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京城來了個「擔茶工」

——訪金毫瑞商貿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躍

“桑木扁擔輕又輕,茶葉飄香歌不停,船家他問我哪裡去喲,北京城裡喲探親人咧。”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一首《挑擔茶葉上北京》傳唱南北,湖南與北京也在茶香與歌聲中縮短了距離,而歌曲的原唱者正是古丈籍歌唱家何紀光。半個多世紀後,歌曲還在,歌聲已杳杳而去,當年那個挑擔茶葉上北京的人啊,也自是見不著了,卻換成了如今這個來古丈“擔”茶葉的北京人兒——張躍,金毫瑞商貿有限公司的創始人。

一件純棉白T恤,搭著一條洗舊感強烈的牛仔褲,單肩挎了一隻深色揹包,高個兒勻稱的身材讓張躍看起來簡單幹淨,利落舒適。而一頭微卷銀髮,是中年男士中難見到的長度,所給人的視覺感受是時髦的、藝術的、活力的。在古丈茶文化街見到他,第一眼是衝突的,這樣的風格與古樸茶街和古老茶縣並不十分契合,似只有在巴黎大街遇見才可不感違和。

古丈|京城來了個“擔茶工”

▲在茶山中的張躍

京腔裡的湘茶味道

從試用業務員開始闖市場,做到全國市場推廣總監,張躍在營銷這條路上穩紮穩打幹了20年,藝術品、金融、媒體……他用20年的時間遊歷在一線城市多個行業的營銷領域,淬鍊之後自成一套獨到的營銷理念與見解,隨之累積的深沃的市場資源與人脈優勢自是不必說的,已然是業界公認的營銷老將和能手。

能手之“能”不僅能在“能力”,也能在永不“安分”。

“經歷了很多行業的營銷模式,手上握著這麼多營銷資源,心裡一直卯著一股勁兒,總想找個機會自主創業。”張躍操著一口地道的京腔兒,聲音響亮有勁兒,語速緊湊又密集,中氣充沛,話語掉在地上似乎都能砸出聲音來。

“我覺得無論形式如何,創業總逃不出兩個大的方向,創新或者務實。而我,更喜歡務實。”他拿起桌上的打火機點燃一支香菸,“要務實,就選擇傳統行業來做。”

興致起來,張躍侃侃談起中國茶的幾千年歷史。他認為從茶葉的前三千年歷史來看,以漢、唐為代表的每一次鼎盛繁榮中,茶的參與與貢獻都是可覓蹤跡的。“傳統的三百六十行裡,有的風靡一時,有的光鮮一陣,斷代的、消失的行業很多,三千多年曆史淘洗都沒有沖刷走這一片小小的樹葉,說明它有著強勁的持續發展能力。”而從未來的趨勢來看,科技對茶葉健康功能的探索將更加深入,茶將面臨一個更具潛力的市場。“所以從茶葉的前後兩端分析來看,這都是一個理想的創業行業。”他在最後不忘做一個總結。

古丈|京城來了個“擔茶工”

北京人的古丈情懷

“我是喝茶的,從小就喝茶,北京人嘛。但是我們那兒就不叫喝茶品茶,得叫飲茶,牛飲的‘飲’。弄一大鐵盆,‘哐當’抓一把茶葉,‘哐當’一壺開水完事兒。”張躍繪聲繪色的講述牽出一片笑語,但實際上在來古丈之前,他對古丈毛尖卻是陌生的,“龍井是喝過的,信陽毛尖也喝過,古丈毛尖是來了這兒才嚐到的。”

2016年7月,張躍進古丈,是時任古丈縣掛職副縣長李言志邀請來的。張躍與李言志是十多年前做營銷時的同事,關係一直熟絡親近,李言志得知張躍有改行創業的想法後,主動聯繫他來自己掛職的古丈縣看看。“其實我當時準備了四站,因為想多走走,多到一些地方看一看,沒想到第一站就讓我落腳在這兒了,後面三站都沒看。”10月12日,張躍即在古丈成立了金毫瑞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毫瑞”)。

儘管周身多是古丈人,張躍絲毫沒有要掩飾自己想法的意思,“我作為北京人來看,馬連道上茶商茶企雲集,攔截一問,而知古丈毛尖者甚少。” 他直言古丈毛尖品牌在省內名聲響,而在省外的品牌效力仍然不夠。“但我從這裡面看到了商機,因為不被認可就是一種商機。”這句話,張躍說得自信而堅定。

“商機”不是劍走偏鋒的取巧或投機,而是他二十年營銷實戰裡磨練出的凌厲眼光的謙辭。商機背後,張躍看到的是消費市場上健康理念落實為健康行為後所帶來的消費變化;看到的是古丈茶葉厚重的文淵藪與深遠的歷史淵源在塑造推廣品牌上埋藏的潛力;看到的是古丈毛尖的獨特性和古丈作為“中國有機茶之鄉”所給予產品的高品質保障和地源品牌優勢……

古丈|京城來了個“擔茶工”

▲張躍接受現場採訪

把古丈的茶葉“挑出去”

300畝的茶園面積對於一家茶企來說實在顯得“窮酸”了些。“我不建自己的大茶園,我把這300畝做成小規模的有機示範園供人參觀就可以了”。顯然,張躍並不這樣覺得,作為跨行、跨業、跨地區的“三跨”創業者,張躍對於金毫瑞的發展有著他自己的一套打算與謀劃。

成立金毫瑞的同時,張躍還一併成立了武陵茗源茶葉研究院,設立加工實驗基地,組建了11人的專家教授研究團隊,其中四人為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系歷屆系主任、副主任,兩人享受國務院津貼,1位湖南參事,並引進了全湘西州唯一一條全智能化的複合型茶葉加工設備。“依靠人才與技術建立茶葉全產業鏈的數據庫,我們基於大數據流量對中國茶葉產業鏈的分析,精準對接市場,固定市場傾好型產品的品質參數和可完全複製的工藝技術,最後我們來做技術推廣。”張躍用拇指和食指來回捻著那根燃著的香菸,“只要你達到了我們的產品要求,我們就以合適的價格來收購,通過我們所構建的銷售網絡和平臺將古丈茶送到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構建金毫瑞在全國範圍內的O2O銷售體系對於掌握了一手市場資源的營銷老將——張躍來說並不是難事,在地銷售、網站建設、貨物調配、物流運輸……平臺體系已初步落成。

技術推廣與產品營銷是張躍確立的“金毫瑞模式”,“無為共贏,有緣共享”是他的初心與理念,“幫助古丈茶的品質走向更精細的固定化、標準化道路,讓優質古丈茶走出去,走到北上廣深人的生活裡去。我認為我擁抱的是整個古丈,不是我金毫瑞的品牌。”說到這裡,他倒像是一個北京城裡來的“擔茶工”,一擔一擔要把古丈的茶葉“挑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