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蕨菜[jué cài],也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俗称“山野菜”,是一种野生蕨类植物蕨的嫩芽,部分种类可食用,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以及上半段较嫩的茎干。

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着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一些地区的餐桌上受到了欢迎。

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但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生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阳光充足的地方,海拔200-830米,也广布于世界其他热带及温带地区。

蕨菜是一种很好的野生蔬菜,很多人喜欢去山上采集蕨菜,尤其在东北地区。

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近些年来,频频传出蕨菜致癌的说法,那么是不是真的呢?

蕨,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嫩芽及根茎有毒,牛食后常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状有:血尿、腹痛、消瘦、贫血、毛粗乱无光并常有部分脱毛、精神沉郁、呆立凝视、行走缓慢、多卧少立、咀嚼无力、瘤胃蠕动音短而弱;此外,还有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发生广泛的点状出血,肠肌出现大面积损伤和溃疡。

“纯天然”的野菜居然能够致癌?“蕨菜致癌”有着坚实的科学证据支持。

八十年代初,一位日本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了一种叫做ptaquiloside的东西,中文翻译为“原蕨苷”。之后,许多人对这个东西进行了测试,许多研究用老鼠等各种动物做实验,证实了蕨这种植物确实能够导致动物的癌变。

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那么,蕨菜是不能吃的了?

蕨菜营养价值丰富,我们可不可以去掉“原蕨苷”这种物质,从而健康食用呢,答案是可以的。

蕨的嫩叶采来后,最好用盐腌渍两次,会把绝大部分“原蕨苷”破坏掉,就可以食用了。或对于新鲜的蕨菜,只要在炒制前将其焯水,再进行后续的烹饪,也可以除去蕨菜中大部分的“原蕨苷”。

要提醒大家的是,尽管可以通过调整烹饪方式降低蕨菜中“原蕨苷”的含量,但仍不能将其完全去除。少量食用蕨菜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切记不可长年大量食用。

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蕨菜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润肠之功效。

它也被相信是导致日本胃癌高比率的原凶之一。科学研究表明,吃蕨菜虽然不会百分之百导致癌症,但是确实是存在致癌风险的。所以,无论蕨菜如何好,我们还是应该适量食用,长期的过量,对于我们的身体也会造成风险。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对于蕨类食物,蕨菜、蕨根粉等,我们一定不要长期大量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