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爲其添彩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2018年8月18日,省委書記車俊在杭州會見了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省領導袁家軍、陳金彪、吳晶,馬來西亞高級官員郭素沁、劉偉強、依納提斯,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參加會見。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一行,其背景畫作者為國畫家金曉海作品車俊對馬哈蒂爾一行來訪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當前浙江正在以“一帶一路”統領新一輪對外開放,全力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馬來西亞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國家,也是浙江在東盟的重要合作伙伴。浙江與馬來西亞的交流合作基礎深厚、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我們願意與馬方一道,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開展互利合作,特別是在跨境電商、汽車製造、智慧城市、旅遊推介等領域進一步擴大合作,為兩地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馬哈蒂爾對浙江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對杭州優美的環境和先進的城市管理表示讚賞。他說,每次來浙江訪問,我都看到這裡有新的發展和變化,其中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他說,中國的發展有助於馬來西亞的發展,中方“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給沿線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馬方願同中方加強各方面的互聯互通和全面合作,希望與浙江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加強各方面的人員交往,深化農產品加工、汽車、旅遊等領域的合作,同時歡迎更多浙江企業來馬來西亞投資興業,攜手共同發展。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此次省委書記車俊在杭州會見了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會議地點放在了風景優美的西湖邊,會晤廳的背景畫是G20峰會中我國著名國畫家金曉海所作的《雍容華貴》。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金曉海(曉海),古墨堂史主,浙江臨安人。1990年畢業於中國美院,現為杭州蘭亭畫院院長,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南海紫光閣畫院院士、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會員、中國美術研究院研究員、新華網書畫頻道藝術顧問、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會理事、浙江省詩書畫之友社理事、一級美術師、教授、國禮特供藝術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畫家、G20峰會會晤廳背景畫作者。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藝術年表:

1981年受教於中國美術學院,師從花鳥畫大家陸抑非教授。

1989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

1990年作品《秋夜》被中國美術學院作為示範作品收藏,同年在西泠印社成功舉辦個人作品展覽。

1992年參加中國文化部赴馬來西亞舉辦的中國畫展,同年在西泠印社舉辦《百米蘭花長卷及花鳥畫畫展》。

1995年作品《百叢墨蘭長卷》獲“書聖盃”國際銀獎,被海內外譽為當代蘭花才子。

1998年參加中國美協舉辦的“中亨杯全國書畫大賽”,作品《秋豔》獲獎。

2002年參加中國美協舉辦的“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作品提名展”,作品《古宅春韻》獲獎。

2003年10月16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親臨杭州蘭亭畫院視察。

2004年8月20日在北戴河美術館舉辦“金曉海個人花鳥畫展”。

2005年10月作品《葫蘆》榮獲“第八屆北京國際藝術展”銀獎。

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收藏《富貴常青》一幅,並於同年10月1日國慶之日懸掛於天安門城樓。

2005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收藏《牡丹》、《松樹》、《松菊》三幅,其中《牡丹》懸掛於人民大會堂四樓國宴廳(華北廳)。

2006年1月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收藏《版納雨林》、《雍容華貴》兩幅(1097號)。

2006年8月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收藏《世界和平》。

2007年9月天安門管理委員會收藏《高風亮節》一幅(2007年10月1日懸掛於天安門城樓)。

2010年9月國務院西山大院收藏《富貴常青》。

2011年6月應中共中央辦公廳之邀為中南海創作《富貴常青》、《高風亮節》作品(皆為丈二匹)並被其收藏。

2012年7月應中共中央辦公廳邀請為迎接十八大勝利召開在中南海創作國畫作品三十餘幅,並將其國畫《華貴長青》的巨幅作品,懸掛於中南海中辦第一宴會廳。

2016年9月,懸掛於G20杭州峰會會晤廳的《牡丹圖》,作為各國元首背景畫向世界人民展示。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金曉海的作品風格與其人格有密切的聯繫,畫家對於客觀世界的事物如何反應,這屬於態度問題的範疇。對同樣的風景,每個人有不同的反應。人格的不同,也反映在他對事物的態度上,反映在他創作時的表現技法上。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畫家的品德、修養、氣質、思想等精神世界的深度和緯度,將毫無保留地反應在其作品中。作為一個畫家,應有高尚的情操,淵博的學識,廣闊的視野,精湛的技巧,這樣才能創造出畫品高尚的作品。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花鳥畫作為中國書畫藝術最能抒發情思的題材,一管筆,一池麝墨,讀書倦了或看山歸來,案頭展紙,便可以盡情揮發。畫家落筆,不必配以輕歌曼舞。更毋須銅琵鐵板,只要清茶一杯,自自然然,心身愉快,精神振作。宋元以來,多少文人墨戲其間,悠悠哉哉,自得其樂。而愛好者,也在寥寥幾筆之中得以暢神。歷代畫家中,有以折枝花卉寄以豪情壯心;也有以寫蘭竹以延年益壽者。宋之趙之固、鄭所南、元之雪窗和尚,明之文徵明,清之石濤、八大山人、李鱓、鄭板橋等,無不於寫蘭竹和花卉時吐胸中逸氣,在畫史上獨得玄門。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近現代花鳥畫家,人才輩出。如吳昌碩、陳半丁、潘天壽、李苦禪等大家,留傳作品,令人擊賞。茲有金曉海君,曾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所畫蘭竹、花卉等作品自成風貌。金君出筆有抑有揚,用墨濃淡相宜,虛實互生,錯落有致。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從明清至今中國繪畫史的發展進程來看,揚州畫派的形成和上海畫派的興起,意味著中國傳統繪畫已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變化,也對浙派畫風形成一種推動作用,意味著傳統繪畫正在擺脫原有的歷史侷限,隨著時代的變遷開始向新的審美意識所要求的方向逐步轉化。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金曉海置身於藝術變遷的時期。現代藝術在傳統的基礎上力求創新,這是歷史賦予當今每個藝術家的歷史責任。他根據自身條件,明智地選擇了順應歷史潮流需要且符合繪畫藝術發展規律的創新之路。曉海君二十幾年來經過艱辛的藝術實踐,以其對藝術的悟性和勤奮努力,集傳統各家之長和現代藝術的精華,將個人審美理念、藝術追求和時代需求高度協調統一,“用古人於新意,以我法造天地”(陳蝶野語),終於創造出一條既有深厚傳統精華又有時代新意,既為專家認可又受時人喜愛的繪畫新路。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省委書記車俊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畫家金曉海《牡丹圖》為其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