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犯了,看見一個曝光一個!

對一農家樂門前小黑板上的一個字來了興趣。

職業病犯了,看見一個曝光一個!

起初誤以為是店主隨意杜撰的錯別字,後來一查才發現,也是有來頭的。

職業病犯了,看見一個曝光一個!

這就是1977年12月20日曾公佈過的第二批簡化字(即“二簡字”)部分,由於剛進行完“一簡”,“文革”會(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就迫不及待地進行第二次簡化,引起社會上用字混亂。1978年4月,教育部發通知教材停止使用“二簡”;7月,《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也停止使用“二簡”。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正式宣佈廢止第二批簡化字,並指出:“今後對漢字的簡化應持謹慎態度,使漢字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以利社會應用。”

職業病犯了,看見一個曝光一個!

雖然使用時間不長,但是由於簡單易寫,“二簡字”對當時乃至現在的人們還是產生了很大影響。比如:市場中“雞蛋”經常被寫作“雞旦”,公共場所“停車”被寫作“仃車”。

職業病犯了,看見一個曝光一個!

我無意評說“二簡字”為何如此短命,只是在大街上看到這樣的簡化字總覺得如鯁在喉,也許有關部門會說這種小店、小門面監管難度太大,不可能實現全覆蓋,但是發現一起糾正一起,應該不是什麼難題吧?

職業病犯了,看見一個曝光一個!

願窮一己之力為規範漢字鼓與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