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脫貧,教育先行!碧桂園助江西興國75位紅軍後代追夢

8月21日,碧桂園在興國實驗小學舉行“碧桂園紅軍子弟獎學金”發放儀式,75位興國縣中小學貧困紅軍後代學子受助。興國縣委書記領導、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領導、副縣長領導,興國縣政協副主席領導、教育局局長李文濤,扶貧和移民辦公室主任廖順堯、碧桂園集團興國扶貧負責人黃田出席頒獎儀式。

要脫貧,教育先行!碧桂園助江西興國75位紅軍後代追夢

“碧桂園紅軍子弟獎學金”發放現場

儀式上,興國縣副縣長表達了對貧困學子的期冀與對興國脫貧的信心。黃田表示,知識是戰勝貧窮的最好利器,他鼓勵貧困學子們心懷理想、不怕吃苦,為更美好的明天勇敢奮鬥。

隨後,到場嘉賓對獲得獎學金的學生進行表彰。劉曉瑜、陳茂、雷來才三位同學獲特等獎學金,獎金8000元;九位同學獲一等獎學金,獎金5000元;十八位同學獲二等獎學金,獎金3000元;四十五位同學獲三等獎學金,獎金2000元。本次“碧桂園紅軍子弟獎學金”共計為學生髮放獎金213000元,累計75名學生獲獎。

要脫貧,教育先行!碧桂園助江西興國75位紅軍後代追夢

“碧桂園紅軍子弟獎學金”頒獎現場

頒獎後, 來自平川中學的鐘輝強作為獲獎學生代表上臺發言,她坦言,“紅軍子弟獎學金”對她而言是一份雪中送炭的溫暖,更是激勵她奮發學習、成長成才、感恩社會的一份責任。

獲得 “碧桂園紅軍子弟獎學金”特等獎的雷來才,今年被北大錄取。她生活在一個六口之家,家庭物質條件並不如人意,但她早早堅定考北大的理想,刻苦學習銳意進取,始終保持精神上的富足,最終實現夢想。

江西省興國縣是中國蘇區縣、紅軍縣、烈士縣和將軍縣,跟鍾同學和雷同學一樣得到獎學金的75位學子,雖家境貧寒,但依然發揮祖輩的紅軍精神,砥礪前行迎難而上,用刻苦拼搏,證明自己的價值。“碧桂園紅軍子弟”獎學金的設立,既是對紅軍烈士在天之靈的告慰,更是對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烈士後代學子的褒獎。

據悉,為推進教育扶貧,碧桂園集團廣清區域與興國縣委縣政府於7月12日正式簽署了紅色教育幫扶協議,聚焦紅軍後代的教育發展,建立碧桂園“紅軍子弟獎學金”,該計劃擬為全縣品學兼優的紅軍後代子弟提供為期五年的資助,將獎勵375名學子,獎學金共計人民幣106.5萬元。

碧桂園集團積極投身公益和精準扶貧事業,努力成為中國鄉村振興的深度參與者。迄今為止,碧桂園集團及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副主席楊惠妍累計捐款超42億元,創辦了三所慈善學校,被授予了中國消除貧困獎、全國脫貧攻堅獎、中華慈善獎等殊榮。

2018年,碧桂園集團通過打通自有資源和社會資源,主攻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黨建扶貧四大方向,在全國結對幫扶9省14縣3747個村,惠及33.6萬人。今年5月,在興國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碧桂園興國縣扶貧項目部成立,90余天以來,已落地碧桂園興國縣苗木花卉種植基地、水稻種植基地、綠色產業園、竹鼠養殖基地等扶貧項目,8月18日更與興國縣簽約落地碧桂園首個綠建產業基地。

碧桂園興國扶貧團隊表示,本次“碧桂園紅軍子弟獎學金”的頒發,是在踐行碧桂園對“對人好、對社會好”的企業精神,碧桂園希望探索出一條可造血、可複製和可持續的鄉村振興道路不懈努力,期望通過多維度的努力,助興國這座“英雄之城”早日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