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傷寒雜病論》原序:中醫困惑,論癥結皆因缺文化乎?

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原序,以六百精要之宏論,述世間至理之明言,字句鏗鏘,千古播揚。愚讀此論,四十有年,揣度吟誦,獲益匪淺。今重溫原序,且書草全文,思緒萬千,感慨良多,今略舉一二,聊供飯後談資雲耳。

一、勤求博採,重實踐方可為大醫

序言開篇明義,是被名醫扁鵲的“才秀”所觸動,於是經過“勤求古訓”,進而“博採眾方”,上溯岐黃,集《靈》《素》之大成,下開來者,奠千秋之偉業,而鑄就醫聖之地位。 越人何以有起死回生之絕招?經方為啥2000年後還有良效?奧妙不是別的,那就是在大量臨床實踐中,修煉出了真功夫,而且如實地記錄下來,供後世沿用。對照中醫藥界的現狀,我等應該有所啟迪!

重溫《傷寒雜病論》原序:中醫困惑,論癥結皆因缺文化乎?

1. 追逐西學,不屑古訓

近半個世紀以來,中醫教育的主渠道還是高等院校。本來應該是傳承中醫學的重要陣地,卻完全按照西方模式構建,走的是一條研究中醫、改造中醫之路。

動物實驗成為正統,所謂客觀化、標準化、規範化成為準則,碩士畢業、博士後出站,他們的課題都是實驗醫學的課題。辨證論治的人性化、個體化被視為異類,甚至被斥為“不科學”。中醫經典、醫學古文被迫淪為選修,而被代以“與西學接軌”之統計、計算機、英語等。

這種教學方式所造就的中醫人才,臨證沒法看病是其一,有不少人還成了有知識無文化、盲目詆譭中醫的干將。“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念思求經旨”,失去源頭根本的中醫,哪知博採?豈能臨床?何來“才秀”?有人總結說:“以西醫學模式辦中醫事業,是對中醫藥學執行‘酷刑、也。”

就中醫學之學問而言,除院校的通用教材學習之外,還包括鑽研經典、旁及百家、強化臨床、廣拜名師。其中,師承相授尤其重要,是中醫做學問的重要方法。經驗告訴我們,中醫學之所以能源遠流長,歷經數千年而不衰,其師承之教功不可沒。

師承以“讀、解、臨、悟”為法,以堅持臨證為主。通過技藝的指導和德行的示範,能使學生頓悟其妙,進而登堂入室,在老師人格、學問的薰陶下,有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2. 崇尚浮華,缺失學問

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告誡人們要安靜,說的是做學問要求清靜,所謂“寧靜致遠”,堅持不懈,並且要有合作團隊精神,切忌心存外鶩、浮躁求速、華而不實。學問並非只讀書就能獲得的,即使已獲得博士學位、精通數國外語、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等,也不能說其學問肯定高。

對照今日全球科技界的學術腐敗、學風浮躁等現象,韓國黃禹錫事件就是典型。我們周圍不是沒有而是氾濫,如科學研究中的急功近利,誇大注水,送禮金、走後門,等等。

大量的論文,有多少是實言?不是“始終順舊”,就是“八股”連篇,甚至弄虛作假、請人撰文;照抄國外,還美其名曰“國際領先”。這些都是“馳競浮華”的表現,雖讓不少人名利雙收,但對中醫學事業的發展何益之有?假煙假酒尚可以銷燬則罷,而科技之假,雖付之一炬也難根治其害!難道我們不該從原序中得到一點啟示麼?

二、追逐名利,抱殘守缺豈能識疾病

原序中用了較大篇幅描述世人“跟風”之醜態,雖時代不同,但其風氣何其相似。如“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務”,惟妙惟肖,形象深刻。受當今“追求速度”的影響,似乎天地間已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何來四診合參,又怎能“盡愈諸病”?

1. 不詳四診,單靠檢查

輕望聞問切或草率從事,“動數發息,不滿五十”,或乾脆不用四診,單靠現代化的儀器、生化檢查,既省事又能獲得豐厚的經濟利益。但三部不察,四診不參,辨證難準,則方藥何以有效?

2. 故步自封,不思進取

序言對當時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的現象提出了批評,告誡人們必須認真讀書學習,在繼承的基礎上還必須重視發展創新。

對照今日,不少醫者把經典置之度外,靠吃老本,故步自封,不思進取;也有的人滿足於日常的低水平重複,泥古僵化,拒受新知,並自命不凡,還美其名曰“純中醫”云云,與原序中描述的同出一轍,應該從中得到啟示。

三、中醫困惑,論癥結皆因缺文化

多年來,中醫的發展備受政府的關懷,雖有人說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從道義上總是支持的。業內時而“春風”乍起,時而秋風蕭瑟,要說是探路、迷茫、觀望都可以,但始終處在困惑之中。欲問這個中癥結何在?原序中有精闢的回答,那就是“舉世昏迷,莫能覺悟”。

當今對中醫問題的認識,幾多昏迷,尚未覺悟。

其一,中醫問題只是中醫界的問題,與我無關;

其二,西醫的水平已經相當高了,疾病都被克服了,還要中醫幹啥;

其三,中醫的理論落後,過時了;

其四,中醫問題主要是經費問題,只要有了錢,中醫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五,中醫問題主要是政策問題,西醫當權,中醫在野,中醫未受重視……其實,這些都是社會的誤解,中醫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與京劇、書法、國畫之興衰一樣,是一種文化現象。對於這一癥結,我們亟待覺悟。

一百多年前,隨著鴉片戰爭一聲炮響,國門洞開,西方文化的衝擊,歷史虛無主義和“左”的思潮氾濫,傳統文化遭到內外夾攻,國人把中國落後捱打歸咎於傳統文化的不是,因此信心失落,在西方掠奪逐利思想的影響下,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中醫藥學也在劫難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殘。社會的全盤西化導致人們錯誤地認為西方的一切都好!

“西醫把一切疾病都解決了”“任何疾病都可以拿到數據”。

難怪臨床上經常有患者驚呼:“天吶!檢查費我已經花了幾萬,為啥都沒發現問題?”不少患者走投無路時才想起“用中藥試試”。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中醫是神秘的,對中醫是不是能治病,他們一無所知……如此等等,皆是文化衰落所致。歷史的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和民族,經濟落後可以在不長的時間內發展起來,而文化的衰落則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一般要在付出沉重代價時才會迷途知返。

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曾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怕亡國,因為亡國可以復國,最怕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斷了,就會陷入萬劫不復……”還說:“猶太人雖然亡了國,但他立國的文化精神始終建立在每一代猶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來是空洞的,但它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命脈。”(《南懷瑾著作珍藏本·論語別裁》)

中醫的振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化的復興。從官員到庶民,必須深知國家民族的這份遺產的優勢,才可能自覺地去支持、呵護和消費。否則,只有道義上的吶喊,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陽奉陰違或光說不做的現象。

毋庸諱言,中醫藥的振興現在不完全是給政策的問題。當前首先要拿出真功夫讓人信服,這是中醫研究的任務;

其次是如何讓人讀懂中醫,這是中醫科普工作者的責任……我們需要覺悟的是,不能在追逐中忘掉自我,要找準屬於中醫的發展規律,儘快從全盤西化的泥潭中走出來,走中醫自己的路,如此則文化興、國家強、人民富,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和發展也就有了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四、道高魔進,病難極醫學任重

遠仲景雖為醫聖,仍感到疾病的診與療有相當的難度,稱之“玄冥幽微,變化難極”。前人云:“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這是2000多年前,古人發出的感嘆。

當今科技突飛猛進,表面上看現代醫學已經很發達了,但臨床仍處於困惑的境地。

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類永遠難以消滅疾病。事實告訴我們,癌症還沒有攻破,艾滋病、“非典”和禽流感又粉墨登場了,諸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過敏性疾病等,人類至今還難以戰勝。因此,毫不誇張地說,當今的水平,比起“建安紀年”也好不了多少。

仲景說:“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我等處於這種形勢,是否也應該學習仲景的那種“撰用《素問》”的精神,續寫今日之新卷呢? “醫生者,修理人的人也。”修理汽車易,修理衛星難,修理人則更難,所以仲景說“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不少學者感慨地說學醫難,學中醫更難。如焦樹德老中醫說:“中醫文化很深奧,你學了十年、八年,都只學了一部分,都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及格。”

還有人說:“中醫不是一般人所能學好的,必須具有高素質的有心人才能學好。” 就中醫業內人士而言,今生今世我們與中醫有緣,但對照我們的學習,檢查我們的基礎,我們在哪些方面下過功夫?對得起我們從事的神聖事業嗎?“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精”(張介賓語),重溫原序,我等應該有相當的責任感。

五、真言可貴,療效好中醫當無憂

鑑於生命科學的複雜性,人類對自己的研究仍知之甚少,不少領域仍處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狀況,多少年的實踐、討論證實,中醫學的偉大理論是當今與生命科學較為貼近的醫學,只不過現代科技水平還沒法詮釋而已,導致中醫的現代語言不多,但中醫確切的臨床療效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認的。

因此,實實在在的療效,讓我們深信中醫無憂,而且有潛力、有優勢,可以克服西醫的許多不足,即使是中醫在牆外開花結果,也應是中醫的功績。

因為中醫學,說到底還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何憂之有呢?重溫仲景序言,我們應有“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的心態,在困難面前看到中醫的前景,樹立必勝的信心,踏實臨床,誠實科研,如實總結,為中醫學留下寶貴的種子待後人去研究、詮釋、評說與發展。

可以肯定地說,今天記下來的每一點真言都是十分寶貴的,比那些曇花一現的“成果”強一萬倍。 中醫要繼承,也要發展,不能“始終順舊”,必須有所創新,現代中醫在用現代科技豐富中醫的同時,也不要忽視走傳統發展的道路,學習張景嶽、葉天士、吳鞠通、陳修園……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現在有許多基層中醫師的工作條件很差,但身懷中醫臨床絕技,因為他們走的是傳統的發展之路,在實踐中磨鍊,有機會經手大量疑難重症,掌握了疾病演變的全過程。他們的經驗,他們的真言,可成為無價之寶,可為中醫“留種”。

雖然從形勢上看,當前中醫界很熱鬧,名醫不少,但明醫難尋,尤其是在中青年中,真正對中醫充滿信心、堅定不移、能承前啟後者寥寥無幾,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古人云“忠言逆耳利於行”,《傷寒雜病論》原序的忠告,可以鞭笞我等的良心,讓人們醒悟、自知、自信、自強,以恢宏志氣,知難而進,各就其位,如此則中醫幸矣!

小編按:本文摘自《選擇中醫》,版權所有歸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請聯繫小編刪除。

本文的一些觀點有所過偏,但中醫問題的確是這個時代的選擇問題,亦是現代人、中醫人的選擇問題,如何選擇我們的生活方式,如何選擇我們的健康養生知識,如何選擇我們的治療方案,如何選擇我們的治學方向?等等,確實值得吾輩去思考。

作為一名中醫人的小編能做的就是利用如今自媒體平臺即頭條號,做一些力及能為的點點滴滴的微薄之力,讓你我有機會去認識中醫,瞭解中醫。雖然小編中醫仍在道之外徘徊不前,小編亦在這繁花似錦的世界中堅持著一箇中醫人應該堅持的路往前行。

更希望更多的中醫同仁一起前行,追尋那久遠的中醫之道。

重溫《傷寒雜病論》原序:中醫困惑,論癥結皆因缺文化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