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聯合發布中國首份「未來就業報告」 迎接AI新時代

紅杉聯合發佈中國首份“未來就業報告” 迎接AI新時代

最近和一個安永審計的同學聊天,正在我讚歎她的工作好,多少人想進進不去的時候,她表達了她的擔憂:每天都擔心自己會被AI替代——審計重複性勞動不要太多。

《未來簡史》說未來90%的人都要失業,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嗎?

正在思考的時候,我參加了人工智能對就業影響的報告會——政府,企業,教育界都在研究這個問題。

8月22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英文簡稱“CDRF”)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今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聯合舉辦“投資人力資本,擁抱人工智能:中國未來就業的挑戰與應對”報告發布暨課題研討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呂薇,國務院參事、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以及來自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委的領導也出席了發佈會。據悉,這是國內首次發佈專注於人工智能對中國未來就業市場影響及應對策略的系統性政策研究報告。

紅杉資本沈南鵬在歡迎辭中概括了人工智能的優勢:“人工智能會在一些特定的場景裡,比如工廠的流水線、安保、疾病的診斷等多方面,通過成千上萬次訓練,在大數據計算的賦能下逐漸超越人類,替代人類完成大部分重複性、機械性、繁瑣工作。”

每次變革和進步都會帶來陣痛。AI帶來的是人類雙手和大腦的又一次大解放,工作意義將從勞動變成創造。但同時也意味著做重複性勞動的人的下崗,他們將何去何從,如何轉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回顧了人類技術發展史,認為人類社會正處在邁向信息時代的重大歷史轉折點的關鍵時期,新一輪技術革命是人類發展的重大機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重大戰略機遇。隆國強說,在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做好前瞻性研究至關重要,既要研究如何發揮技術進步帶來的優勢,又要研究如何防範技術帶來的風險與不利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表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永恆的主題。人工智能的發展催生了一批新生產業,創造了大量新就業機會,改善了就業條件,拓展了就業空間。但同時也帶來了就業結構的調整,其對就業的擠出效應正在顯現。張義珍說,應對人工智能對就業帶來的挑戰,應該把穩就業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以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的就業為出發點和著力點,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與人工智能相互支撐、協同發展,以此推進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防範失業風險,兜牢民生底線。

紅杉聯合發佈中國首份“未來就業報告” 迎接AI新時代

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認為,人工智能是社會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應對人工智能應順勢而為。科學技術進步在替代就業崗位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崗位,人工智能發展和增加就業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魯昕認為,各部門、各領域,尤其是政策制定部門應該具有兩個能力,一是前瞻性思維的能力,二是前瞻性行動的能力,知行合一,才能更好適應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

紅杉聯合發佈中國首份“未來就業報告” 迎接AI新時代

本次發佈的報告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極大地推動知識經濟的形成,這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提供了重大機遇,但也會帶來經濟和社會層面的深刻挑戰。中國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妥善應對勞動力市場以及社會公平的挑戰。

紅杉聯合發佈中國首份“未來就業報告” 迎接AI新時代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機遇與調整並存。經過了幾次工業革命的我們,對科技不再恐懼。之前的工業革命讓我們從低質量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這次的人工智能革命讓我們從低質量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科技推動我們的進步,順時者昌,逆時者亡,擁抱而不是拒絕,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推想科技、頂象技術、第四範式、香儂科技、明略數據、比特大陸、森億智能、車好多等AI領域紅杉成員企業創始人及CEO,微軟公司、IBM商業價值研究院、阿里研究院、波士頓諮詢公司,來自好未來集團、領英公司、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等單位的背景報告作者近30人參加了研討,各界200多位嘉賓出席了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