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爲追趕廣東,下定決心改變現狀,再次重申南京「首位度」

中國現代經濟建設,區域間一直存在競爭關係。由於清政府將我國底子敗得厲害,很長時間段內國家經濟發展都不理想,甚至可以說大多時候國民處於溫飽線上掙扎,所以現代一逢搭乘上時代發展末班車,國家無法停住腳步,實現全國平衡性經濟發展,只能優先建設底子好的區域。因此區域之間必須比拼核心競爭力,唯有潛力更大地區,才能獲得足夠多資源傾斜。發展至今,大陸東部地區明顯比西部地區整體實力強,廣東和江蘇更是其中佼佼者。

江蘇為追趕廣東,下定決心改變現狀,再次重申南京“首位度”

廣東和江蘇,一個GDP總量全國第一,一個省域綜合經濟實力全國第一,但是GDP總量遠比省域綜合經濟實力顯得直觀,以及廣東坐擁廣州,深圳兩大一線城市,遠比江蘇南京,蘇州,無錫三個新一線城市影響力大,大眾認為江蘇應該排在廣東後面。江蘇已經追趕廣東多年,曾經最接近一年,兩省GDP總量相距600餘億,可沒有人記得江蘇有差點超越廣東年份,均覺得“中國第一強省”頭銜,就應該是廣東的,即便未來江蘇GDP超過廣東,也難以改變他人觀點。

江蘇為追趕廣東,下定決心改變現狀,再次重申南京“首位度”

這是為何呢?筆者覺得很大原因,就在於江蘇沒有真正的一線城市,雖然所轄13個地級市全是國家百強市,但和廣東相比,仍然存在不可彌補的頂端實力差距。今年為改變現狀,江蘇下定決心要提升南京“首位度”,和往年不同,這次重申省會首位度重要性同時,江蘇還首次提出南京區劃調整計劃,發出一種不同尋常的信號。(省會首位度意思為:省會城市佔該省除省會外GDP總量最高的一個城市的GDP比值)

江蘇為追趕廣東,下定決心改變現狀,再次重申南京“首位度”

大家都知道,南京綜合實力不弱,尤其是在科教資源方面,全國少有城市能與其相比,但是南京卻不能稱為“強省會”,因為該城市GDP總量不如蘇州,首位度僅為0.67,也就是說,南京GDP只有蘇州的0.67%,這是南京最大的弱項。江蘇如果想趕超廣東,那必須有一個城市站出來,目前來看,江蘇選中了南京。省與省之間的競爭,其實最關鍵的核心比對,就是各自核心城市的競爭,若南京弱於廣州太多,會直接影響江蘇與廣東競爭力。

江蘇為追趕廣東,下定決心改變現狀,再次重申南京“首位度”

以上所述串聯起來,就能明白為什麼江蘇和廣東GDP總量相距不大,甚至是未來江蘇GDP超越廣東,影響力還會出現不如廣東現象。打造一線城市對江蘇意義非凡,頂尖城市意義不僅限於產業經濟的聚集,還有著“定海神針”般效果,不然按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習性,江蘇人才很容易流向上海和杭州。江蘇選擇南京,而非蘇州原因簡單:省會城市有著地級市難以比擬的優勢,南京若成一線,絕對比蘇州成一線對蘇北地區輻射大。

江蘇為追趕廣東,下定決心改變現狀,再次重申南京“首位度”

江蘇現在與廣東相比,劣勢在於因缺乏一線城市,所以導致在高端產業和科研能力方面落後太多。優勢在於平衡性高於廣東,即便是發展最差的蘇北地區,也比粵東西北底子好。重申南京首位度,表明江蘇接下來將要大力發展南京和蘇北地區城市,從近幾年江蘇發展趨勢來看,這一點不難看出。對於江蘇此舉,各位如何看待?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