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漂十年男人的内心独白

来北京近十年时间,父母跟着我漂了十年。

一个北漂十年男人的内心独白

我家兄妹三个,姐在老家、哥在青岛、我在北京,因为我家的孩子最小,父母跟着我们的时间最多,父亲时常回去照料老家的六亩三分地,母亲基本上常年跟着我们,默默忍受着两地奔波的苦。

刚来北京的时候,母亲很是不适应,总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憋得慌。后来,与小区里几个同时跟着子女北漂的老乡搭上了话,时常结伴拉呱,心情才舒畅了许多。即便如此,有一次还是憋出了病,我和爱人赶紧商量,让爱人在家上班,把母亲送回老家调整了一段时间。

一个北漂十年男人的内心独白

母亲常说,来了北京便不想再回去,回了老家也不想再回来,不是留恋北京的好,也不是舍不得老家,只因往返太颠簸,从不晕车的她来北京后开始晕车。她和父亲年纪大了,不能挣钱,给你们照看好孩子,让你们安心工作,就相当于她和父亲挣钱了,所以尽管嘴上说不愿意坐车,每次回家或者返京,母亲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2014年底,我动了一个小手术,本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因为在屁股上,行走极为不便,卧床休养三个月之久。期间,因为爱人要上班,基本上靠父母照料饮食起居,看着他们蹒跚的身影,心里总是想,三十好几的人了,还让他们牵肠挂肚,总觉得不是滋味。

前段时间,工作压力大的缘故,我夜里经常失眠。母亲听说核桃分心木泡水喝可以治,就赶紧去市场买回二斤,一个个砸开,小心翼翼取出分心木,放在特制的盒子里。不管我多晚回家,总能喝上泡好的核桃水。母亲心里很清楚,这只不过是偏方,但依然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星期,就为我少些煎熬。

母亲时常感慨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顺便跟我们讲她小时候挨饿的故事,经常蹲在木门槛上托着下巴,望眼欲穿地等着大人上工回来。有时有意说给不到六岁的孙女听,只是不知道她听不听得懂。别说孙女,我们这一代对挨饿的概念都是从书本里学的。再过若干年,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起那段历史。

因为父亲在老家的六亩三分地,我们兄妹几个没少着急上火。父亲曾经是村上数一数二的农活好手,但是近几年身体大不如以前,多半是年轻时过度劳累留下的病根,加上爷爷、二叔、二婶、大姑先后老去或病逝,父亲衰老了许多,尽管他嘴上从不说,但是看看越来越驼的背和越来越多的白发就能明白他心里的痛,所以我们兄妹就希望父亲把地转给别人,但是他一直不肯,总说不种地还叫什么农民。其实,我们兄妹心里明白,父亲之所以把这地不放,主要是因为父亲想靠地挣点零花钱,尽量不给我们兄妹几个增加负担。

一个北漂十年男人的内心独白

我和爱人北漂,为逐梦;父母跟着北漂,为子女。父母常说,这就是他们的命,还时常催着我们赶紧要二孩,趁着他们身体现在还硬朗。

对于父母,我说不出感谢的话,因为他们认为对儿子及孙辈的付出理所当然,不需要回报,也从未想过要什么回报。只能说一句,请恕孩儿不孝,只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只希望像他们一样跟着子女北漂的父母健康长寿!只希望全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

多说一句,若是父母健在,请及时行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