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有趣」人生是怎麼煉成的?

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

題記:與颯姐一起成為“四有新人”

有趣、有料、有效、有限

有年輕讀者留言,想學“漁”術而不是拿走幾條“魚”,俺想了半天,自己到底有啥道道,發現其實颯姐就是一隻普通律師+中年婦女,沒啥特殊的“技能”。就談談這些年摸索的一點心得吧。

1過往經驗與學習能力

曾經,我是一個極度迷信經驗的人,老馬識途就是行事信條。對於沒有處理過的業務,有種莫名的焦慮,總怕辦事品質不高,沒辦法給客戶交代。

後來,我發現每次處理案件其實都是“獨立事件”,如果偷懶歸納為“太陽地下沒有新鮮事”,著實是一種傲慢。世界上沒有長得一模一樣的兩片樹葉,同理,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案件。對於同一類型的案件,不能單純依靠經驗,必須當作新案子看待,發現不同的視角(或者是“美”)

找到讓自己興奮的點。

恩師錢老師說過,當60、70後還在循規蹈矩的時候,80、90後已經“顛覆式成長”了。沒錯,人們的觀念在急劇變化,計算機技術改變了以往人們的常識;未來區塊鏈承載的“價值傳遞”也將改變人們對分配規則的觀念。

古典世界的經驗可以借鑑;但面對新問題,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颯姐笑稱為:瘋狗一樣的學習能力,需要專注、瘋狂,甚至有點偏執(一不小心暴露了颯姐的價值觀)。

2大水泡倒牆

颯姐有位山東老鄉,他具有管理天賦和堅韌品質,目前掌管一個集團的業務板塊。有一次他來溝通法律問題,發現颯姐喜歡聽喜馬拉雅,就開始極力推薦:混沌大學。

開卷有益,颯姐當時就下載了APP,說實話,裡面的課程讓我開了眼,尤其是美學和心理學。就像當年跨校在北大法學院選了一門“法經濟學”的課,顛覆常識,猶如開了一隻眼,那時候認識了薛兆豐老師,後來,薛老師在“得到”上開《經濟學通識》,重新學習時聽到“肥豬丸”案例,不禁會心一笑。

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

自從迷上了陳志武老師(感謝陳老師力薦《ICO黑洞》幫俺賣了不少書)的金融課,俺晨練、上班公交車上都是聽這門課,如今已經聽了兩遍多(每一遍280集),第一遍聽的時候,當故事一樣,主要就是感慨,第二遍聽的時候似乎找到了感覺,腦子裡開始組裝之前讀金融EMBA學到的基礎金融課,又開始組裝金融科技客戶們的現實創新,有時候聽到妙處會拍案叫絕,爽!

而這種學習方法,源自十年前的託福寫作課上,有一個個子不高、年薪50萬、喜歡中午游泳的新東方老師,賣給我一本《託福單詞21天》教給我們一個方法,不要一個單詞一個單詞背誦,而是每天翻一遍書,每天翻書時把學會的單詞拿筆劃掉,這樣一個月翻完,發現哎吆,竟然背會了三分之一,下個月接著來,仨月背誦了一萬多單詞。雖然不一定全部背熟,但比之前從ABC背誦有效許多。嘿嘿,那個託福英語老師就是:李笑來先生。沒錯,就是那位比特幣咖。

3優秀的同事和老同學

受益於老東家的強大體系,颯姐前幾年到芝加哥遊學,還到分所跟藍眼睛的美國同事交流金融刑法的辦案經驗,重點講了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問題。之後,當地華人還真有來諮詢FINTECH的事情,同事們舉薦十分給力。

我們在境內的分所,幾乎每一家都有專門的刑事業務部,我們每兩個月組織學術研討一次,我們從溫州到福州,從福州到常州,從常州到青島,從青島到哈爾濱,從哈爾濱到武漢,從武漢到博鰲,從博鰲到鄭州.....幾年下來大家的業務能力都在提高,無罪案例每年都在增長,在當地建立了優質口碑和司法圈裡的美譽度。每次有突發案件發案,颯姐從來都不慌,我們有親密的兄弟姐妹駐守各要塞,只要客戶需要,我們就提供最優搭配的服務。

颯姐今年最後仨月的主要工作,就是共享分所當地同事和同學們的高超法律技術和勤勉辦事能力,為確保客戶利益最大化,把當地卓越的法律人推薦給最需要的人。作為一個治療青光眼的大夫,俺準備為大家推薦優秀的腦神經外科、骨科、產科、全科大夫.....

4寫在最後....

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

我們不是工作的奴隸,更不是金錢的奴隸。工作再有趣,都只是生活的一個面。咱們的日子還有很多面,比如家庭親子生活、專業級的業餘愛好、三五老友敘舊....

颯姐欣賞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男士,但決然不會嫁給那樣的人。咱們普通老百姓,還是過過老百姓的舒坦日子吧,不用覺得社會沒有你就不能運作,地球沒有咱也能自轉+公轉。

最後,請相信:自律之苦與後悔之痛,你的選擇就是你的人生。

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

《ICO黑洞:創新融資瘋狂的背後》

長按二維碼,一起購書吧

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

購買颯姐親筆簽名圖書

請註明“颯姐書友”

還可進入讀者群

往期精彩回顧

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

肖颯,合夥人律師,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申訴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亞太法學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金融科技與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被評為五道口金融學院未央網最佳專欄作者,巴比特、財新、證券時報、新浪財經、鳳凰財經專欄作家。

辦公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原创|“有趣”人生是怎么炼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