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上回小福給大家透露了碧桂園對全國

9省14縣進行結對幫扶的事兒,

這些地方具體都在哪兒?

又有什麼特點?

這次我們特意製作了

——“碧小福牌”幫扶縣小名片,

帶著大夥兒360度全方位無死角

打卡各個幫扶縣,

看看每個縣正在進行中的碧桂園計劃吧~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碧桂園全國9省14縣幫扶點分佈圖

1、東鄉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甘肅省中部西南面,黃土高原丘陵帶

轄區:16個鄉、8個鎮、229個行政村

貧困人口:15450 戶 74044 人

在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土地上,有一座全國唯一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東鄉縣,這裡深居西北內陸,屬國列省扶重點貧困縣。從4月中旬開始,我們的首批扶貧人員就已經入駐龍泉鎮大嶺村,和群眾同吃同住展開扶貧工作。目前,碧桂園幫扶建設的龍泉中心學校翻建教學樓、新建宿舍樓工程已經接近完工,花卉苗木培育基地、易地搬遷安置點產業加工車間等產業扶貧項目也開始啟動。我們來到這片黃土上,希望它不再荒蕪,而是成為幸福的綠洲。

2、平山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

地理位置: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

轄區:12 個鎮、11 個鄉、 717 個行政村、1399 個自然莊

貧困人口:1849 戶 3606 人

你可以不知道平山,但你絕對不會不知道西柏坡。在這個紅色革命勝地貧困縣,碧桂園將利用集團各類資源優勢,從產業、教育、就業、培訓、醫療等多個維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充分利用歷史革命遺留,挖掘紅色旅遊資源,推進紅色旅遊扶貧。此外,核桃種植一直以來是平山縣的一大優勢,通過發展核桃深加工產業,整合集團各子公司崗位需求,帶動貧困戶就業走向脫貧致富的道路。

3、崇禮區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

地理位置:河北省西北部

轄區: 2 鎮 、8 鄉、 211 個行政村、 406 個自然村

貧困人口:1645 戶 2861 人

崇禮素有的冬天寒冷刺骨,而作為碧桂園的結對幫扶縣,我們希望在冬天來臨之前就給崇禮的貧困戶帶去溫暖:藉助集團順茵綠化公司的資源,引導村民種植觀賞類苗木,形成產銷一體的生產運營模式;開展彩椒等經濟類蔬菜簡易大棚種植,提供大棚種植技術支持;在張家口開設30個社區便利超市“鳳凰優選”,通過直營店來帶動當地部分貧困人口就業,實現產業扶貧與就業扶貧相結合;通過捐款助學等方式提高學生教育質量和生活質量,減輕建檔立卡貧困戶零負擔,同時引入優質教育資源等等,我們能做的,遠不止這些······

4、灤平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

地理位置:承德市西部,京、津、遼、蒙的省市“金三角”交匯點

轄區:20個鄉鎮,1個街道、200個行政村、13個社區

貧困人口:6543 戶 18014 人

不曾想過,處在環首都綠色經濟圈14個重點縣之一的灤平縣,也是省級貧困縣。在碧桂園的幫扶plan中,發展苗木培訓示範基地,以產業帶動周邊經濟、提供基地周邊人員臨時就業、穩定就業、免費培訓苗木花卉種植技術是必不可少的。由於當地學校較多、教育資源分佈不均、部分學校硬件設施較差,我們與人民日報社共同發起“名譽校長”活動,進行部分教學環境修復,也為建檔立卡戶學生提供助學金。我們還整合出碧桂園各子公司崗位,針對灤平縣人員召開招聘會,並提供免費就業培訓。

5、寧陝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陝西省寧陝縣

地理位置:秦嶺中段南麓

轄區:11個鎮、68個村、12個社區

貧困人口:1847 戶 9028 人(截至2017年底)

位於秦嶺中斷南麓的寧陝縣山大溝深,全縣版圖面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縣城面貌山大夠深,人口基數小。也因此導致當地沒有帶動脫貧的支柱性產業。碧桂園的扶貧工作,將在黨建、教育、產業、就業、農產品拓銷等領域開展。寧陝秦智核桃油、秦南食用菌等山珍好物上架碧桂園鳳凰優選扶貧專櫃,通過龐大的市場營銷平臺為寧陝縣綠色無公害原生態特色農產品開出一條暢通的銷售渠道,讓這些山裡的好物也有機會走出大山,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讓貧困的山民們,有能力為脫貧致富的美好生活而奮鬥。

6、藍田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陝西省藍田縣

地理位置: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

轄區:19個鎮街,337個行政村

貧困人口:6083 戶 15129 人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裡地處秦嶺北麓,山清水秀,在三秦大地屹立已千年。然而這個唐詩裡的著名地點,至今還被貧困纏繞。山民移民搬遷有問題,碧桂園就與藍田縣開展黨建結對工作,協助玉山鎮移民搬遷安置區42間門面房的外立面設計預包裝、招商工作;還協助打造苗木花卉基地100畝,通過土地流轉、吸收就業、盈利分紅和分散種植回收幫助農戶脫貧致富;此外,引進貝貝南瓜新型農產品種植項目,採取區域公司、政府、合作社、貧困戶四方合作模式,實現產業帶動脫貧。

7、耀州區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陝西省耀州區

地理位置:陝西省銅川市西南部

轄區:10鎮6鄉,191個行政村

貧困人口:4196 戶 11742 人

耀州區歷史悠久,曾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 史學家令狐德芬、醫藥學家孫思邈及北宋著名山水畫家范寬的故里。就是這樣一處文化名都,卻依舊沒有擺脫貧困的束縛,仍有貧困村40個,深度貧困村7個。在耀州,碧桂園優選貝貝南瓜特色種植改變當地經濟作物種植習慣,增加收入;優先選擇蘋果、核桃、花椒以及土雞蛋等當地農特產品,上架鳳凰優選,還通過集團特有產業建立裝配式產業園以及苗木基地。

8、虞城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

地理位置:河南省東部,豫、蘇、魯、皖四省結合部

轄區:10 鎮 、15 鄉、 601 個行政村

貧困人口:24043 戶、47212 人

杜康在這裡釀酒造,倉頡在這裡造字,巾幗英雄花木蘭也來自這裡,然而虞城卻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仍有84個村落處在貧困之中。碧桂園在虞城,首先聯合人民日報社及當地政府開展黨建共建;也在自身的苗木綠色產業、現代農業、鳳凰優選的基礎上搭起了好平臺扶持當地合作社、致富帶頭人開展產業扶貧;通過晨曦計劃、五個一教育統一行動,對虞城縣的1000名學生開展教育扶貧;針對貧困戶比較需要的農村實用技術開展培訓進行就業扶貧。

9、舒城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

地理位置: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

轄區:21 個鄉鎮、394 個村

貧困人口:15714 戶 36685 人

舒城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江淮之間,是中國龍文化發源地之一、三國名將周瑜故里,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在碧桂園的為舒城特別設立的幫扶plan中,300畝花卉苗木扶貧基地已經開建,富有當地特色的小龍蝦養殖、皖西大白鵝養殖、舒城小蘭花及葛根種植等產業,紅色旅遊、鄉村旅遊,都可以通過與貧困戶的利益連結機制扶持發展。同時,依託鳳凰優選銷售渠道及“碧鄉”品牌優勢,幫助當地銷售農產品,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10、平江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

地理位置:湘、鄂、贛三省接壤處

轄區: 5個鄉、19個鎮

貧困人口:14805 戶 45031 人

幕阜山雄踞其北,連雲山峻拔於南,汨羅江貫穿全境,平江縣,一個曾經發生過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等重大革命歷史事件,走出了63位共和國的將軍和70多位省部級領導幹部,是全國三大將軍縣之一。碧桂園自幫扶平江以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苗木產業基地已落地,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合作,接貧困戶60戶;就業和培訓方面,在已開展精準扶貧專場招聘會並提供集團和子公司近1000多個匹配崗位;現代農業經營,對接平江縣現有扶貧性質的農特產品加工企業和電商企業,實現管理、技術和銷售幫扶;教育扶貧已覆蓋全縣建檔立卡未脫貧貧困戶中因學致貧學生;醫療扶貧,精準對接白內障患者救治工作,幫助他們恢復光明,增添人生希望。

11、興國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

地理位置:江西省中南部

轄區:25 個鄉鎮、304 個行政村

貧困人口:11786 戶 40015人

興國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裡工作和戰鬥過。今年5月,在興國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碧桂園興國縣扶貧項目部成立,100多天,多維度深入開展扶貧工作,已建立碧桂園興國縣苗木花卉種植基地、水稻種植基地、竹鼠養殖基地等七大產業扶貧項目,8月18日更與興國縣簽約落地碧桂園首個綠建產業基地。同時,正式落地了三個 紅色教育扶貧項目,通過興國紅軍子弟獎學金、結對幫扶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項目等,關注紅軍後代。截至2018年8月底,碧桂園在興國已幫扶建檔立卡戶1260戶合計5049人。

12、田東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

轄區: 9個鎮 、1個鄉 、167個行政村

貧困人口:3977戶14621人

百色起義在這裡的策源,右江蘇維埃政府在這裡建立,這個流淌著紅色血液的祖國南部邊陲的田東縣,至今仍是貧困縣。結合田東縣實際情況,碧桂園以智力幫扶、技能提升為主,促進田東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截至2018年8月30日,碧桂園田東縣技能培訓精準扶貧項目已在平馬鎮、作登瑤族鄉、林逢鎮、思林鎮、那拔等鄉鎮開班,共開班10期22個班,共有1113農村勞動力參加培訓,其中建檔立卡戶225人(屬於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07戶,惠及469人)開設有育嬰師、電工、焊工等工種,有235人已取得職業資格證,有579人已參加鑑定,成績等待中,就業428人。

13、新河縣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邢臺市境東北部

轄區:2個鎮、4個鄉、169個行政村

貧困人口:2383戶4346人(截至2017年底)

眾志成誠,心合則固,固有新河縣名,華北平原土地鹽鹼化嚴重,一直以來,這裡都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在這裡,碧桂園計劃設立醫療救助、教育培訓兩項專項扶貧基金;以萬畝沙崗棗林為重點區域,結合新河縣產業發展方向,建設國內一流的高科技現代農業產業園;在新河縣南湖生態溼地打造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並探索村企黨建扶貧新模式。

14、英德市

結對幫扶9省14縣 每個縣都有一個碧桂園計劃······

名稱:廣東省英德市

地理位置:廣東省中北部粵北山區

轄區:78個省定貧困村

貧困人口:4214戶14372人

粵北山區深處的廣東英德,由於底子薄,貧困村數量依然在全省前列。在這裡,碧桂園已經成功打造了一個扶貧“網紅村”—樹山村。目前,碧桂園繼續深耕英德,幫扶當地78個貧困村,通過黨建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多種模式,助力了352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其中,技能培訓項目惠及991名農村勞動力,產業扶貧惠及 1800名貧困人口。 此外還打造了4個美麗宜居鄉村示範點,為留住那些美麗的鄉愁,也為留一段美好的村居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