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著名詩人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桃花源裡環境優雅、寧靜和諧,村民勤勞快樂、淳樸好客、幸福美滿的夢幻畫面。

如今,除了桃花源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在我縣腴地鄉也能感受如此美景。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近年來,為達到方便群眾出行,推動鄉村旅遊,服務產業發展的目標,腴地鄉在堅持鞏固和發展已有的萬畝蘋果桃產業發展基調不變的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為桃花源旅遊景區增光添彩。

返鄉農民工 帶來蘋果桃

一個名叫張祥華的人,在當時老家腴地路不通、水不通、電不通的情況下,覺得待在家裡耕田種地,毫無發展,不能忍受貧窮的他舉家遷到新疆,開始了種棉花、搞勞務輸出的新生活。

一次偶然機會,張祥華到湖南常德等地招摘棉花工時,看見了一大片碩果滿枝的蘋果桃格外搶眼,於是走進這片桃林。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這種桃不僅色澤鮮紅、果大形圓、口感脆嫩、味道香甜,在常溫下一週不變軟、不變色、不變味,極耐儲藏,他茅塞頓開,萌生了返鄉種植蘋果桃的意願。

“老家有個穿凵,形如桃花源洞口,加上撂荒地多、租金低,何不在山頭種蘋果桃?”張祥華經過反覆調研,在與該鄉達成招商引資合作協議後,決定大幹一場。他毅然辭掉了在新疆收入不菲的工作,回到了老家。

2008年10月,在老家白頭山下,他承包了100多畝撂荒地,學技術、選種苗、請民工、砍荊棘、除雜草、挖生土……一口氣種下了100多畝蘋果桃。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2012年7月底,他的蘋果桃豐收了,喜不自勝的他到處推送蘋果桃。

在媒體關注後,引得蘋果桃基地遊客絡繹不絕。

產業紅火時 淘金首選地

次年3月,桃花盛開。不少遊客紛紛前往,一睹現實版桃花源的芳容。為此,該鄉還舉辦了首屆賞花節。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7月底,蘋果桃又熟了,該鄉又舉辦了蘋果桃採摘節。

在領導的關懷和重視下,基地裡的產業路修到了豐家蓋,旅遊登山步道修到了山埡口,阡陌縱橫的引水渠遍佈桃林裡,抗旱水池大大小小,錯落其間。

腴地上萬畝荒山,一時沸騰起來,讓不少淘金者紛紛湧入。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張新華等人來了,組建了酉陽旺農蘋果桃種植股份合作社;冉儒利來了,組建了酉陽博愛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當地群眾紛紛加入了合作社。他們除了務工收入外,還有土地租金、股金分紅,以及開辦農家樂、售賣土特產獲得的經濟效益。

為此,腴地蘋果桃基地成立了以大戶承包,農民以土地入股、政府扶持等方式以發展經果林種植,打造桃花源旅遊綜合體,推動鄉村旅遊,促進脫貧攻堅的發展新模式,並在全縣得以示範推廣。

多年不掛果 科技來幫忙

但“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自2014年起,不知道什麼原因,這裡的蘋果桃就很少掛果了。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是控肥不準,是殺蟲有誤,還是剪枝時機不對……”張祥華始終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他從貴州等地高薪聘來的蘋果桃專家,忙碌了整整一年同樣無濟於事。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以短養長,張新華、冉儒利不得不重操舊業,幹起了建築包工、裝修等工程。

不死心的張祥華等人到處拜訪專家、學者。在多方努力下,西南農大林科院的專家們來了,科委的經果林專家們來了,農委的土壤專家來了,氣象局的氣候專家來了……大家一起為腴地蘋果桃把脈問診。

氣象干預,土壤檢測,剪枝打芽,疏花疏果,放水驅蟲,施肥管控……甚至砍掉部分蘋果桃,嫁接半邊紅,栽上大鴨梨,重建花果山……專家學者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終於,在2018年,腴地蘋果桃再次豐收了。14個專業合作社的蘋果桃總量在300萬斤以上,成了群眾致富的“金果果”。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目前,該鄉在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同時,正著力建成從三級站進城,至毛壩路升級改造,與黑水相通,與泔溪相連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環境,並通過打造品牌,舉辦賞花節、採摘節、網絡營銷等方式讓蘋果桃變“金果果”賣出大價錢,讓腴地村民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振興鄉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陽大桃源旅遊的順風車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