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淨峯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最近一張

淨峰香山白蓮寺文化園的規劃

讓許多人都很開心

這樣,以後淨峰又有一處新景點了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淨峰香山白蓮

位於淨峰鎮西頭村旗腳香山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是淨峰鎮三大觀音寺之一

另外兩座淨峰寺、淨峰靈山古寺(城頂寺)

信徒非常眾多

供奉信徒

淨峰、東嶺、東橋、小岞、崇武等地的

以及海外同胞都有

一同供奉

香火非常旺盛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目前寺內有觀音殿、

香蓮池、觀音石雕像、以及鐘樓、鼓樓各等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目前還要新建一座

淨峰香山白蓮寺的山門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打造以淨峰白蓮寺觀音佛教文化

結合西頭古村落、

香山萬善爺、

張岳家廟和龍山書院

努力建成淨峰旅遊景點中的另一處美景

淨峰香山“白蓮寺”的由來與沿革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淨峰香山“白蓮寺”的由來與沿革

口陳炎興

香山《惠安縣誌、山川》卷六:“香山自靈瑞山分支東行二十里至山前鋪,明少保張淨峰祖居此山下。宋乾道中,山之西里人吳德彰父母歿於外,不能歸葬,刻檀木肖像葬于山阿,自後常有香氣,久之不,故名。其南為獅山。”貴在孝義效應而得名。此山明代有襄惠公“淨峰草堂”理學館、香山寺、靈應寺、慧靈寺、七仙女廟等,毀於明隆慶年間。《惠安縣誌》,“知縣葉春及毀境內淫祠。”“淨峰草堂在龍山書室東不十數武,明少保張襄惠公嶽,構規撫舊制,不事雕飾,至溪山勝概與龍山書室盡同。”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民國二年(1913年)爐內村張焗成建瓦窯於香山東北麓,後在民國七年,東坑來法、碾成獻農地合股擴建,瓦窯規模擴大,民國十年用船往莆田南日島採購松柏尾作燃料,返回途中見一樟木隨船而至,該木撿回置於宿舍之中,聞到陣陣香味,焗成嬸卜杯定擇要刻佛祖金身,遂由來法帶往崇武五峰村,請藝人雕尊戴笠觀音敬之。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某天,宮觀社壇廢圮神祗顯赫,觀音佛祖化身美女長鬍須,佇立在瓦窯工棚外,頓時全場工人奔出看個究竟,瞬間瓦窯倒塌殆盡,工人倖免一難。嗣後焗成發願,在向天浮水蓮花穴地建座廟宇命名“白蓮寺”,雕塑“有須觀音”入殿與“戴笠觀音”並列於中殿。(小坑黃廟中也分靈“有須觀音”敬奉)。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白蓮寺-鍾

該寺三進三開間兼東西護龍,前落拜亭兩廂十八羅漢,中落奉祀“有須觀音”和“戴笠觀音”,後落闢為三寶殿。寺前配套六角井,蓮花池,池邊密植多種中草藥。廟前是溪流發源地,東坑溪直入大港灣。約民國十八年廟祝焗成皈依泉州開元寺禮向觀法師受戒。義女亞惜姑隨侍,一度香火鼎盛,誠信者絡繹不絕。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白蓮寺-鼓

1956年正月初三日焗成圓寂,初七日荼毘於此,靈骸安放於寺邊砌一坵。歿後進住菜姑有:崇武亞蜜、港墘玉美姑、赤湖蓮仔姑、本境芒姑、亞乞姑、腰姑等,寺廟有隨侍亞惜姑與養女香姑管理。1959年破四舊時,前落、中落被亞惜姑拆搬到東坑村,“戴笠觀音”隨被搬遷而去,部分石料賣給張道法建厝,尚有部分石柱、石珠、拱鬥、井蓋等殘存於香姑在東坑村東北所建的新白蓮寺圍牆內。

香山白蓮寺僅存後落,三面殘牆及東護龍,風雨侵襲,水浸沙埋,置於荒廢之危。幸而1961年體制下放,西頭大隊組織耕山專業隊進駐,進行封山育林,幾經維修壁壘並添置石大門一副,使香山白蓮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下來。

惠安淨峰香山白蓮寺即將建設香山文化園……

如今,翻建後的白蓮寺雄偉壯觀,建築風格屬典型的閩南特色。翹脊飛簷,雙龍搶珠,大殿雕樑畫棟,流光溢彩。門前透雕龍柱,雕工精湛,神龍栩栩如生,廟宇重光,金碧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