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收藏商代甲骨全国数第三,靠的是从日本鬼子手里夺

山东省博物馆藏商代甲骨,仅次于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居全国第三位。

均由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移交而来,其中刻字最多、最精的当属罗振玉旧藏的甲骨。那罗振玉的收藏又是怎么留在了山东博物馆呢?

原来1940年,罗氏病逝于旅顺,所藏甲骨等文物渐次散失。其中一部分为日本侵略者所得,装在一只密封焊死的铁箱中。抗日战争胜利,置于大连远东榨油厂内,留人暗中看管,企图伺机运走。1945年9月,中共胶东区党委获悉后,将其运至栖霞,由胶东图书馆保存。实有甲骨1234片,是罗氏旧藏甲骨中最精的一部分,1950年移交山东博物馆。

另外还有黄县王惠堂旧藏甲骨,共79片。亦系罗振玉旧藏,王惠堂在东北从日本人手中所得。1951年捐献山东博物馆。

除罗振玉外,还有明义士旧藏甲骨。原为明义士埋在齐鲁大学校园内,1952年挖出移交。时有8000余片,其中多是碎片或无字甲骨,有字甲骨计3668片。

山东省立图书馆收藏甲骨,共9片。原为临淄孙文澜旧藏甲骨之一部。1935年孙氏去世后,该馆收购,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四川保存,1950年12月运回移交。

济南广智院藏甲骨,共126片。其中74片原为美籍传教士方法敛收藏,1905年赠与潍县联合文理学院美籍校长伯尔根,伯尔根连同自己的部分收藏赠给济南广智院。1951年移交。

齐鲁大学旧藏甲骨,共65片。1951年移交。

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购藏甲骨,共215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