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扶貧超市已成攻堅扶貧的主陣地

由長治市扶貧開發中心組織發起的長治愛心扶貧超市和扶貧捐贈中心是山西省首家扶貧超市,旨在動員社會力量參加精準扶貧,幫助當地群眾推廣農副產品,自從2018年1月3日成立以來,僅僅半年時間,其模式就在全市各縣區各鄉鎮、貧困村成立了188家“扶貧愛心超市”。

愛心扶貧超市主要針對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打造成為給他們免費提供銷售自家土特產的平臺,也接受各方捐贈,集中力量進行扶貧。凡是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等貧困人群、村裡或社區免費給其發放積分卡一張,只要他們參加村裡組織的公益活動、義務勞動、或主動學習一技之長、或尊老孝親等,均可積攢積分,用積分就可兌換商品。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鄉縣縣供銷社在故城、監漳、洪水、蟠龍、賈豁等5個鄉鎮都建起扶貧超市,其宗旨就是扶弱濟困、傳遞愛心、惠農服務,由政府扶貧轉變為全社會共同扶貧。目前,這些超市共收到社會捐贈金額13600元,衣物、被子等物品1700餘件、不鏽鋼盆近1000個,全部以積分方式發放給建檔立卡貧困戶。

為增強愛心超市的供血能力,他們還採取扶貧超市惠農中心的模式,全力打造“四鎮一鄉”5個電商扶貧超市,專門用於農資直供、智能配肥、代耕代種代收等業務,所有活動直接對應於攻堅扶貧活動中,使農民直接受益,也從電商角度培育出武鄉小米等名土特產,從而讓武鄉小米走向全國,直接帶動了1320餘戶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目前,武縣共建立扶貧超市78個,覆蓋了全縣所有建檔貧困戶。壺關縣石坡鄉的“愛心超市”規定,只要是鄉里的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參加村裡的公益活動,或自覺移風易俗,制止不文明言行,弘揚正能量、進行矛盾調解等,都能得到積分,其目的就是鼓勵貧困戶,以文明方式致富起來,達到治懶治愚、撥掉窮根、扶能扶智,積極拓寬致富路徑,讓被幫扶的困難戶樹立起“勞動的尊嚴”,從而改善生活,脫貧致富。

據瞭解,“扶貧超市”是長治市精準扶貧的一種新模式,為全省首創,也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性扶貧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形式目前已被全省推廣,成為全省精準扶貧的新舉措。

本報記者 李澤君 李宏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