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開始說不了?

春風馬腸子


提問者屬於深度睡眠者,還沒有醒來睜眼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還不知道這個世界真正發生了什麼!

2018年7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雙方將取消幾乎所有關稅,包括八年內取消針對日本汽車的10%的進口關稅,打造全球最大的貿易開放區。

根據這項協議,歐盟取消了對約99%的日本商品的關稅,日本取消對約94%歐盟商品關稅,這一比例未來數年內也將上升到99%。

北京時間7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會晤後表示,他們就努力降低貿易壁壘達成了一致意見,美國將暫停向歐盟徵收新關稅。雙方都宣稱,特朗普與容克達成的此項協議是一次勝利。

繼歐盟先後和日本以及美國達成相關的貿易協定之後,美國又向日本拋出了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橄欖枝。

當地時間26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萊特希澤在美國國會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上表示,有意與日本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他透露,自己或與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茂木敏充在未來30天內展開磋商。

呵呵,全世界無產階級還沒有聯合起來,全世界的資產階級已經率先聯合了起來。

很多人無限放大歐美日之間的矛盾,以為美國打貿易戰,所有對象一視同仁,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西方主流意識形態中,真正的文明國家都是通過理性啟蒙確立真正自由的個人意識,進而通過契約建立社會,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就是野蠻無序的。

很顯然,目前的西方世界,尤其是歐美之間,那才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真正夫妻關係,再怎麼吵,最終還是會一起過日子。

所以別看目前歐美、日美之間似乎也在打貿易戰,但是最終他們會互相妥協,最終他們會達成FTA!

最近這一幕幕大戲,不知道大家看的明白不?在美國的帶領下,全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已經準備拋開WTO另起爐灶。一群擁有共同價值觀、遵守契約精神的國家將組成新的自貿區域,排除掉那些不遵守遊戲規則的非主流國家。

而沒有搭上這班車的國家,在經濟上會越來越邊緣化。

這只是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如果特朗普獲得連任,其第二個任期很可能在政治方面展開變革,退出聯合國拉西方盟友再造一個新聯合國都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這麼做?因為目前的WTO、目前的聯合國,裡面有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國家在,裡面有違背當初承諾的國家在,這遊戲不能再這麼玩下去了,爺不陪你們玩了。

所以本貓一直認為,若干年後,特朗普必被後世評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回到問題上來,從來不存在什麼“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開始說不”,而是美國開始對越來越多的流氓國家開始說不!


九維貓


木叔總結三點吧。這三點有美國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而且木叔主要想說的是,不能因為對美國說不的國家多,就認為美國要完了。有這樣思考的人很危險。木叔寫個1500字吧。5分鐘讀完。


另外,其實綜合考慮起來可以說,目前的世界到了一個大變革、大改組甚至大動盪的時代。每個國家都面臨著新的角色選擇的問題。如何走好腳下的路,不只是對特朗普和美國,對所有國家都是考驗。

第一、特朗普上任後,改變了美國對外政策基調,很多國家不適應或者反感。

說不的國家增多,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本身出了“問題”。特朗普2017年至今的很多政策是“美國第一主義”的保守主義的共和黨主流路線使然。他更關注美國利益,而且片面化,對多邊主義並不特別在意,因此損害了包括歐洲、加拿大、日韓等盟友在內的利益。

這些國家在奧巴馬時期,與美國相處的如膠似漆,無論政治、軍事還是經濟領域,彼此關係都相對密切。特朗普的政策則讓關係出現了齟齬。這就在外界看來,對美國說不的國家增多了。因此,所謂越來越多國家對美國說不,增量基本就是美國的一些盟友和夥伴國。

傳統上和美國關係不好或者一般的國家,諸如伊朗、俄羅斯等,無論在奧巴馬時期還是在特朗普當政任內,在很多場合都一直對美國說不。

第二、很多國家出現了保守主義回潮和民粹主義交織的局面,對外關係面臨重構。

不只是美國正在變化,全球其他國家內部也正在發生著變化。這些都會讓外界看上去好像和美國不合的國家有增無減。

比如歐盟內部的變化就很多。德國內部對難民和移民問題的態度,就直接影響到德國的對外關係。而美國對難民和移民的態度與德國差異很大,雙方觀點分歧,自然給外界看來德國就對美國說不。

但很多人其實認為特朗普的難民政策更可取,德國的難民政策更有風險。因此德國對美國說不,對德國來說則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而這種情況的產生,本質上還是來源於德國內部的一些思潮和變化,不全是美國本身的問題。

移民問題只是一個例子。在很多國家,保守主義回潮,對難民和移民更加封閉。比如東歐地區。也有一些地區的民粹主義氾濫,對外表現是民族主義自大心態比較多,比如印度等新興國家。所以這些國家內部的變化與美國發生了意識形態或者政策上的衝突,也會導致外界看到似乎對美國說不的國家增多。

第三、對美國說不的國家增多,不意味著美國國力和霸權的衰退。

很多人有一種誤解,認為對美國說不的國家越來越多,是不是說明美國越來越弱,或者越來越衰落?

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說不的國家說,剛才已經分析了有美國的原因,也有別國的原因。他們政策取向的不同,導致了目前看到的情況。真正的反美的國家書十年如一日的反美,他們不是在這些對美國說不的“增量國家”裡的。

這些國家包括的主要是美國的一些盟友與夥伴國。他們對美國說不,本質上是政策上的,而不是戰略上的。換句話說,他們與美國的政治和軍事同盟,不會因為在經濟、移民等政策上的差異,而有所改變。

特朗普上任快2年了,實施了很多政策,惹得很多盟友不高興。但哪個盟友因為經濟矛盾和摩擦,讓美國撤出駐軍?或者與美國斷絕同盟關係?沒有一個。相反,美國在環太平洋軍演以及在地中海的軍演,這些國家還積極參與。

所以,網友們一定要明白這個問題,美歐同盟或者美日同盟,是意識形態和共同敵人促成的,特朗普只是能在白宮坐個4-8年的總統,與這些同盟數十年如一日的發展,簡直不值一提。


如果認為他們“反美”,就誤判美國的好日子快到頭了,不是傻、就是笨。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分析國際關係,甚至評論或制定政策,不是蠢、就是壞。


請發表你的觀點,

但言之有物哦!


木春山談天下


這恐怕是一種誤解,目前為止,還真沒有太多的國家敢於向美國說不。別看此次,由美國總統特朗普單方面挑起的全球範圍內的貿易戰,引發歐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及我們在內的經濟體都向美國實施了反擊。但這完全是被逼無奈啦……但凡有一點和解的可能,我敢斷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主動對美國說不。


可以說,自從特朗普向歐盟等開啟貿易爭端以來,尤其是在其不斷威脅要對歐盟進口汽車徵收高額關稅時,歐盟真的慌了神了!尤其是把汽車產業當作經濟支柱產業的德國似乎早有萌發向美國“舉白旗”的念頭。還好,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本週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達成貿易和解協議了。要不然,歐盟一定會鬧出很大笑話的,比如說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私下與美國“媾和”,成為歐盟第一個“叛徒”。

現在好了,美歐達成解決貿易爭端的協議,共同宣佈要展開合作,互惠互利,促進美國與歐盟的經濟繁榮。甚至接下來,就要合作改革世界貿易組織。

我們通過這次美國與歐盟的貿易戰就可以看得出來,說到底他們還是一家人。在整個歐洲應戰的過程中,就是心驚膽戰的,先有馬克龍後有默克爾,現在又有容克相繼跑到美國談。為什麼不是特朗普跑到歐洲去呢?再次應證了歐盟各國沒有敢向西方世界“帶頭大哥”說不的。何況一路上跟著老大“混吃混喝”都習慣了。用特朗普的話來說,美國過去一直就是歐洲的提款機和儲錢罐。歐盟心知肚明,2017年對美國的1510億美元貿易逆差就是最好的結果,幹嘛要說不呢?

至於,伊朗和俄羅斯等向美國說不,也同樣不是主動的。普京當然想和美國談,可一次“普特會”後的美國國內輿論差點“淹沒了”特朗普。讓普京總統意識到,美國國內有一股反俄勢力,甚至不惜犧牲美俄關係也要實現其政治內鬥的目的。

因此,根本不是他們硬要說不,是美國根本不給人家說“yes”的機會。退一萬步講,只要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霸權國家能夠平等對待它國。沒有哪個國家會自己“作死”。


東震木


通過一個比方,相信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家會對美國說“不”了!

早些年,美國相當於20歲的成年人,其他大多數國家相當於幼兒園甚至更小的小孩。力量,能力差距巨大,根本不在同一個層面上。美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誰敢說“不”。

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全球貿易的發展,每個國家都得到了十足的進步。類似於,美國長大到30多歲了,而其他很多國家也從幼兒園長到了十幾歲。這個時候雖然美國仍然有較大的領先優勢,控制權還在美國手中,但是,在某些特定的領域,美國已然不再是霸主。在觸及到別國核心利益的時候,比如,你要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記一樣,哪能不反抗!

個人拙見,歡迎質評


作為一個普通人


自私貪婪,自己憂先。好事都是自已的壞事都是別人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過河就拆橋,言而無伩,以惡霜作風行事,你願交這樣人品的人嗎?眾叛親離是必然,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康榮後甸子


伊朗最近確實一直在對美國說不,並且態度似乎還非常堅定,不過伊朗對於美國的反對是出於其國內政治正確的需要,伊朗政府是不是在私底下已經派出了代表和美國進行接觸談判,這些我們都並未可知。另外伊朗反對美國是因為特朗普政府對它採取了非常嚴厲的制裁措施,因此伊朗政府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也要反對美國。

(伊朗總統魯哈尼)


然而伊朗反對美國就能夠說明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反對美國嗎?顯然這樣得出的結論是不嚴謹也是不可靠的。當然,某些人之所以會覺得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說不,這主要還是跟特朗普的對外政策有很大關係。特朗普政府的核心執政思想是“美國優先”,為了削減美國的對外貿易逆差,同時讓美國經濟獲得更加快速的發展,特朗普對包括歐盟、加拿大和日本在內的很多國家的產品加徵了關稅,他甚至還威脅要對這些國家發動更大規模的貿易戰。

不過無論是美國的盟友還是美國的戰略對手,他們都不會在經濟問題上輕易地向美國妥協,比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多次威脅要對特朗普的貿易措施進行回擊。另外再加上特朗普執政一年多以來退了不少群,尤其是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行為在國際上惹了眾怒。特朗普特立獨行的作風與傳統的美國政治家存在很大的區別,所以如果僅從表面上來看,這個世界確實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說不。

(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

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說不的現象呢?實際上我們這裡所說的越來越多的國家主要還是指美國的盟友,因為對美國說不的美國盟友越來越多,這才讓我們感覺到美國遭遇了更多國家的反對。不過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美國的盟友和美國的矛盾主要還是集中於經濟領域,他們在政治和軍事領域的聯繫依然牢不可破,所以不要誤以為美國遭遇了全世界的反對。美國和盟友的同盟根基依舊十分牢固,他將來必然還是這個世界盟友最多的國家。

美國的盟友都是非常有個性的國家,他們既不會受到美國的任意擺佈,也不總是會同意美國的政策。正如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幾天前說的那樣:“澳大利亞不總是會同意美國,美國也不總是會同意澳大利亞,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非常友好且具有建設性的方式解決我們之間的分歧,而且我們將來還會這樣做。”所以美國和自己的盟友產生經濟矛盾,甚至遭遇盟友的反對,這完全不足為怪,只是之前的美國總統都比較重視美國和盟友的關係,而特朗普則更加關注美國的經濟利益,所以特朗普會讓美國和盟友的經濟矛盾擺上檯面。


(特朗普和美國盟友國家領導人)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和盟友的分歧確實在不斷擴大,這給我們的最直觀感覺就是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說不。不過美國的盟友對美國說不,這並不等於這個世界反美的國家越來越多。伊朗和美國盟友對美國所說的那個“不”字所包含的意思存在本質的區別,像伊朗那樣的反美國家全球仍然就那麼幾個,這並沒有因為特朗普上臺而發生改變。


李姓先生


法國總統馬克龍今天表示,他將提出強化歐盟安全的新計劃,並主張歐盟必須停止依賴美國的強大軍力。馬克龍預告了他的外交事務新規劃,並在演說中表示:“歐洲的安全不能再仰賴美國。該由我們自己來擔保歐洲的安全。英國《每日郵報》2018.8月27日報道,

美國日益加劇的分裂和黨派之爭,孤立主義和種族主義,我們正處在一個轉折點、歷史上的關鍵時刻,過去十年以及將來所作的決定可能會關閉美國主導世界秩序時代的大門。資深參議員共和黨大佬麥凱恩新書《不息的浪潮》


過去美國人想做什麼事?站立山頭,振臂一呼,眾人紛紛應聲附和,可這次美國最親密的戰友,英國第一個跳出來反水,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所有人都準備好了迎接美國不做老大那天的到來。《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2015年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演講 》

近200名美國前大使和資深外交官共同簽署一份聯名信,稱對“美國在世界範圍內領導地位下滑”發出警告,這封信在美國外交政策界迅速傳播開來,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爭相簽署,不到一個星期就收集到了這麼多簽名。簽署人包括威廉·J·伯恩斯,曾任美國副國務卿,現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主席;南希·麥克爾唐尼,曾任美國對外事務研究所所長,目前在喬治城大學任教;溫蒂·謝爾曼,曾任美國政治事務副國務卿,並擔任伊朗核協議首席談判官;托馬斯·皮克林,前美國駐俄大使、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2018年3月29日《華盛頓郵報》

那個我們能完全彼此相互依靠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我們歐洲人真的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必須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歐洲人的命運打拼《2017年5月2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慕尼黑講話》

美國已經放棄了國際領導地位,過去70年的國際關係受到質疑,加拿大可能改變外交政策方向,不再總與美國保持一致《2017年6月7日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慧蘭國會重大政策演講》

浪費性支出、鉅額債務、低增長、鉅額赤字以及開放性邊界,這一切都已經將我們拖垮。我們的盟友開始認為他們不能依靠我們。我們的敵人不再尊重我們。他們和我們的盟友一樣,感到很困惑,但更嚴重的一個問題是他們不再認真對待我們。特朗普演講《我們已失去尊重》

一個衰落的美國不願或不再能確保全球安全,單極時刻已經過去,1945年開始的美國在國際政治中的統治時代正快速地結束,美國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將大為削弱。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2025》

全世界政要包括美國自己都不信美國還能做老大了,除了某些中國人


萬乘之尊


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和平成為主旋律,對話逐步取代對抗。冷戰中為了戰勝對方集團,兩集團成員以及站隊到某一方國家,就像部隊中士兵對上級一樣,對兩個集團大哥,蘇聯和美國必須絕對服從,形成統一戰線。有矛盾和困難也是內部協調,不對的張揚,外部也不知道。

現在雖然俄國還在,對手已經不存在了,絕對的服從已經沒有市場也沒有存在的意義,在世界組織中鮮明的兩天陣營的對抗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暢所欲言。就好的證明就是特朗普上臺後,對這種局面還不是很適應,接連退出幾個組織。


冷戰結束後,沒有了兩下集團的對抗,世界上的各國開始重新定位自己,找尋自己的發展方向,德國選擇合併,多個國家重新拆分,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世界的多樣性和多極化趨勢己不可逆轉。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的就要重新對話,要和美國對話,談判就會有說不。

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幾十年,是各國友好協商,重新定位的幾十年,因此有很多國家對美國說不,甚至選擇對抗,它是新常態,很正常。


健康養老6魏國6


你跳,你叫,你做,你瘋,你神精,你狂,你壓,你制,你踩,你挑,你邪魔,你好戰。等,終求掉的最慘的到底是誰?誰都不傻!很簡單一個詞,你知我知。


江河194170846


地球只有一個,美國也同樣只有一個。

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之後,就開始了胡作非為了。他們不講信譽,出爾反爾,無視各種各樣的國際法律法規和信譽,推翻世界秩序,退出了一系列經過美國曆任總統苦心經營的事業,由如孫悟空大鬧天宮,給美國和世界帶來了嚴重的不確定性。

美國作為世界霸主,自然牽一髮而動全身,全球都跟著美國遭受到了牽連。於是,我們看到了由美國挑起的貿易戰爭爆發了。

在世界各個國家,都在為了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各種各樣的應急措施和預案。許多國家開始對於美國進行貿易反擊戰,也有許多國家開始另闢蹊蹺,建立和成立新的貿易集團,也有許多國家在從美國的市場脫離,重新選擇新的經濟發展道路,也有許多的國家將自己的重點放在了已經成熟的國際經濟貿易組織機構。

於是,我們看到了G7成為了G6對1的吵架現場,擺脫美國成立了加入日本的加強版的歐盟,世界其他組織一致反對美國的共同申明,以及一系列的反美貿易戰爭。

人們對於美國的信譽度已經到了無視的態度,不離開美國,難道要等死嗎?

於是,我們看到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說“不”。

這是國際趨勢,也是美國自作自受的表現。因為美國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值得信任的國家了,美國的信譽度已經降低到了冰點了。

當我們看到了日本加入後的加強版歐盟,一向目中無人的美國感到了恐懼,於是乎立刻要求與之進行談判。然而, 即使夫妻,在吵架過後也是要生很長一段時間的氣的,要是從前的夫妻,離婚之後更是各有打算。豈能夠是說判決就判決的?想一想你美國是怎麼樣對待英,法,德和日本的吧?難道別個國家和組織就沒有了防犯心理嗎?那才懌呢?

由於美國的霸主地位,日本和歐盟還是很難以抗衡的,哪麼,既然你要來,我們就慢慢的創造環境吧,談判是需要時間的,還是慢慢來吧?

實際上日本和歐盟是很難和美國進行談判的,他們的心早就已經和美國離心很遠了,我們不要被美國的重回日本和歐盟的假像所迷惑了。

美國已經是一個臭狗屎了,難道要歐盟和日本與虎謀皮?豈不是自討沒趣嗎?

實際上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以及戰略上,美國也正在走向自我孤立。現在看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說“不”了,將來這樣的國家還會更多,現在只是美國的開始,以後對美國說“不”的國家就更加的平凡了,直到習以為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