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獲賜文正者八人,兩位實至名歸,四位有爭議,還有兩位不夠格

清入主中原後,效仿中原王朝繼承了諡法制度,因此朝廷重臣或是立有特殊功勳之人死後照例會賜諡。封建社會,文官諡號中以“文正”為最高,有清一代,獲賜諡號者共有八人: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和孫家鼐。

清代獲賜文正者八人,兩位實至名歸,四位有爭議,還有兩位不夠格

不過,能獲得文正諡號並不代表他們就是實至名歸的。綜合來看,劉統勳、曾國藩的道德功業,死後得此殊榮是受之無愧的;湯斌作為康熙時期的封疆大吏,雖然也有政績,但授予其文正諡號,顯然有點勉強;朱珪是乾隆、嘉慶朝理學名臣,也是清流領袖。他最大的功勞就是協助嘉慶帝剷除和珅,不過晚年痴迷宗教,授之文正似乎也有爭議。李鴻藻位居大學士,為官清廉,是不可多得的朝廷重臣,諡號文正倒也說得過去;孫家鼐在國事方面談不上有大功績,但為人正派聲譽不錯。至於曹振鏞和杜受田兩人是公認最配不上文正諡號的。

清代獲賜文正者八人,兩位實至名歸,四位有爭議,還有兩位不夠格

先來說說曹振鏞。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以崇尚節儉著稱,宮中用度每年不過二十萬兩。作為大清朝最肥的內務府衙門官員在道光帝這佔不到多少便宜,以至於成了清水衙門,其官員甚至貧困欲死。單說節儉,漢文帝、宋仁宗在道光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可是,道光統治的三十年中,吏治腐敗,民生日困,他所處的時代首開千古未有之變局。可就在這關鍵時期,朝廷言路閉塞,導致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便是大學士、軍機大臣曹振鏞。道光晚年時,已喪失進取的銳氣,更不希望言官對朝政指指點點。

自康熙朝開始,大清就有不殺言官的祖制,可道光帝不解氣,想要懲戒一下這群多嘴多舌的言官。曹振鏞為道光帝出了一個主意,他對道光說:“懲戒言官不難,只要在他們的奏摺上找出一些文字錯誤便可,然後交給都察院和刑部議處即可。”

清代獲賜文正者八人,兩位實至名歸,四位有爭議,還有兩位不夠格

於是,一大批言官因為上奏時出現錯別字而被道光帝罷官免職,如此一來,朝臣們一心鑽研文字遊戲,對國家大事卻置之不理。再者,曹振鏞多次主持鄉試、會試,其門生數千人。他經常奉勸弟子,讓他們安心做官,不要出頭找事。在曹振鏞的主持下,朝廷上下萬馬齊喑,一片死寂。

嘉慶以前,殿試大臣奉旨閱卷,原則是先看文章再看書法,主要是以文章取士。到了曹振鏞手上,這規矩就給改了,他即不看文章也不注重書法,唯獨看卷面,只要是卷面上整齊劃一,便認定此考生謹慎、心細,只有取了這樣的考生,日後才會老實本分,不會主動鬧事。

清代獲賜文正者八人,兩位實至名歸,四位有爭議,還有兩位不夠格

我們不能說曹振鏞是奸臣,但絕對是個庸臣。道光一朝正是在他和穆彰阿的主持下,才讓大清失去了同外界接觸的機會,可是這樣的人死後竟然還能得“文正”諡號,真是愧對了這文官的至高榮譽。

再來說杜受田。說杜受田得“文正”配不上主要是因為他沒有為國家建功立業,只是幫助自己的學生咸豐帝爭得了皇位。杜受田其人理政之才平庸,而治學尚能勝任。加上他頗有心計能揣摩道光帝的心思,才能讓處於劣勢的咸豐帝最終勝出。

咸豐即位後,杜受田不久便去世了。對於這位恩師,咸豐給足了面子,親自為老師送行,而且蓋棺定論賜諡為文正。據清代史料記載,杜受田靈柩返鄉之時,咸豐帝派欽差大臣和內廷侍衛護送。他還下旨,杜受田靈柩返鄉道路阻隔極為不便,凡是遇山則填平,遇水則建橋。此等師生之情,倒也世所罕見。

清代獲賜文正者八人,兩位實至名歸,四位有爭議,還有兩位不夠格

但僅憑師生之情便賜杜受田文正諡號,明顯是不能服眾的。後人對此頗有詬病,認為杜受田當不起這個稱號。不過話又說回來,杜受田較之曹振鏞來說,雖然沒有大功於社稷,可對朝政也沒有起到消極負面的組作用,僅憑這一點,他似乎又比曹振鏞要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