在線的,遊戲裡隨著佳節設置了不少活動,我慢慢地解讀著新玩法、新皮膚、新英雄。

“少女不吃雞”邀請你組隊:匹配,王者峽谷。

一個邀請框彈出,是我高中一同學,平時這遊戲也是和他一起開黑。但他不是回家陪家人了嗎?剛朋友圈還在吃團圓飯呢。一邊納悶著,我還是點了接受邀請,並開了語音。

“你不在吃飯嗎?怎麼可以玩遊戲?”他那頭挺吵的,聽不大清楚,大致回答是:吃完了,家裡也無聊沒事做,還不如開黑!

“今天可是中秋,你不陪陪家人打什麼...?”我話還沒說完,他已經點了開始遊戲,我們邊打遊戲邊有一言沒一句聊著,他說在家很無聊,就是多一天假,也沒什麼節日氣息,這中秋節,發發朋友圈就過了。

對多數人來說,中秋不再是團聚,而是多一天假,多發一條朋友圈,可能還可以去旅遊,回家也不過休息幾天,或者換個地方玩著遊戲。這多數人,其實過得和我這沒回家的人未嘗不同。有人羨慕著回家,有人羨慕著旅行,唯獨沒人羨慕還能和爸媽坐下來多聊一會天,而我也說不準我現在這樣想,但回家的話是否也是換個地方打遊戲。

總信誓旦旦說要多陪陪家人,其實中秋不過多了一條朋友圈,一條父母未必看到的朋友圈。

我似乎有點模糊:中秋節漫天的暖心營銷,其實真正意義到底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