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回顧及2018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回顧及2018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農村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也就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作出相關部署,為電子商務推動農村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帶來歷史性機遇。

2017年農村電商行業總融資金額不少於62億元。其中,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的融資事件達11起。從融資金額排名來看,融資金額最高的是易果生鮮,達到3億美元(約19億元);其次是每日優鮮,達到2.3億美元;再次是匯通達的5億元融資。

從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融資金額佔比來看:融資金額在1000萬元-5000萬元之間的佔比最大,達38%;其次為融資小於500萬元,佔比31%;值得提出的是融資金額在5000萬元以下的佔七成。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融資金額佔比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回顧及2018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相關報告:智研諮詢網發佈的《2018-2024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17年農村電商融資輪次上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天使輪融資、Pre-A輪融資以及A輪融資。

在融資輪次上,前期融資佔據較大比例,A輪前的融資佔到了37.6%。大量前期融資表明農村電商還處於發展期,不斷出現新項目出現並獲資本青睞.新入局者也絡繹不絕,表明行業還存在著巨大的機會,需求遠未被滿足,獲得B輪以上的企業佔比較小。一方面也表明行業競爭激烈,早些創業並倖存且進一步獲得融資的農村電商企業不多。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融資輪次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回顧及2018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融資輪次佔比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回顧及2018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融資地域中,北部地區佔比最大,達30.91%;其次,東部地區佔比27.27%,位列第二。從城市分佈來看,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排在第一梯隊;廣州、南京,武漢等城市排在第二梯隊;西安、重慶、成都等城市排在第三梯隊。

由於北、上、廣、深等憑藉資源的聚集優勢,地處東部、北部和南部地區的一線城市依然是農村電商創業者們的最愛,西南部地區受限於經濟發展水平,地方農村電商企業創業活動較為稀疏,獲得的融資也較少。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融資地域分佈佔比


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回顧及2018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二、2018年農村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融合化趨勢

農村電商上行的網上網下融合發展的趨勢,全品類、全渠道、網上與網下、產前產中產後、售前售中售後等多渠道、多維度相互融合發展,是農村電商上行的發展趨勢。

2、國際化趨勢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5年來,已經具有較大的影響和初步效果,大量的農產品通過網上“走出去”,通過網上走進來, 農產品中歐班列、中歐冷鏈班列相繼開出,“網上一帶一路”效應逐漸顯現,農產品電商國際化將呈現常態化趨勢。

3、標準化趨勢

大量的農產品國際標準引入中國,中國積極參與農產品國際標準的制訂,中國一些農產品標準成為國際標準,通過農產品電商“反彈琵琶”,促進現代農業標準化建設的進程。

4、智能化趨勢

2018年我國在國家糧食生產功能示範區江蘇省興化市的首個無人農場的出現,以及大量信息科技應於農業生產過程、農產品流通過程、農產品消費過程,使農產品的估智能生產、流通、消費、再生資源回收、智能交易環境、智能消費過程不斷完善,促進產銷精準對接,即在高度信息化條件下的各個環節的無縫對接。

5、綠色化趨勢

農村電商上行將賦能整個社會的綠色生產、綠色物流、綠色配送、綠色銷售、綠色消費、綠色環境等一條龍的綠色化,促進整個係數的有效性,促進整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特別是2017年以來倡導的電商綠色包裝盒等的推廣,將加速綠色化的進程。

6、特色化趨勢

農產品電商的多種模式創新發展,特色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使農產品電商“紅海”變成“藍海”,從而使農村電商上行的錯位競爭成為可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聯動的生態圈、生態鏈體系的出現,從而促進傳統電商向新電商轉型升級

7、供應鏈趨勢

供應鏈已經成為中國國家戰略,2018年的供應鏈示範城市、示範企業的引導下,具有特色的農業供應鏈形成,從而促進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早日實現。

8、品牌化趨勢

2017年品牌促進年,2018年農業質量年,將促進中國農業轉型升級,並迅速進入農產品品質為內容的品牌發展階段,“三品一標”農產品將成為主要內容,促進中國農業由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品質、品牌服務的加速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