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郭嘉的出場不多,但是卻能圈粉無數,這是什麼原因?

在三國中,大家基本上都熟知郭嘉,而且很多人都被他給圈粉。為什麼大家會如次喜歡他呢?

三國中郭嘉的出場不多,但是卻能圈粉無數,這是什麼原因?

首先他個性鮮明。與諸葛亮、司馬懿相比,他更讓人覺得有個性。他不拘小節。在《三國志•郭嘉傳》說,郭嘉被另一位重要謀士陳群指責,說他行為不很檢點,而且多次當庭指控。郭嘉若無其事,依然故我(嘉意自若)。

當然歷史上對於他的性格記載較少。也無法考證他到底是不是有所謂的三大“嗜好”:嗜睡、飲酒、好色。

三國中郭嘉的出場不多,但是卻能圈粉無數,這是什麼原因?

其次他能看透人心,將整個戰爭分析透徹。在曹操抗衡袁紹時,他提出了“十勝十敗”說,這些分析讓曹操深深折服,為曹軍明確了作戰方向。他能在曹軍處於下風向時看到勝機,因聽從了他的意見,曹操攻克下邳,拿下呂布。更有他神預料孫策之死,破了二袁。

郭嘉為什麼能料事如神?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把人琢磨透了。他看透了袁紹,看透了呂布,看透了孫策,看透了劉表,也看透了袁尚和袁譚,這才敢迭出險招。也難怪曹操說郭嘉“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了。

三國中郭嘉的出場不多,但是卻能圈粉無數,這是什麼原因?

最後他大膽果斷。郭嘉簡直是軍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達於事情”,總能隨機應變,當機立斷,而且神機妙算,出奇制勝。比如在曹操三戰呂布,士卒疲倦,準備撤軍。郭嘉力主再戰,而且斷定再戰必勝,結果呂布被擒。一般情況誰能這般果斷。

可惜了郭嘉卻英年早逝,多少讓人有些惋惜,大膽猜測一下,如果郭嘉沒有死,或許笑道最後的就不一定是司馬家了。不過歷史沒有假設。至少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我們都被這位性格鮮明、不拘一格、智勇雙全的郭嘉給深深吸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