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四:一樹春風千萬枝(內容充實)

備戰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四:一樹春風千萬枝(內容充實)

一樹春風千萬枝

——內容充實

“作文的內容充實”,具體是指文章的內容豐富,所選素材對錶現文章中心來說是必要的、足夠的,而不是單薄的。閱卷老師主要從文章的感情真實、塑造的形象豐滿、選用的材料翔實三個方面評價一篇文章的內容充實。如果說文章的中心是靈魂,結構是骨架,語言是外衣,那麼文章的內容無疑是血肉。“內容充實”要求考生在寫作時言之有物,論證有據,有足夠的高質量的材料論證文章的主題,不以假話、大話、空話填充文章。具體來說,若寫記敘文,則要保證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完整,人物、事件具體真實;若寫議論文,則要確保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明晰,論據充足;若寫議論抒情性散文,則要有具體而典型的鏡頭、場面、片段描寫,情景渲染要充分、到位。

從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閱卷情況來看,有許多考場作文存在內容空洞、論證乏力、缺乏感染力等問題,因而在基礎等級上得不到理想的分數。在“內容充實”方面,考生在作文時常常陷入的誤區有:(1)言之無物。議論文說理空洞,缺乏有力的論據,無說服力;記敘文情感貧乏,語言蒼白,讀之味同嚼蠟;議論抒情性散文缺少情景渲染,沒有意境。(2)內容單薄。作文有一定內容,但內涵不深,不夠厚重,雖面面俱到,但都是蜻蜓點水,沒有深入論證。(3)沒有根據文體擇取內容。在議論文中,大多用抒情性語言表達觀點,沒有運用充足的材料論證觀點;在記敘文中,要麼沒有明確的人物和事件,要麼記敘的人物和事件不夠詳細、具體、生動、實在;在抒情散文中,情景渲染不到位,沒有較為典型的鏡頭、場面、片段描寫,不能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議論文內容充實的技法

(一)用好事實論據

事實論據又叫事實材料,包括已經發生的並被實踐證明是真實正確的人物、事件、統計數字、圖表等。“擺事實,講道理”是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擺事實是為了講道理。作為事實論據,不能大而無當,也不能小而無聊,而要能夠有效地證明論點。使用事實論據時,首先,要注意多樣性,即在一篇議論文中儘可能多地選用一些合適的事例,至少做到兩正一反,形成正反事例組合或者不同時空的事例組合。其次,要注意概括性,議論文中的事例不同於記敘文中的事例,宜高度概括而不宜拖沓冗長。再次,要注意針對性,只要能揭示問題的實質,把道理說清楚即可,不需要“濃墨重彩”“工筆細描”,更不必面面俱到。最後,要注意繁簡搭配。一般來說,主要的事例用繁筆,次要的事例用簡筆;單個事例用繁筆,多個事例用簡筆;新例趣例用繁筆,舊例熟例用簡筆。一篇文章之中多處用例,最好不要一味繁或一味簡,錯落有致才能將事實論據用活。如高考浙江卷優秀作文《作品與人品》中的片段:

正如沙漠養不活遍野的金黃小麥,煙雨的江南不適宜仙人球的生長一般,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在本質上應當是一致的。林妹妹的性子孤僻,她寫柳絮時便覺哀婉淒涼、無依無靠;寶姐姐開朗達觀,於是寫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而一舉奪魁。

正如陳忠實和莫言,他們都是泥土孕育的生命,他們的思想來自鄉間,是淳樸而厚實的。陳忠實在孤獨的黃土高原上住了六年,才捧出《白鹿原》的鉅製,他書中的語言在我讀來散發著黃土與青草的香味,正如他的堅忍與靜心;莫言的小說雖然奇幻,依舊處處樸實,如他本人那樣只願樸實地講故事。倘若有朝一日,那個追求卓越與成功的郭敬明捧出一部像這樣反映鄉村、反映泥土的小說,該是多麼荒謬啊!

上述文段中的事實論據較為充分,擷取了林黛玉、薛寶釵的事例,佐證“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在本質上應當是一致的”。為了進一步證明“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作者又列舉了陳忠實、莫言的材料從正面加以闡述,列舉郭敬明的材料從反面加以論證,這樣正反結合,使得文章的內容非常充實。

(二)用好理論論據

理論論據即理論材料,它包括名人名言和已被實踐證明的各種理論、公理、公式、定律等。理論論據

尼采曾有言:“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靜水流深,沉靜下方可孕育奔湧的力量;聚沙成塔,積聚後才能成就恢宏之美景。人生之巔的抵達,從離不開默默無聞的獨自攀登。生命的綻放,必是由內而外的質變,是在一整個冬日的蓄勢沉寂後,迎向春暉的自信笑靨……

沈從文曾道出這樣的困惑:“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偶然何以成為必然,歸根結底,是無數細小的努力不斷積累,成為我們向上攀登的墊腳石,引領我們去摘取那“必然”的結果。

上述文段運用了兩則理論論據,以尼采的名句開篇,提出論點,鮮明地闡述了“緘默”的意義與作用;接下來引用沈從文的名言,進一步闡明“小”與“大”的關係、“偶然”與“必然”的關係,由此及彼,生髮出新的思想和含意。

(三)分解論點,化整為零

作者在論證觀點時,有時為了使剖析更為深入,論述更為嚴謹,往往將中心論點拆分成若干個分論點,然後各自進行論證;或者從論點所涵蓋的不同角度選材並進行論述。這樣化整為零以後,不僅可以使中心論點細化、具體化,也有利於作者從多方面選取素材以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如高考新課標全國卷Ⅱ優秀作文《有夢為馬》中的片段:

擁有夢想並實踐夢想的人,周身都洋溢著不言而喻的風采。因為追尋,很值得,很幸福,很珍貴。

有風采,不是因為碩果累累,而是因為你有勇氣。

…………

有風采,不是因為榮譽滿身,而是因為你能堅持。

…………

有風采,不是因為功成名就,而是因為你的夢想既能悅人,也能悅己。

…………

這篇文章針對“誰更具風采”展開議論,闡明“擁有夢想並實踐夢想的人”才是真正有風采的人。文章並未就事論事,而是將中心論點拆分成若干個分論點,然後分別從“有勇氣”“能堅持”“夢想既能悅人,也能悅己”等不同的角度展開論證,這樣內容更加充實。

記敘文內容充實的技法

(一)敘述完整

所謂“完整”,是指所敘述的事件要體現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記敘文應當敘述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要有助於展示某個較有意味或情趣的人生感悟。當然,由於高考作文只有800餘字,篇幅有限,敘述的故事不必太複雜,對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敘述也不必太詳細,只要集中筆墨描繪出一兩個有內在聯繫的生活畫面即可。

比如,有則作文材料的核心話題是“信任”,某位考生就寫了一篇題為“後門有眼”的記敘文,敘述了一個校園小故事:在高中入學的第一次班會上,老班就要求“上課不許亂講話”,但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很快便將老班的“聖旨”拋到腦後,在課堂上不時爭論問題。老班得知後大發雷霆,並指名道姓“某某上課時不專心聽講,一直不停地與同桌爭論”。下課後,一位細心的同學發現原來班級後門上有一個小洞……從此,課堂上鴉雀無聲,死氣沉沉,班級整體成績也直線下降。經其他老師提醒後,老班在班會上誠懇地向同學們徵求意見,並用一塊小木板將後門上的洞封了起來。從此,課堂氣氛活躍,班級成績驕人。這個小故事情節就比較完整:圍繞“‘信任’失而復得”的心路歷程,漸次展開“從門眼偷窺—班級成績大滑坡—交心封門眼—成績大提升”,情節完整,有起有伏,傳達了學子心中對新型師生關係的渴盼。

(二)線索清晰

所謂“清晰”,是指敘述具有條理性。要達到“線索清晰”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條明晰的敘事線索,並按照線索有條不紊地敘述事件。安排線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時間為序。文章以時間的推移為順序,敘寫客觀事物發展的自然進程。若寫一個人,可以按照童年、少年、青年到老年的順序來寫。若寫一件事,可以按照事件發生、發展到結束的順序來寫,這樣文章脈絡清楚,層次分明。

2.以空間為序。文章以空間轉移為序,通過對人物在不同場合的表現的描述,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

(三)描寫細膩

記敘文是一種寫人記事的文體。寫人,就要求考生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多角度、多側面地描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展示其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記事,不論是記述大事還是小事,一般都要寫到人,所以在寫作時要注意以事帶人,將事件的發展作為主線,用主線串聯起與事件相關的人物,通過語言、動作和細節三個方面刻畫人物,烘托事件。

1.可以通過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飾、神態、聲調、風度等肖像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如高考天津卷優秀作文《我的老師真有“範兒”》中寫到老師的“潮”:

第一,體現在她精心選擇的小飾品上——一枚別緻的胸針,一條顏色淡雅的絲巾,讓我們看了感覺很溫馨、很舒服,上她的課簡直就是貴族般的享受。第二,她舉止高雅,氣質不凡。她走起路來永遠充滿青春活力,永遠有不可抗拒的感染力。

這裡就通過服飾、風度等來表現老師的高雅氣質和青春活力。

2.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特點,彰顯人物的精神。如高考北京卷優秀作文《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中寫花木蘭奔赴沙場時的情景:“花木蘭輕甩衣袖,飛身策馬,毅然決然地往狼煙四起的戰場飛馳而去……”這裡就通過動作描寫,寫出了花木蘭奮勇報國的堅定信念。

3.可以描摹人物獨特的語言,展示人物個性。如高考北京卷優秀作文《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中寫王昭君:“‘哥哥,放心吧,戰事就要結束了,百姓不用再受戰爭的煎熬了!’熟睡中的王昭君,居然發出了囈語。”這裡就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了王昭君熱切盼望和平的鮮明個性。

4.可以細緻地描摹人物心理,凸顯人物性情。如高考北京卷優秀作文《深入靈魂的熱愛》中寫道:

如今,坐在考場上,看著作文題,我不由得又想起了那雙已經陪伴了我十一年而且會一直陪伴我的手工鞋,想起了我出生的小村莊,想起我獨自走過的鄉間小路,想起一直躲著我的母親。我對母親的“恨”也越來越深,深過這十一年來的思念。

這裡就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描寫,表達“我”對母親深入靈魂的濃濃思念之情。

(四)波瀾起伏

記敘文在敘事時,要寫出事件的波瀾,要抑揚結合,既有情節上的跌宕,又有結構上的開合,從而使得內容充實。具體方法主要有:

1.有張有弛。具體敘事時,在節奏上張弛有度,有緊有松,猶如大江東去,時急時緩,迂迴曲折。比愧與自責。文章就運用先抑後揚的手法,讚揚了誠實守信的小靈。

3.安排巧合。提煉生活中的巧合事件,合情合理地編織情節,使之符合生活的慣常邏輯,也是把文章寫得波瀾起伏的絕妙方法。比如有篇高考優秀作文《蝴蝶的翅膀》,寫兩個年輕人在一個火車站邂逅,一個拿著去北京的車票,一個拿著去上海的車票,一時興起,兩人交換了車票,去了對方要去的地點。多年後,去北京的那一個西裝革履去了上海,在擁擠的人群中發現了一個流浪漢,他就是當年與自己交換車票的人,而現在兩人卻是兩種境遇。作者利用這一巧合,讓我們看到成功源於正確的價值觀和個人的努力程度,巧妙點題。

積累素材的實用技法

寫作素材靠的是積累,素材的掌握也貴在一個“積”字。對於寫作而言,厚積方可薄發。如何積累和貯存素材?考生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細心觀察生活,從生活的海洋中擷取素材

生活經驗與文章的寫作有著密切的關係,寫作就是從生活體驗中寫出真實的感悟。從生活經驗中取材包括兩方面:一是感悟大自然。大自然中有風雨雷電、地震海嘯、四季變換,有悲壯、雄奇與險峻,也有溫馨、含蓄與典雅。注意觀察大自然中諸多生命現象,並領悟其中所蘊含的生命真諦,你會搜索到難以窮盡的創作靈感。二是留意生活美。生活是我們寫作的寶庫,其中的人情世故、喜怒哀樂灌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你的真心換你的真情”,從生活細微處積累並領悟,你定會發覺生活“無處不飛花”,也就自然會採擷到極具真情實感的寫作素材。

(二)借鑑課堂範文,整合教材中的素材併為我所用

語文教材是一個龐大的素材庫,為我們的素材積累提供了很好的保證。備考時可以有條理地回憶教材中的一些經典篇目,挖掘材料中蘊含的各種觀點並化為己用。如關於好奇心的素材,高中教材中有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蘇軾的《石鐘山記》,對動植物的生命狀態進行細膩描寫的有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再如高考安徽卷優秀作文《生活就是一臺戲》中的片段:

古之成大業者,在歷史這部戲劇中,從來都不缺少勇氣與創新。當燭之武毅然決然地踏上說服秦伯的道路時,難道他不知道凶多吉少嗎?當他與秦伯正面交鋒時,就不怕失敗嗎?怕,他當然怕。那麼是什麼讓他如此大義凜然,決定扮演一個國家的使臣且面對強敵呢?是勇氣,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創新思維。

這段文字就很好地運用了高中教材《燭之武退秦師》裡的素材,既切合主旨,又經典實用,從而使文章材料豐富,論證有力,令人信服。

運用課本材料,可以借用經典名篇的精髓或某一細節來構思整篇文章,可以多選用兩三個例子從不同角度闡釋同一話題,可以將課文中的有關內容集束成段構成排比,展現考生開闊的知識面和良好的知識儲備。

(三)加強課外閱讀,從課外閱讀中積累素材

一個人的知識靠親身實踐得來的僅佔20%,而80%的知識是靠閱讀等途徑得來的。閱讀本身是一種多層次、多方面的養料汲取過程,既有語言材料的汲取,更有思想、認識、審美和思維等方面的汲取。書籍中蘊含著豐富的百科知識,為我們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素材天地:精美的語言素材、深厚的思想素材、精彩的情節素材、鮮活的人物形象素材等。對這些素材,可以進行必要的分類,從每個經典材料適用的話題範圍分析,可以分為自然類、情感類、哲理類、精神家園類、科學環保類、成長感悟類等類別,每一個大類又可分為若干個子話題,這樣便構建了比較完整的素材網絡,若能定期加以記憶消化、鞏固提煉,日積月累,高考時定會打破“素材荒”的瓶頸,運用自如。

寫作素材源頭眾多,很多原始素材還不能直接為人所用,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整合提煉。收集、儲存素材應掌握一些技巧:

1.分類摘抄。準備一個摘抄筆記本,用於摘抄平時積累的優秀素材。摘抄過程中,一是要注意有效篩選,強調語言性和思想性;二是要注意分類,便於查閱和使用。有時還可採用小卡片的形式,隨身攜帶,便於收集。遇上較複雜不便摘抄的素材,可採取複印、剪貼的方法,將其收集起來。

2.讀書筆記。抓住材料中的某一精髓點,運用文字將其表述出來,在表述過程中,可通過延伸比較,聯想出與此相關的細節,這樣,既簡化或省略了原素材中價值不大的內容,又通過聯想豐富擴展了典型細節,便於寫作時直接“化用”。

3.隨感而發。即通過記隨筆的方式收集素材。生活方面的感想、心得、體會以及一些精彩的思維火花,很多是轉瞬即逝的,尤其須要記錄下來。這樣不僅積累了素材,也訓練了我們自己的文筆。

4.目錄處理。當收集到的素材達到一定量的時候,要學會編制目錄,分檔儲存,這樣便於查找和整理,還可通過註明頁碼、勾畫句段等方法篩選出更具價值的素材。

5.學以致用。要堅持每週一練筆,在練筆中,儘可能地把自己積累的素材大膽、準確地運用到作文中去,這樣,在不斷運用語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語言積澱,把積累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鮮語彙,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語言,提升自己作文中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意識。

運用素材的絕妙技法

(一)改造創新法

改造創新就是對已有的素材進行適當的改造,或者從中發現新見解、新角度、新思路,或者根據原材料進行合理的放大擴展。經過一定程度的改造,一些舊例會釋放出新光彩,體現出獨特個性和創造精神。

對素材的改造運用可分成兩類:一是形式上的改造。即對原素材的體裁形式、語言形式、人稱和敘述方式等進行變革,讓其呈現出新的面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主體視角的創新。所謂“主體視角”,就是指文章的敘述視角。對於有些情節性較強的素材,我們可以選擇普通人以外的視角,如物品、自然等特殊角度進行加工創新,以陌生者的眼光去看待熟悉的事物,從而使素材達到“陌生化”的效果,綻放新的光彩。

二是內容上的改造。即對原素材的內容進行擴展、想象填充、壓縮和逆向改寫等。在寫作中,對固定說法的翻新,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加工等,成了近年高中生作文特別是高考作文的流行形式,並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如高考優秀作文《醜小鴨圓夢記》的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將人們熟知的《醜小鴨》這篇童話進行改造創新,以“醜小鴨”為中心選擇和組織材料,剪輯截取最能表現主人公獨特個性和對困難不屈的生活片段。該文采用第一人稱的口吻,構想了誕生、出逃、尋夢、圓夢四則日記,精準地表現了一隻醜小鴨的圓夢過程,緊扣“苦難成就卓越”這一主題。這篇考場作文讓老材料煥發出全新的魅力,而這點,應歸功於素材改造創新法。

對素材進行改造創新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改造後的素材適用於各種文體;(2)改造後的素材要適合主題的表達;(3)改造舊例與加工合成不同,改造舊例是立足於對一則素材的新角度、新思想的挖掘,加工合成是把幾則素材融合到一起,使其成為一個新的整體。

(二)借題發揮法

所謂“借題發揮”是指在作文中以某個材料為引子,然後由此引申出新觀點,表達新主題。文章看似在談論材料中的話題,實際上談論的卻是另外一個話題。 借題發揮包括正向發揮和反向發揮,藉助已有的材料或順水推舟或反向聯想說明自己的觀點。它可以借物影射、借古喻今,在寫作上最明顯的特點是:其一,巧妙解釋與恰當拓展;其二,使用借代、雙關、曲解等修辭手法;其三,表達婉轉但不晦澀,最好有一點幽默感。

如高考優秀作文《講過真話的小孩子》,作者以《皇帝的新裝》裡說了真話的小孩子為主角,讓他走出童話,借童話表達現實,針砭時弊,譏諷了許多事情:現實中的碰瓷事件留給人的道德創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世哲學,一些官員與專家面對惡性事故的推卸態度與無恥嘴臉,謊話盛行、真話無處容身的人際困境,毒貨假貨氾濫的生存困惑,以及抄襲造假獲利、社會信任危機等。這讓人在無奈一笑的同時反思社會,主旨深刻。作者將童話與現實世界對接,將各種材料巧妙地組合在一起,體現出非常精巧的藝術構思,這讓我們看到了“借題發揮”的強大功能。

借題發揮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具體寫作時,既要注意通過材料挖掘出新主題,也要確保對新主題的發揮是合情合理的。(2)借題發揮最重要的是要選好“題”,這個“題”要有發揮的餘地。一般來說,具備這一條件的“題”在閱讀和生活中都會出現,所以在平常的閱讀和生活中一定要細心積累寫作素材。(3)注意“借題發揮”與“諷喻現實”的區別,諷喻現實是用虛擬故事來說道理,而借題發揮是實有其事,卻另有看法。

(三)剪輯組合法

剪輯組合法,即從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素材中抽取出合適的要素重新組合,構成新作品的創作方法。運用素材剪輯組合時,要注意並提煉素材間的相關點,遵循服務主旨的原則,按一定規則加以排列組合;剪輯組合時,還要注意素材間的連貫銜接,這就需要作者的評價或文中“我”的敘述的介入,使行文不至於出現隨意的中斷或太大的跳躍。素材的剪輯組合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強化功能,具體可分為三類:一是同向強化組合,取相似素材組合在一起,使論述的對象更具廣度和力度;二是異向強化組合,異中求同,異中求新,取相反或相對素材組合在一起,形成前後對比,呈現兩種價值取向,突出強調其中一種,給讀者以極強的震撼力;三是延伸強化組合,取呈遞進關係的素材加以組合,逐步深入地論述情與理。

如高考優秀作文《英雄興亡論顧慮》很好地運用了剪輯組合法,全篇由三個素材鏡頭組成:第一個鏡頭由“鉅鹿之戰”的畫面演繹而成,第二個鏡頭由“項羽自刎烏江”的畫面演繹而成,第三個鏡頭由“咸陽城慶功”的畫面演繹而成。前兩個鏡頭呈現了項羽的主要人生經歷,第三個鏡頭則反映了劉邦、韓信對項羽的評價,它們共同演繹了項羽的英雄悲劇,實現了時間和空間的大跨越,使文章具有一種歷史厚重感。同時,三個片段的話題全都指向“顧慮”,分別從“沒有顧慮”和“顧慮重重”兩個角度來論證。這種結構的好處是上下文無須過渡,且一目瞭然。

我們在日常寫作中運用剪輯組合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組合的材料要緊扣話題,忌旁逸斜出。多則材料都應該是切合題意的,在文章主旨的統攝之下,材料之間是和諧的,不能遊離於中心之外,更不能自相矛盾。(2)順序要合理,忌凌亂無序。言之有物還得言之有序,材料的佈局要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由此及彼,由淺到深。(3)宜結構勻稱,忌比例失調。材料組合能構成一種形式美,片段之間的篇幅比例要適當。

(四)點面結合法

點面結合法就是對於一些經典的素材,有的在“點”上鋪開進行重點敘述,有的則在“面”上進行一般性概述。此法適用於考試時明確材料作文的話題或作文題目後,一時想不到那麼多可用的事例,這時可從想到的那些與論點相貼近或相一致的有限的事例論據中,選擇自己認為較典型、把握較全面的詳細敘述並加以挖掘,與之相關的其他事例論據則可簡筆帶過。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小有名氣的年輕畫家畫完一幅畫後,拿到展廳去展出。為了能聽取更多的意見,他特意在自己的作品旁放了一支筆,要求每一位觀賞者將其認為畫中不妥之處圈出來。當天晚上,年輕畫家興沖沖地去取畫,卻發現整個畫面都被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畫不被指責。他十分懊喪,對自己的作品深感失望。

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一位朋友,這個朋友告訴他不妨換一種方式試試。於是,他重新畫了同樣一幅畫拿去展出。但是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之處標上記號。等到他去取畫時,發現畫面也被塗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地方,如今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③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選用素材】

默克爾:堅持自己的個性

默克爾是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也是二戰後第一位來自東德的總理。在政敵眼中,她是“衣衫襤褸的農婦”;在擁護者看來,她是德國政壇的“鐵娘子”。多年來,深黃色短髮和深色褲裝一直是默克爾的招牌形象。不過,這種裝扮讓默克爾屢陷困境,使她成為政敵的攻擊目標。他們指責她“髮型古板,舉止不夠優雅”“像足不出戶的農婦,跟不上時代”,甚至有人建議她“去美容院接受美容”。對此,默克爾只是淡淡一笑:“政治歸政治,我不會為了政治改變自己原本的容貌。”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查拉圖斯特拉在一棵樹下睡著了,突然來了一條蛇,咬了他的脖頸,查拉圖斯特拉因為疼痛醒了過來。蛇見人醒了,便要逃走。查拉圖斯特拉說:“你還沒有得到我的感謝!感謝你叫醒我趕路。”“你沒有趕路的機會了。”蛇說,“我的毒液會殺死你的。” 查拉圖斯特拉笑著說道:“何曾有過天龍被一條蛇毒死的呢?收回你的毒液吧,你並沒有富足到可以將毒液贈我。”於是那蛇又重新爬到他的脖子上,吸去了毒液。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選用素材】

禪師的智慧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侮辱他,但是禪師始終沒有理會他。直到最後,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那人答道:“屬於原本送禮物的那個人。”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狄仁傑與婁師德

狄仁傑與婁師德曾經一同擔任宰相,狄仁傑一直排斥婁師德。武則天問他說:“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嗎?”狄仁傑回答說:“我因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並不是無所作為而依靠別人。”過了一會兒,武則天對他說:“我曾經不瞭解你,你能做高官,全仗婁師德推薦。”於是令侍從拿來文件箱,拿了十幾份推薦狄仁傑的奏摺給狄仁傑。狄仁傑讀了之後,心中滿是慚愧。狄仁傑走出去後說:“我沒想到婁公一直容忍我,而且從來沒有自誇的神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