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統治日本7年,對日本各種羞辱,臨走時爲何上百萬人送行?

幸福的方向


1945年8月麥克阿瑟被任命為駐日盟軍總司令,負責日本的重建改造工作,做了日本人的太上皇7年之久。

按道理對一個征服者,應該充滿仇視,可正好相反,他卻受到日本民眾的歡送,臨走時上百萬人為他送行,為什麼呢?

有書君認為這要看麥克阿瑟在日本七年為日本民眾做了些什麼,值不值得日本人為之列隊歡送。

剛到日本上任不久,麥克阿瑟決定把“病入膏肓”的日本的病根軍國主義思想剔除,再對症下藥。

下一劑民主的猛藥,讓枯樹長出新芽,在長達七年的統治中堅定不移地實施著他的計劃。

一、除病根:剷除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思想

麥克阿瑟將軍明白治理戰後日本得先從根本上剔除日本人頭腦中的侵略思想,得挖走深耕於日本人心中的天皇至高無上,天皇圖騰化意識,以及武士道侵犯他人的本性。

他廢除神道教,拆除相關紀念碑,廢去相關書籍,並要求學校不得對神道教進行宣講,還讓天皇發佈《人間宣言》。

宣佈天皇不是神,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把天皇拉下了神壇,狠狠地羞辱了天皇。

他命令釋放了所有政治犯,連共產主義者也同等對待,後來還處決戰犯,重創日本財閥,解散日本的軍工產業,讓軍事產業停滯。

他為了剷除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從教育入手,開除大部分舊時期的具有軍國主義思想的教師。

招聘新式教師,叫停有軍國主義色彩的教材,重新修訂新式教材,從孩子抓起,培養具有現代思想的青年,從思想上徹底改造日本人的侵略思想。

這一系列舉措讓日本對外侵略的思想有一定的鬆動,並在慢慢地轉化,讓日本軍國主義思想一步步進行改造,反侵略反戰思想在許多日本民眾心中紮根。

不能不說麥克阿瑟為剷除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思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起到了不可多得的作用。

除去病根後,麥克阿瑟著手於日本的重建,他選擇了為日本下一劑猛藥:民主自由!

二、下猛藥:促進日本的民主的成長

為了把日本拉上正軌,麥克阿瑟效仿西方政治法律體系,對日本進行一系列改革,促進日本民主的成長。

首先,麥克阿瑟解放日本婦女,提高婦女的政治地位,允許日本人建立婦女自己的組織,有史以來婦女第一次獲得了選舉權。

因為他相信日本婦女不希望丈夫孩子上戰場,不希望兒子沒有父親,不希望父母失去兒子。

其次,麥克阿瑟推動日本民主化進程,進行一系列有序的改革,制定新憲法,從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讓日本公民更自由、民主,有了自主權,話語權,整個社會有了生機與活力。

再次,為了保障底層工人的利益,頒佈了《工會法》《勞動基準法》……

讓勞動者有了最低工資保障和合理的勞動時間,保障了最底層勞動者的利益,工人階層終於能自食其力了。

特別是1946年10月,麥克阿瑟頒佈了《土地改革法案》。

由日本政府購買地主手中的炙手可熱的土地,再便宜地轉賣給無地農民。

沒錢的農民通過抵押貸款也能買到久想獲得土地,窮困的農民終於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農民們從此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作為日本的征服者,麥克阿瑟讓戰敗的日本能在幾年內恢復元氣,他以一個軍人的責任感擔負起了重建日本的重擔,身體力行,盡全力讓日本人民過上平安幸福的日子。

1952年歸政於日本,麥克阿瑟回國之際,百萬民眾為他送行,這就是對麥克阿瑟在日本的所作所為最大的褒獎!

作為征服者不但讓日本人口服而且心悅誠服,人心所向,甚至欽佩崇拜,那是他為日本的戰後重建做出了貢獻。

可以說沒有麥克阿瑟就沒有日本的現代文明,沒有麥克阿瑟就沒有日本的民主富強,所以麥克阿瑟統治日本7年,臨走時會上百萬人為之送行,就不足為怪了。

麥克阿瑟是一位雷厲風行的改革家,為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做出了巨大貢獻,不但讓日本民眾敬重崇拜,也讓全人類推崇與愛戴!

世人公認,麥克阿瑟留給後世最引人注目的業績——那就是成功地使日本由封建軍國主義侵略思想的國家走向了現代民主主義的新國家,功不可沒。

所麥克阿瑟統治日本7年,對日本各種羞辱,臨走時上百萬人夾道歡送,這是日本民眾在用這種特別的方式對麥克阿瑟表示崇敬愛戴和感謝!


有書共讀


在麥克阿瑟率領美國大兵佔領日本的時候,他是所有日本人都恨不得生食其血的惡魔。

但是麥克阿瑟在日本呆了六年之後,當他因為被美國總統撤職而不得不離開日本時,他卻成為了所有日本人心中的英雄,成為了被許多日本人感激萬分的大恩人。

日本人的想法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轉變,一切都起源於麥克阿瑟在日本做出的事情。


(麥克阿瑟)

美國人沒有直接用原子彈炸日本天皇和東京的原因

美國在日本丟下兩顆原子彈之後,恐怖的威力震驚了所有日本人。

作為當時全體日本人心中神靈的日本天皇不得不放棄了他原本打算執行的誓死抗爭戰略,在懷著巨大的恐懼下,日本天皇最終不得不低下了他原本高貴的頭,向美國人屈服投降了。

美國人之所以在丟原子彈的時候,沒有將目標放在日本天皇和日本東京之上,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他們也僅僅只有兩顆原子彈。

以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恐怖,如果他們一下子將日本天皇和東京炸掉了,那接下來他們將會遭受到所以日本人的抵抗,這個時候他們就沒有原子彈用了。


據美國人的估計,他們如果要在不靠原子彈的情況下佔領整個日本,就必須得投入100萬條美國士兵的生命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大家要注意,不是投入100萬名士兵,是要折損100萬名士兵,對美國人來說,這是個很大的傷亡率,所以他們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想法,選擇了通過逼迫日本天皇投降來結束戰爭。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麥克阿瑟並沒有在審判日本戰犯的時候將日本天皇當成戰犯審判,原因就是怕處置了日本天皇后,對日本天皇還懷揣著巨大崇拜的日本人會付出生命來跟自己拼命。


採用細水長流手段將日本天皇從神座上推翻了下來,也因為不處置日本天皇使麥克阿瑟收穫到了日本人的感激

這樣就會給自己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麻煩就不是麥克阿瑟想見到的事情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並不意味著麥克阿瑟會對日本天皇不做任何處置,其實對麥克阿瑟來說,處置日本天皇用軟的手段永遠是比硬的手段來得更簡單的。

於是他就通過跟日本天皇合照,將一直隱藏幕後以神靈形象出現的日本天皇暴露在了日本民眾的眼中,也讓日本民眾知道了原來他們一直以來所崇拜的神,竟然是這麼一個猥瑣的小矮子。

(麥克阿瑟和日本天皇的人間合照)

最後再加上日本天皇發佈的人間宣言,自此之後,數千年來籠罩在日本土地上的天皇神文化終於徹底消蕩無蹤,日本天皇也從神座上跌入了凡塵,雖然還有著特殊的地位,但卻不會有人再對他們有著死心塌地的信仰了。

麥克阿瑟對日本天皇權威的打擊一直是細水長流的,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有著很多日本人保留著對日本天皇的崇拜,所以這個時候麥克阿瑟就感受到了第一份來自於日本人的善意。

因為麥克阿瑟對日本天皇的不處置,最終使他收穫到了許多日本民眾對他不殺天皇的感激,這就是日本人感激麥克阿瑟的第一個原因。


因為麥克阿瑟的幫助,日本人從窘迫中脫身而出,最後在戰後趕上了經濟飛躍,因此日本人對麥克阿瑟感激之極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麥克阿瑟也採用了美國人一貫對攻佔區特有的經濟補助手段,正如美國給戰敗後的德國調撥了很多物資援助一樣,麥克阿瑟也極力為日本人爭取到了很多援助物資。

在麥克阿瑟的努力撮合下,美國為當時正因為經歷過多年戰爭而物資極度缺乏的日本帶來了巨量幫助,麥克阿瑟對日本人的幫助日本人是看在眼裡的,所以他們也非常感激麥克阿瑟。

(美國對日本的物資援助)

最後又因為美國在韓國投入了許多兵力與東方陣營爆發了大戰,因為戰爭的爆發,美國軍隊對各種物資的需求就顯得格外的迫切。

然後在麥克阿瑟的主持下,很多從美國運來的物資中轉來到了日本,在這裡進行了加工後投入了戰場中,戰後窘迫的日本也在這次歷史的機緣下飛速的發展,他們擺脫了最基本的貧窮,逐漸地向發達進軍。

(日本的經濟騰飛)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人也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所以他們對麥克阿瑟的感激之情就越發加深了。

在麥克阿瑟的特殊需求下,許多的戰爭要犯逃過了一劫,最後這些人形成了日本國內龐大的家族集團,因此麥克阿瑟收穫到了日本高層的感激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不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麥克阿瑟對日本各種戰爭要犯的縱容。

原本日本是有很多人被定為甲級戰犯的,但是最後卻因為麥克阿瑟想要借一些人的力量幫助他控制日本。

所以日本最後只有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七名甲級戰犯被絞死了,其他的大多數戰犯最後又陸陸續續回到了日本的政壇上,開始重新創造了他們的輝煌,最後形成了非常複雜的大家族集團。

這些家族集團中,以日本岸信介的家族集團最為強盛,岸信介原本是日本戰爭中的甲級戰犯,原本是要被處死的,但是在麥克阿瑟的有意縱容下,岸信介逃過了一劫。


(日本曾經的首相岸信介)

最後他通過數年的努力成為了日本的首相,然後在岸信介的權力手段下,他的親弟弟、與他有著不同姓氏的佐藤榮作也成為了日本首相。

在這個時候,一個隱藏在表面之下的統治家族在日本出現了,岸信介的女婿安倍晉太郎也在岸信介的扶持下,開始漸漸向權力中心靠攏,但安倍晉太郎因為命短不該享受大位,在他準備接替日本首相位置的時候告終了自己的生命。

而一直以來頗受安倍晉太郎提拔的小泉純次郎後來則成為了日本首相,在小泉純次郎的報恩下,安倍晉太郎的兒子、岸信介的外孫安倍晉三最後成為了日本首相,成為了日本的掌控者。

(岸信介的外孫安倍晉三)

所以說,麥克阿瑟不僅收穫到了日本民眾的感恩戴德,對於日本的一些實權派來說,麥克阿瑟同樣是他們的恩人。

百萬日本人送別被撤職回國的麥克阿瑟

雖然麥克阿瑟在日本的時候這些人都還沒有佔據日本權力的中心,但是此時的他們同樣在日本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後在他們的渲染下,日本民眾們對麥克阿瑟的崇拜越發激烈了。

這種崇拜最後超過了早已經名存實亡的日本天皇,所以他們才會在麥克阿瑟被撤職離開日本前,趕來送別了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對自己在日本的地位是很清楚的,他在走之前怕人多會造成麻煩,所以是沒有公開自己回國時間的。

但是當時的日本有那麼多人崇拜著麥克阿瑟,總有那麼一部分人是知道麥克阿瑟行程的,所以在某些人的推動下,麥克阿瑟回國的時間就公開了,然後在麥克阿瑟離開日本的那一天,才出現了近上百萬日本人趕來送別麥克阿瑟的壯觀景象。

(日本人迎送麥克阿瑟)

所以說這就是上百萬日本人送別麥克阿瑟的原因,如果單論日本人的立場來說,麥克阿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他們的救世主,麥克阿瑟是個很懂得運營手段的人,他在幫助日本的同時,將自己的行為徹底無疑地展露給了日本人看,在日本的高層統治者和底層民眾們都受到了來自於麥克阿瑟的實惠後,一點點的崇拜其實是不奇怪的。


孤客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仁裕天皇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

同日,麥克阿瑟被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任命為駐日盟軍總司令,負責對日軍事佔領工作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從這一天開始,美國人麥克阿瑟正式開啟了自己日本太上皇的生活。直到1951年4月被撤職返回美國,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接近6年的太上皇。


麥克阿瑟以勝利者的姿態踏進了日本的國土,成為日本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而日本人向來只效忠於他們的天皇,對於這個外來的太上皇應該沒有什麼好感才對。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當麥克阿瑟被撤職返回美國'之時,受到了日本民眾的歡送:

據說當時歡送麥克阿瑟的日本民眾一直從他的府邸列隊到了機場,大聲呼喊著“大元帥,大元帥,大元帥”。面對這樣的場景,就連麥克阿瑟自己也沒有想到!


麥克阿瑟之所以能在日本受到英雄一般的待遇,當然是有原因的!

一、鋪墊

麥克阿瑟之所以能受到日本人的歡迎,不得不提那兩顆原子彈。我們都知道,為了逼迫日本投降,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顆原子彈,數十萬日本人在原子彈的威力下化為灰燼。

兩顆原子彈的毀天滅地給日本人帶來了巨大的震懾作用,原本準備一億玉碎與盟軍同歸於盡的日本人立馬宣佈投降。

可以說,這兩顆原子彈救了日本人。可以想像,當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武力攻上日本本土時會發生什麼!

當時美軍估計,如果武力攻上日本,美軍將會付出100萬士兵的傷亡為代價。當紅了眼的美軍殺上日本本土,他們會放過日本人嗎?

所以說,這兩顆原子彈救了日本!同樣的,也為麥克阿瑟成為日本的太上皇作了鋪墊!


二、保留日本天皇,赦免日本戰犯

當麥克阿瑟踏上日本本土時,日本的仁裕天皇很害怕,日本的民眾也很害怕。仁裕天皇害怕的是自己難逃一死,日本民眾害怕的則是他們的天皇難逃一死。

但是,他們都錯了,麥克阿瑟不僅沒有將仁裕天皇當成戰犯,還保留了仁裕天皇的地位。看到自己的天皇沒事,日本人自然是對麥克阿瑟留下了好印象。



當然了,仁裕天皇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為了徹底的建立自己在日本的地位,麥克阿瑟會不時在公眾場合羞辱一下仁裕天皇。同時,在麥克阿瑟的控制下,仁裕天皇宣讀了《人間宣言》,否定了自己“神”的地位。至此,日本的天皇不再是日本人心中神一樣的存在了。

與此同時,麥克阿瑟還釋放了大量的日本戰犯。

1948年12月24日,隨著東條英機、廣田弘毅等七名甲級戰犯被執行絞刑,次日麥克阿瑟就下令釋放了岸信介等19名甲級戰犯嫌疑犯。1950年3月7日,麥克阿瑟又悍然頒佈"第五號指令”,再次釋放了大量日本戰犯。

岸信介後來成為了日本的首相,非常敵視中國。而他的外孫,也就是後來的安倍晉三,同樣成為了日本首相。


這些被釋放的戰犯,在日本政壇具有極大的響應力,他們當然對麥克阿瑟感恩戴德,自然會影響一大批的日本民眾對麥克阿瑟心存感激。


三、幫助日本重建,提供資金和食物

前面的兩點,說的都是虛的。而這一點,則是實打實的,也是日本人之所以對麥克阿瑟感恩戴德的根本原因。

戰後的日本,社會秩序混亂,經濟崩潰,食物短缺。麥克阿瑟先是幫助日本製定了一套戰後的政治制度,然後又不顧美國國內的強烈反對,給日本人提供了350萬噸食物和20億美金的援助,讓日本人順利渡過了危機,讓無數的日本人避免餓死街頭。

要知道,當時的美國人非常仇視日本,畢竟是日本人先偷襲的珍珠港,導致了大量美國軍人戰死!麥克阿瑟在這種情況下給日本爭取了這麼多援助,日本人沒有理由不對他感恩戴德!

同時,由於美國隨後在東北亞的半島發動了戰爭,日本則是成為了美軍的大後方,大量的物資彙集在這裡,大量的物資在這裡生產,從而促進了日本工業的發展。


四、麥克阿瑟幫助日本人的原因

麥克阿瑟之所以幫助人,往大里來說是美國為了爭霸的需要;往小裡說,則是麥克阿瑟為了自己爭奪總統之位。

在麥克阿瑟所處極其之前的時代,美國的總統有超過一半以上是軍人出身,作為五星上將的麥克阿瑟也是有這個野心的,並且三次參加了總統的競選(均以失敗告終)。

麥克阿瑟之所以大力扶持日本,一方面是防止日本在他的任期內出問題,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爭取盟友吧!

而麥克阿瑟在日本大量釋放戰犯的行為,直接導致了現在日本軍國主義復甦的現狀!


胡史亂翔


日本人對麥克阿瑟,真的是心服口服,所以,日本人對麥克阿瑟只有崇敬崇敬和崇敬!

簡單分析,日本人對麥克阿瑟極度的崇敬之情,來源於這幾件事。

1,麥克阿瑟在戰場上把日本人打得心服口服。

麥克阿瑟率領盟軍隊伍在阿留申群島,吉爾貝特群島,所羅門群島,新不列顛島,新幾內亞島,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等地,大敗日軍,尤其是在菲律賓群島,日軍的心理防線被徹底擊潰,麥克阿瑟在菲律賓發表演講,“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

而且,在投降問題上,麥克阿瑟作為美軍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所以,對於日本人看來,麥克阿瑟就是征服日本的那個人。

據麥克阿瑟自己說,剛到日本的幾個月,每天都有人在東京第一大廈圍觀,就想一睹征服日本的“藍眼睛天皇”“聖帥”的威儀。



2,麥克阿瑟對日本有再造之恩。

日本這個國家,一向崇敬強者,欺凌弱者。唐朝的白江口一戰,讓日本人當了幾百年好學生。美國的黑船來襲,讓日本開啟了明治維新。現在麥克阿瑟來當“太上皇”,日本當然欣然接受戰勝者的改造。

麥克阿瑟對日本的改造,主要是,指定和平憲法,拆散財團,進行土地改革,這一系列的改革,讓軍國主義極為保守、極為排外、極為妄自傲大的日本成為了一個民主和平等自由的國家,從這個方面來看,麥克阿瑟對日本的功勞,不亞於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的兩位天皇。

3,麥克阿瑟很關心日本底層人民。

麥克阿瑟來之前,日本底層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作為藍眼睛太上皇,麥克阿瑟比以往任何天皇和日本政府更關心底層人民。1945年,日本糧食大量減產,日本底層人面對餓死的命運,對美國總統和國會說:“要麼給我糧食,要麼給我子彈”。

麥克阿瑟是一個仁慈的統治者,日本投降前,日本人已經吃不到飽飯了,卻也只能按照天皇要求勒緊褲腰帶支援前線。麥克阿瑟帶來的不只是和平,還有溫飽。

麥克阿瑟,可以說是日本歷史上最優秀的統治者,7年到統治,讓日本完全變了樣,從此日本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如果沒有麥克阿瑟,日本恐怕還要在專制和黑暗的泥潭裡掙扎很多年!


歷史知事


日本的征服者—麥克阿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隨後,美軍搶先單獨佔領了日本,為了從精神上徹底征服日本人,在麥克阿瑟主導下,佔領軍當局對日本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客觀的說,麥帥的改革,雖然出發點是徹底征服日本,但促進了日本由一個封建帝國,走向了民主和法制,日本人也第一次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農民有了土地,工人也有了權力,廣大底層民眾的政治和經濟處境大大改善。老百姓對麥帥是發自內心的感謝。

而美國出於一些私心,庇護了一大批戰爭罪犯,讓他們繼續為戰後的日本政府和佔領軍當局服務,而麥帥又重新啟用了一大批新人為政府服務,所以,日本的統治階層也普遍對麥帥充滿崇敬和感謝。

從教育抓起,根除封建思想,天皇神權崩塌

在之前的日本社會,天皇的權威是萬萬不能褻瀆的,之前早稻田大學的一個叫田左右吉的教授只是覺得“萬世一系的天皇可能是傳說”,立刻被開除公職。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實行的是一整套皇道教育,提倡軍國主義和忠君愛國,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日本幾代人,70多年,成為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武器。

麥克阿瑟把舊日本的教職工全部開除,按照美國人的方式,重新招聘上崗,這樣就把很多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從教育系統裡趕了出去,而所有為軍國主義服務的修身、歷史、地理等課程也統統廢除,重新修訂。

到了1945年12月,神道教被廢除,全國的8000座神道教紀念碑被拆除,相關的書籍和標記也廢除,而天皇也在1946年元旦發表《人間宣言》,宣佈自己是人不是神,從而從根本上動搖了日本人的忠君思想。

由於教科書重新出版需要一些時日,又不可能停課,所以各大學校的老師紛紛帶著學生們把教科書裡的違禁內容用墨水塗掉,老師們的心情是崩潰的,昨天還帶著孩子們高呼天皇萬歲,今天就要把這些詞彙都塗掉,這個不知道要費盡多少口舌才能和孩子們解釋清楚。

戰後日本迅速崛起,日本人對麥克阿瑟奉若神明

麥帥在日本5年,就使得日本從戰後的廢墟中重新站了起來,一片欣欣向榮,更重要的是甩掉了舊制度的包袱,日本人普遍敬重麥帥。

日本橫濱為麥克阿瑟打造了一尊銅製半身塑像,並銘刻上文字:麥克阿瑟將軍—日本的解放者。

與杜魯門總統尖銳衝突,麥克阿瑟最終被解職

1951年,當時的麥克阿瑟身兼日本“太上皇”和朝鮮戰爭的最高指揮官,可謂達到了人生的巔峰,而他的一系列言行也超出了一個武將所能做的範圍

由於與杜魯門總統在朝戰中的諸多問題上發生尖銳衝突,杜魯門決定將其解職,不過因為麥克阿瑟在美國簡直明星般神一樣的存在,杜魯門選擇了半夜宣佈將其解職的命令。

隨後,這個決定像原子彈爆炸一樣,震驚了整個世界。

而日本人聽聞此事後,尤其震驚,對於麥帥的離去,日本人極其哀痛和惆悵。

日本高層官員紛紛寫信或致電麥帥,對他表示支持和安慰,對杜魯門的決定表示憤怒。

天皇也特地拜訪了麥克阿瑟,他緊緊握住麥帥的手,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憂慮。

在民間,無數日本人給麥帥寫信,請求向他贈送珠寶、房產、田產或者傳家寶,無數女子在信中表示要為將軍生孩子……

1951年4月16日,麥帥啟辰回國,本來這個消息只有幾個日本高層知道,但從他的官邸到機場,已經有幾百萬日本人自發地站在街道兩旁為他送行。

日本人不斷地向他高呼:大元帥,大元帥。不管是日本人還是麥帥本人,都眼淚汪汪。

日本著名的《朝日新聞》曾經寫到:他的離去讓我們萬分失望,日本的復興要歸功於他對我們的指導,我們幾乎是失去了一位偉大、慈祥的父親。


雲中史記


麥克阿瑟在日本所在的一切,是所謂的“羞辱”嗎?咱們一條一條來看。

首先,麥克阿瑟一到日本,就下令釋放了被日本政府長期關押的政治犯,包括身陷囹圄的共產主義者。一個月後,就是這些出獄的共產主義者,合法地組建了日本共產黨。難道你認為麥克阿瑟是在羞辱日本共產黨嗎?

其次,日本婦女的地位在此前是很低的,而麥克阿瑟一到日本,便允許日本婦女建立自己的組織,公佈給予日本婦女選舉地位的法案,使日本婦女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了選舉權。所以,日本婦女也沒必要怨恨老麥。

第三,麥克阿瑟還解除了日本對報紙的禁令,實現了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1946年日本新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保障機會、結社、言論、出版及其他一切表達的自由。不得對之進行審查。“而這種審查制度,直到許多年後還盛行於一些國家。所以,日本的報業人員也沒必要怨恨老麥。

第四,在老麥的主持下,日本還頒佈了《工會法》和《勞動關係調整法》等一系列法律,禁止企業開除或歧視罷工工人,規定了最低工資標準和最長勞動時間。換句話說,是老麥而不是別的什麼人,真正從法律上保障了工人的利益。所以,日本的工人也不會怨恨老麥。

第五,老麥還在日本頒佈了《教育基本法》。從此日本的學校不再被政府所控制,而是由公眾選舉的教育委員會管理。選擇教師、課本和設定課程完全由民間自主決定。這些事,你覺得你做到了嗎?

第六,老麥主持下的日本,還通過了《土地改革法案》。土地不是歸國家,也不是歸地主,而是先由政府收購,而後再以抵押貸款形式轉賣給無地農民。

第七,最有象徵意義的事件,則是日本昭和天皇,老麥讓他發表了一則《人間宣言》,承認天皇不是“現代人世間的神”,而是“具有人性的普通人”,從此日本人的忠君思想徹底破產——從這一點來講,真有恨老麥的人,那就是日本的軍國主義者,但問題是你為什麼恨老麥,難道你也是日本的軍國主義者?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老麥也確實縱容日本的軍國主義者,尤其是對一些日本戰犯的過分大度。典型如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戰爭期間曾做過日本的商工大臣和軍需省次官,全面負責戰時統治經濟,他曾在東條英機的對美宣戰詔書上副署,實在算得上東條英機的得力干將。日本投降後,他曾被定為甲級戰犯關進監獄,卻在東條英機被處死的第二天就獲得了釋放。到1957年,他甚至當上了日本首相。

另一個被老麥輕釋的人物便是重光葵,1945年就是此人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簽署日本無條件投降書。隨後作為甲級戰犯嫌疑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關押,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不久即減刑,實際上在1949年就獲假釋出獄。1956年,他作為日本政府代表出席聯合國大會。在這次大會上,日本正式加入聯合國,重光葵還作了以“日本將成為連結東西方的橋樑”為題的演說。

正是因為麥克阿瑟對日本右翼分子如此縱容,才有了今日之後果。(當然話說回來,麥克阿瑟是美國的將軍,他不可能為中國人考慮,那是中國的將軍該想的事)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麥克阿瑟治理下的日本,遠超過歷史以往時期,並且麥克阿瑟羞辱的是日本天皇,並沒有羞辱日本民眾。日本吉田首相公開發表說道:“麥克阿瑟將軍大人,把我們從戰敗的惶恐與不安和混亂之中挽救過來,並把我們引領上了戰後重建和恢復的道路,是您在我國的各個角落灑下了民主的種子是您為我們鋪平了和平的道路。”。

由此可見麥克阿瑟是真正的改造了日本,將日本軍國主義那一套徹底埋葬,日本二戰時期普通民眾基本上都是食無求飽的,而且每天活在戰爭的恐懼之中。麥克阿瑟在1945年8月30日抵達日本,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美國政府要援助,因為當時日本國內糧食異常短缺,出現了抓老鼠吃的現象。

而日本民眾對麥克阿瑟也由一開始的恐懼、仇恨,轉變為後來的崇拜和尊重,麥克阿瑟組織了日本的戰後重建。並且制定了《和平憲法》,在日本推行了民主思想,當日本人明白天皇只是一個人的時候,日本人瞬間清醒當年為天皇而戰是多麼可笑。而麥克阿瑟成為了將他們拯救出來的英雄。

麥克阿瑟在日本統治期間,羞辱過好幾次日本天皇,一次是將東京審判日定為天皇的生日。並且還拍下了歷史上著名的合影,即高大的麥克阿瑟、矮小的日本天皇。還有就是在日本皇太子生日那天,麥克阿瑟絞死了十名日本戰犯。這種羞辱方式只針對天皇,不得不說日本也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國家,戰後還可以獲得如此機遇。


小司馬遷論史


1942年,麥克阿瑟率領一支百萬大軍踩著日本人的屍體,從遙遠的墨爾本一直打到了東京,他的雙手沾滿了日本人的鮮血。所以,有無數的日本人想把老麥碎屍萬段,他也對日本人恨之入骨。 所以,1945年8月30日下午2時5分,當麥克阿瑟的座機降落在東京機場,當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走出飛機踏上日本的土地,儘管他沒有穿軍裝,也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更沒有舉行什麼入城式閱兵式,但這一刻,對於7000萬日本人來說,依然是前所未有的恐怖,每個人都在心裡念著“亡國,亡國,亡國”。


麥克阿瑟登陸日本本土後,要求日軍士兵在他的吉普車經過時必須要背對著站崗。當麥克阿瑟戴著墨鏡叼著菸斗在吉普車上威風凜凜時,兩旁的日軍士兵卻悽悽慘慘慼戚地面朝田地。 這還不算完,麥克阿瑟羞辱完日本士兵後,對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天皇也是極盡羞辱之能事。

雖然他礙於盟軍不處理日本皇室的原則,不能逮捕天皇,但是麥克阿瑟還是發揮了他們美國人獨有的美式幽默對天皇進行了一連串的“噁心”攻擊。比如將審判日本戰犯的開庭日定在了天皇裕仁的生日那天,即4月29號。據說都搞得裕仁連蛋糕是甜的還是酸的都嘗不出來了。


不僅如此,在東京審判中被判處絞刑的7名罪大惡極的日本戰犯,他們被送上絞刑架的日子則定在了12月23日,而這一天正是裕仁的皇太子的生日。 每當這對天皇父子過生日的時候,肯定都會想起麥克阿瑟送給他們的生日禮物,估計內心的陰影面積會大的離譜吧。

佔領日本期間有無數日本人寫信給麥克阿瑟要求贈送自己的田產、傳家寶、房契,更有無數的日本女性。大膽的在信中表示要為將軍獻身,那些勇敢的女子信中直接寫到“請讓我為您生孩子吧”。


1951年4月16日晨,被杜魯門總統解除了佔領軍司令職務的麥克阿瑟就要回國了,對他的離去除少數日本高官外沒有通知任何人。但當麥克坐上汽車時才發現,從他下榻的官邸直到厚木機場,上百萬日本人自發的站在街道兩旁為他送行。當車隊經過時傳來日本人發自內心的高呼聲:大元帥!老麥熱淚盈眶。

當麥克阿瑟最後調離日本的時候,在東京街道的兩旁日本民眾紛紛前來眼含熱淚的為其送行(全然忘記了麥克阿瑟是打敗自己國家軍隊的佔領者),天皇親自到使館為麥克阿瑟送行。

正如麥克阿瑟說:“對日本人,你將其當畜牲看待(美國人認為),它才敬畏你,你打敗他,打的心服口服,他自願把他的老婆女兒叫來陪你睡,對日本用鐵拳才是真理”。

時任日本的吉田首相在歡送詞中如此說道:“是您麥克阿瑟將軍大人,把我們從戰敗的惶恐與不安和混亂之中挽救過來,並把我們引領上了戰後重建和恢復的道路,是您在我國的各個角落灑下了民主的種子是您為我們鋪平了和平的道路,我們全國人民對您的惜別之情非我的言辭所能表達”。


新新說史


有美國和日本兩個方面原因。美國方面的原因:

1丶麥克阿瑟採取了小羞辱、大幫忙的辦法,出於美國及其個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沒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戰爭罪行,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日本天皇是日本發動侵朝、侵華和太平洋戰爭罪魁禍首,是日本發動戰爭的最高決策者,是日本最大的戰犯。美國不但沒有以戰爭罪,追究其發動戰爭的責任,反而為天皇推卸罪責,欺騙世界人民,隱瞞了天皇各種重大的戰爭罪行。(關於日本天皇戰爭期間的秘密檔案至今沒有公之於世)。

2丶麥克阿瑟進行了表面上民主改革,如制定和平憲法等,只審判了東條英機內閣這一屆班子的有關戰犯,卻沒有從根本上觸動日本社會統治階級的根基。保留了日本世襲士族中的政治精英階層、積極支持戰爭軍工企業大財閥(如三菱重工集團等)。日本戰後長期執政的歷屆保守黨(自民黨)首相岸信介、佐滕榮作等,到今日本當政的安倍首相均出身世襲士族階層。日本的經濟命脈依舊掌握在戰前的舊財閥手中。換湯不換藥。從天皇到世襲士族、大財閥有什麼本質變化嗎?

3丶美國和麥克阿瑟出於冷戰利用日本的需要,沒有認真剷除日本軍國主義產生的根源。日本保留了宣揚軍國主義的靖國神社。那裡供奉著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和數十萬日本軍人的靈位。日本人領導人和國會眾多保守派議員每年8月15日戰敗日(日本稱休戰日)都要去祭拜和獻花。與德國相比,日本至今不肯對戰爭罪行進行深刻反省,只是作了表面上的所謂“道歉”。對南京大屠殺矢口否認。對慰安婦及戰爭期間強迫到日本做苦力的勞工不予賠償。修改教科書,將侵略中國,修改為“進入中國”。

4丶麥克阿瑟是個妄自尊大的人。出於政績和個人名聲的需要,他從美國籌集了糧食,解決日本基層百姓的饑荒。給了日本婦女以平等權利。贏得了日本底層人民的好感。

這樣,麥克阿瑟表面上口出狂言對日本進行羞辱,既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又在實質上大度地給了日本從天皇、日本士族統治階層到普通百姓施以巨大“恩惠”。對此,美、日兩國統治精英們彼此心照不宣。

日本方面的原因:

日本民族性格具有極端化的特徵(有人稱為奴才性格)。當其得勢時,目空一切,狂暴兇殘。當其失勢時,則卑微仰視。特別是被徹底打服時,它會卑躬屈膝,五體投地。當美國用大轟炸燒燬了東京半個城市,用原子彈夷平了長崎和廣島。日本人被震撼得無以復加,從外在到內心,完全屈從了美國人。

麥克阿瑟看透了日本人這一性格特點。他曾說:“對日本人,你將其當畜牲對待,他才敬畏你。你打敗他,打得心服口服。他會自願地把老婆女兒叫來陪你睡。對日本用鐵拳才是真理。”麥克阿瑟的精明之處在於,先進行羞辱、碾壓,從精神上徹底懾服了日本統治精英。其後又打又拉,施以恩惠。日本人焉能不感激涕零,頂禮膜拜。最終,真的出現了日本男人誠惶誠恐,女人自願獻身。


趙凡丁201


麥克阿瑟統治日本7年,最終因為美國總統對他的撤職不得不離開日本。麥克阿瑟帶領美國大兵佔領日本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日本人對視他為仇人,但是在他離開的時候,卻有上百萬人送行,這是為何?不是因為麥克阿瑟統治7年對日本各種羞辱,而是因為他在日本7年給了日本重獲新生的機會。

美日戰爭後期,美國先後向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兩座城市化為灰燼,數十萬人瞬間失去了生命。原子彈的威力,讓世界為之震撼。日本人產生了深深恐懼,原本日本天皇是打算戰鬥到底,由於原子彈的出現,讓他放棄了這一計劃,曾經尊貴高傲的天皇向美國人低下了頭。



麥克阿瑟帶領美國大兵佔領了日本,許多日本曾經的高級軍官都上軍事法庭受到了審判,而日本天皇作為罪魁禍首,麥克阿瑟並沒有把日本天皇列為戰犯,因為他清楚日本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正是因為麥克阿瑟放過了日本天皇,這讓許多日本人都對麥克阿瑟產生了好感。


除此之外,麥克阿瑟還為日本爭取了一大批援助物資,這幫助日本人走過了最困難的階段。朝鮮戰爭爆發,美軍需要的大量物資都在日本進行加工,這讓日本經濟慢慢復甦。麥克阿瑟的所作所為都被日本人看在眼裡,麥克阿瑟放了天皇,為日本爭取物資,幫助日本經濟復甦,讓日本人深深的感激。

麥克阿瑟為了更好的控制日本,許多戰犯都被無罪釋放,只有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被處死,更多戰犯被麥克阿瑟縱容回到日本,並且成為日本政壇活躍人物,例如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就是被麥克阿瑟釋放的戰犯,他在麥克阿瑟的幫助下,後面還成為了日本首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