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和濤:區塊鏈未來方向是爲大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在還沒成為標準共識分析師前,和濤就早早關注了區塊鏈領域,從2013年年初開始關注比特幣,現在已有近6年的區塊鏈研究經驗。

去年9.4一紙令下,各種空氣幣當天蒸發,ICO項目紛紛清退,各大交易所也紛紛關門。當時並不是行業從業人員的和濤,雖略感意外,卻認為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ICO是非法公開的融資行為,有一定的政策風險,且當時有過度炒作的情況出現,政府集中喊停,是合理妥當的處理方式。“

進入區塊鏈行業後,和濤以分析師的視角看一年後的現在,9.4時期的區塊鏈行業又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熊市之下,9.4影響更持久

“去年9.4是給勢焰正盛的區塊鏈降溫,使之迴歸正軌”和濤表示。

當時,區塊鏈行業經歷了短期的急速下跌。禁令在短期內,對中國區塊鏈行業形成了較大影響,像比特幣中國、雲幣網等早期成立的交易所集體關門。但與此同時,9.4也成為轉折點,促生了一些新的機遇。

和濤表示,“去年政府推出9.4政策,是在區塊鏈爆發性牛市的前期。這給區塊鏈領域帶來了巨大影響,但隨後,也就進入到較長期的急速反彈和牛市。今年9.4,區塊鏈正處於下行的熊市,大家的熱情在消退,政府對區塊鏈領域的監管,將會帶來較持久的影響。“

政策禁止ICO,和濤也表示,對虛擬貨幣領域未來的發展並不抱以樂觀的態度,“去中心化貨幣的競爭基本已經完成,由於缺乏充足的發展空間,未來大規模應用落地的領域定不會是純虛擬貨幣或純去中心化的貨幣。”

但他十分看好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濤介紹,現在很多行業巨頭都在深度佈局區塊鏈領域,從而解決多方信任問題、提高多方交易效率、降低信用成本。

除行業巨頭,部分傳統企業也陸續進入區塊鏈領域,進行技術探索。

同時,央行下屬的多家機構也先後佈局區塊鏈領域。9月4日,“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在深圳上線試運行。

和濤對互鏈脈搏說,“雖然目前,區塊鏈行業較成熟的領域,是圍繞token進行的各種各樣的應用。但區塊鏈作為一種數據庫技術、分佈式賬本的打包技術,還可以進行很多領域的嘗試。”

在他看來,區塊鏈技術下一步是向監管合規的方向前進,成為大企業運營的一種系統解決方案,實現無幣區塊鏈的應用落地。

同時,許多企業可能會依託區塊鏈進行金融基礎設施的升級。如證券結算、證券清算、證券流通等,都可以依託區塊鏈技術來完成。


分析師和濤:區塊鏈未來方向是為大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9.4之後,區塊鏈應用將逐步發展

“在應用方面,區塊鏈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從幾代區塊鏈的發展來看,現在已經出現了部分可實現應用落地的優秀項目“和濤進一步介紹。

第一代區塊鏈產品,如比特幣、萊特幣等,其實如果人們願意接受這種形式,作為一種價值中介物或一種商品,其本身就已是一種應用。

第二代區塊鏈產品,有基於以太坊的預測市場類的應用,還有分佈式存儲應用、分佈式計算應用。目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項目在某些領域落地應用,雖然與實體產業結合程度還不高。區塊鏈與傳統互聯網產業中的一些模式,如去中心化博客、去中心化計算平臺、去中心化的存儲平臺相結合,落地程度和使用效果較初級,市場反應相對平淡,但各方面仍在穩步的發展。

而以太坊發token本身也是一個應用,若監管合規後,同樣可以發行證券類的產品,這可能會成為較重要的金融應用場景。

”目前,這些產業雖然推進緩慢,但若性能上有了根本的改善,那麼就可能會帶來區塊鏈大規模應用落地的爆發。“

區塊鏈應用在不斷的實踐中,而成功的項目,其優秀特質也是共通的。和濤介紹,在標準共識所接觸的主流公共區塊鏈項目中,優秀的項目主要有四大特點:

一、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或提升某一行業中切實存在的問題,或真正提升行業工作效率。

二、項目自身有較好的去中心化程度。

三、項目具有堅實的技術實力,這一點可以通過觀察項目代碼的質量、邏輯,進而評估其功能和實力。尤其是需要發行代幣的公共區塊鏈,其token的經濟模式應具備可持續性,其經濟模式應是可長期維持並且能形成正向激勵反饋的模式。

四、項目應具備良好的社群基礎,包括開發者社群和粉絲社群,因為公共區塊鏈項目,無論是對於投資者,還是對於生態的參與者,社群參與熱度都十分重要。

和濤表示,評價區塊鏈項目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落地應用的可行性,其餘特質都是項目成功的輔助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