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要創業?我們離婚!

你又要創業?我們離婚!

文▏焱公子

一群創業朋友聚會。晚上10點,我有事先走,順路送老吳回家。

半途,他接了個電話。暴躁又刺耳的女聲炸響:“你兒子吵死了,一直不睡說等你。再不回你就永遠不要回了!“

老吳諾諾點頭,“回了回了,在路上。還有10分鐘就到了。”

掛了電話,他往後重重靠住車椅,一臉無奈:“第一次創業的時候,凌晨1、2點還在公司都是正常。現在第二次了,每天都要考慮時間管理,精力搭配,哄完甲方還要哄老婆哄兒子。“

我理解他的感受,“你不是單身漢了,當然不可能再像單身漢一樣思考問題。“

“對,這話,我老婆天天掛嘴邊。“下車前老吳苦笑著說,以前讀書時看蘇格拉底的話,好的婚姻能讓你得到幸福,不好的婚姻能使你變成哲學家。根本不對,根本不需要走到”不好“。

只要選擇開始創業,你的婚姻就能讓你成為哲學家。

1.左手是確定要花錢的現在,右手是不確定能賺錢的未來

創業之後,認識不少同行者,偶爾聚在一起,聊得雞血滿滿眉飛色舞。但一談到家庭,就會讓已經結婚的群體,瞬間陷入短暫尷尬與沉默。

你又要創業?好!那我們離婚!”

大飛今年29歲,已婚,有個3歲的孩子。他開玩笑似的告訴我們,這是他妻子的口頭禪。

每當妻子抱怨,大飛就只能順著她,小心翼翼說話。他的憋屈也就只敢跟我們吐一吐。”創業,也是為了讓家裡有更好的生活。但現在,我卻弄不清婚姻和家庭的意義。”

大飛的啟動資金是離職時的單位補償和私房錢。家裡存款、車房全在妻子手中。公司虧損,他借了30萬小貸,一開始瞞著,最後還是被妻子知道。

妻子第一反應是,你借了高利貸?不要連累我和孩子!車房是不可能賣的,存款是給孩子上學存的。

大飛有點難受,他沒想過讓家裡負擔分毫,但哪怕她嘴上說一句,別急咱們一起想辦法,他也會感覺好過些。

剛從外企辭職,妻子就總在耳邊嘮叨,奶粉、尿不溼、早教、房貸,這是每月花費的大項。妻子的話斬釘截鐵:我沒法以一個確定要花錢的現在,去賭一個不確定能賺錢的未來。

大飛苦笑說,我的妻子,才是最精明的“創業者”。她把婚姻視為尋找人生合夥人,目的是財產合併,降低風險,提高生活質量。當她始終以合夥人身份審視我時,當然會想著離婚止損。

不過,我不怪她。沒讓她有安全感,賴我。

這話讓人想起電視劇《蝸居》裡有關婚姻的描述。婚姻是什麼?婚姻就是元角分。婚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婚姻就是將美麗的愛情扒開,秀秀裡面的疤痕和妊娠紋。

多少創業者跟大飛一樣,拼了命想讓整個家的人都擁有著安全感,最後卻成了整個家裡最沒有安全感的人。

因為無論家人還是自己,心底都明白:經濟保障,才是最強有力的安全感。

2.你的宏偉未來裡,還有沒有我的位置?

客戶玫姐的身份很特殊,曾經是創業者,現在是創業者家屬。

她和老公是大學同學。數年前,分別離職各自創業。之後因為孩子,她做了全職主婦。

“我自己創過業,當然知道創業者的苦。我們矛盾的核心,不是他賺錢少,不是陪伴我和孩子少。是……我們的心,離遠了。”

生了二寶後,老公更忙了,有時甚至徹夜不歸。要是詢問,就會不耐煩:說了你也不懂,有啥好問?賺來錢拿回家就是了。

他嫌孩子影響休息,搬去客房。這一搬,兩人就再也沒同過床。

玫姐要找他談,他有些憤怒。我在外面那麼累,還不是為了有個好的未來,你能不無理取鬧麼?

她說,我只是想知道,在你的宏偉未來裡,到底還有沒有我的位置

老公明顯愣了愣,遲疑了一會說,當然還有。

玫姐的心就是那一刻開始冷的。他臉上的表情太過牽強,再也不像自己曾認定一生的那個人。

婚姻就是一場投資,有人值得投資,有人會隨時間貶值。

玫姐嘆氣,我也曾反省過,是不是疏於打扮失去了吸引力,又或者對他不夠體貼關心?後來發現,都不是。貶值的真正原因,是兩個人每天的所見所想,關注重心,已截然不同。

從身體到心靈,都淡了,不在一起了。

玫姐找回了之前的夥伴,重新創業,很快走上軌道。之後,她主動提了離婚,“既然不愛了,那我放他走。”

馬雲說,其實婚姻也是一次創業,婚姻是考驗你自己內心願不願意付出,妥協和擔當。

“如果我們都沒有離職,只是專心經營‘婚姻’這門創業,我和他,沒準還能白頭偕老吧。“玫姐自嘲道。

你又要創業?我們離婚!

3.穩定是不錯,但折騰是為了不想庸碌

“創業是勇敢者的遊戲,是自我實現最好的方式。我想要孩子將來長大為他爸爸驕傲。“

35歲的老潘以前在體制內,按他的說法,工資不高、穩定磨人、一眼到頭,基本就是混吃等死。

不創業不會死,但創業至少讓你在死的時候,回憶更精彩。他最終辭職,出來創業。

“我愛人務實,喜歡穩定,心思都撲在生活和孩子教育上。”老潘知道妻子不易,平日在家就儘量多做家務,也帶孩子,可妻子認為並不足夠。

她經常在工作時打電話,讓他帶兒子參加活動。一週七天,5歲的孩子,在她的安排下竟有六個晚上要上課。

老潘不理解,妻子振振有詞:不上也行,每晚你來教?要麼你教,要麼陪讀,就這兩個選擇。

老潘開始明白,妻子其實是希望藉著這事,讓他在創業和管孩子間做取捨。她只是想阻止他折騰。

“為什麼自我實現和管教孩子不能兼顧呢?穩定是不錯,但我不想做個庸碌乏味的父親。很多時候,活得太累了。你的狀態、你的抱負,連最親近的人,可能都無法理解。“

因為價值觀念不同,老潘很少能從妻子那裡聽到認可的話。倒是有一天在幼兒園看兒子做沙堡表演,結束後他對兒子說,搭建得真棒!小小的人兒附在他的耳邊輕輕說,是爸爸教我才成功的,爸爸最棒!

對,爸爸最棒。爸爸也會成功的。

“感覺自己要成功了,這種感覺有過很多次,這一次竟是從5歲的兒子那裡得到肯定。“老潘說這話時的眼眶有些紅,頭上的發已經快白了一半。

4.婚姻才是人生最大的投資

創業帶來的經濟矛盾、情感危機與觀念差異,都能讓婚姻出現問題。

在京城創業十年的朋友譚洪也深有感慨,的確,

創業者都是有原罪的。這原罪,就是不可避免的對家庭的怠慢。

但譚洪跟妻子的婚姻關係一直很和諧。無論多忙,他從不把工作帶回家。每逢週末、節假,一定會安排出一些空檔,彌補日常陪伴妻女的缺失。

他經常和她說公司發生的趣事,會帶著她參加自己圈子的聚會,還邀請她參加公司年會,並在臺上當眾感謝她一直的理解和支持。

我們問他妻子,為什麼這樣堅定支持他?她說了四個字:他不容易

創業者從來都不容易。

煎熬是創業的典型狀態。最常見的不是成功和失敗,而是長時間的苦苦掙扎。

曾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創業女老闆因為公司面臨融不到資就破產,總是脾氣暴躁,和丈夫的關係也處在冰點。

有天晚上她開車回家,到樓下了,實在沒忍住,就趴在方向盤上哭。丈夫剛好下樓扔垃圾,看到了她的樣子。他走上前,拉開車門,默默抱住了她。

丈夫後來告訴她,她在他眼中從來都是強勢凌厲的形象,從未見過她如此無助,讓他莫名心疼。

她哭著說,公司可能活不過下週,她一無所有了。丈夫回應,瞎說,你還有我。

後來公司活了下來,現在生意做得很大。最主要是關鍵時刻融到了資——在丈夫的極力主張下,他們把房子賣了。

所以,創業真的是婚姻危機的鍋麼?不對。

不夠愛,因而不能互相體諒與支持,才是。

婚姻是人生最大的投資。懂得你的不容易,理解我的不好受,只有雙方用心經營,才能有所收成。

就像楊瀾說的,婚姻的紐帶,是關於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時,有一個人能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樑,令你堅強,並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

創業之路,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完的坎。

在過坎的路上,願你我都能與另一半,不棄不離,一路相陪。

你又要創業?我們離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