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技術創新驅動農業改革

1978 年開始的改革開放重新定義了中國社會。但我們也要看到,改革開放的起點是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農業大國,數十年來,這個國度的經濟奇蹟有賴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雙輪驅

動,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某種非均衡的缺憾。與此而言,農業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邊緣化的,未能呈現出所謂的增長“奇蹟”。

縱觀歷時40 年的中國改革史,我們發現,所有重大變革主要是由兩個因素促成。

其一是制度創新的決心與勇氣,比如 20 世紀70 年代末的農村改革、90 年代末的外向型經濟和城市化運動,以及數十年間一直處於徘徊探索中的國有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都展現出中國式制度創新的獨特光譜。

制度改革肇始於農村。1978 年11 月24 日,小崗村18 戶農民按下的18 個手印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一個月後,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經濟建設”成

為中國未來發展戰略的最大公約數,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可以說,正是20 世紀80 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的改革,為農村經濟帶來了深刻的變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的歷史性變革。

其二是技術變革帶來的破壁效應,它繞過了既有的政策和管制壁壘,從而在一個貌似固化的產業裡別開生面,比如微博、微信對公共輿論和思想市場的促進,電子商務對製造業、

流通業和金融業的再造,以及袁隆平雜交水稻技術帶來的農耕技術革命。

在20 世紀60 年代初,袁隆平還是湖南一個農業技校的青年教師,他把兩種水稻的品種雜交,培育出了雜交水稻。當時的中國水稻,如果管理得好,每畝地大概能夠生產 600 斤稻米,而雜交水稻可以做到生產2 000 斤。1978 年,袁隆平出席首屆全國科學大會並獲獎,袁氏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面積普及試種。1999 年,“超級雜交水稻”創下畝產1 137.5 公斤的世界高產紀錄,推廣面積達到3 000 萬畝(200 萬公頃)。二十餘年間,因他的努力,中國糧食增收3 000 億公斤,貢獻之巨,當世無兩。

在農業改革40 年的歷史中,我們看到的是制度創新乏力和技術變革不足。40 年後的今天,主導傳統農業耕種方式的仍然是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各項制度。2015 年底,經營耕地10

畝以下的農戶數量多達2.1 億戶,佔全部農戶的79.6%。歷史的慣性依舊,歐美國家現代化的農業管理方式尚且遙不可及。

從宏觀到微觀,我們不妨更積極樂觀一些。這一次,藍獅子將研究觸角放在了一個農業化肥企業上。這個來自山東的企業名叫金正大,是一家典型的隱形冠軍企業,它以技術創新的

方式打開了農業領域更多的想象空間。這本《土地為王:金正大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藍獅子團隊歷時3 年多,輾轉山東臨沭、菏澤,安徽長豐,河南邯鄲,貴州甕安、北京、上海,以及德國、以色列等地走訪調研的階段性成果。

在金正大的研究中,我們看到了技術創新這個珍貴的特質。

從複合肥的生產和銷售開始,金正大在快速完成原始積累後,積極進行緩控釋肥的研發。據測算,緩控釋肥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30%~50%。按照中國的糧食產量和化肥施用量,施

用緩控釋肥後每年可節約磷礦321.8 萬噸,節約標準煤1 583.6萬噸。

然而,緩控釋肥技術被歐美等發達國家壟斷,由於技術複雜和成本瓶頸制約等因素,緩控釋肥的價格是普通肥料的3~8倍,因此在歐美、日本,它主要被用於園藝、苗圃、高爾夫球

場等經濟附加值較高的非農領域,被稱為“貴族肥料”。金正大和國內頂級科研人員合作搞自主創新,讓“貴族肥料”變成平民肥料,廣泛應用於大田作物,是其價值充分實現的關鍵。

短短20 年間,金正大依託持續的技術創新,不僅完成了從一家複合肥小企業到舉足輕重的世界級化肥巨頭的飛躍,而且研發出了全球領先的緩控釋肥系列產品,站到了世界化肥產業

價值鏈的制高點上。

進入21 世紀,中國已然成為全世界化肥施用量最大的國家,但化肥平均利用率僅30%~35%,遠低於歐美髮達國家60%~70% 的水平。而且由於農民施肥方式落後,肥料利用率低下、施用過量,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 000 億元,並對環境和農產品帶來了負面影響。

金正大提出“親土種植”,主張以“親和、友好”的方式對待土壤,開展種植作業,倡導減量增效促進品質提升,這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具有普世價值。這個理念由一

家農化企業提出,殊為不易。

展望未來,農業領域在制度創新滯緩之時,通過技術創新驅動發展是一條必由之路。農業價值鏈、產業鏈的升級,必須在傳統的農業供給體系當中加上新理念、引入新元素,必須將

現代科技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引入農業,為農業賦能。

事實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從未過時。

19 世紀30 年代,美國人麥考密克發明了馬拉收割機,半個世紀後,貝斯特將其改造成蒸汽驅動的自走式聯合收割機,徹底改變了美國人的農業耕種方式。在聯合收割機發明之前,

美國一個農民只能養活4 個城裡人,之後,一個農民可以養活78 個城裡人,生產力被大大解放,城市化進程也洶湧加速。聯合收割機的使用讓美國在短短3 年時間裡,農民比例從75% 變為3%,美國也由此完成了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型。

2012 年,袁隆平來到山東東營的一塊鹽鹼地,歷時5 年,經過1 162 次試驗,成功篩選出優質耐鹽鹼水稻。他決心用餘生改造億畝千年荒灘,他說,未來十年他要讓1 億人能吃到鹽鹼地裡種出來的水稻。

2018 年,金正大提出並開始踐行“親土種植”,用技術創新去改良土壤、減肥增效,這不僅僅是一個人、一個區域、一個企業的事業,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事業,值得用認真

的文字記錄它。

本文為吳曉波為《土地為王——金正大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書所作序

吳曉波:技術創新驅動農業改革

《土地為王——金正大在希望的田野上》

藍獅子著 陳宏坤主編

中信出版社出版

袁隆平、李壽生、吳曉波作序並推薦。本書展現了中國化肥行業領軍企業金正大集團的崛起歷程,它攻克核心技術,制定國際標準,領銜行業發展。如初升紅日,若潛龍騰淵,代表新時代的中國企業探索著人與土地和諧互生的“中國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