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評:2018年的FIFA評選忽略了人品,「知錯不改」已成爲了主旋律

很久以前就有人說過,FIFA要選出一個表率,這個人不僅球技好,人品也要好。以前C羅跳水屢遭質疑;後來梅西被批無隊長表率作用,動不動就退出國家隊。如今的格里斯曼決賽疑似假摔;姆巴佩也僅為拖延時間被詬病;

而當今足球先生莫德里奇也不算好好先生,其在熱刺時為了轉會皇馬鬧罷訓、在國內錄假口供涉嫌犯罪、今夏主動聯繫國米尋求轉會,在拿到足球先生後卻改口“從未想過離開皇馬”,恐怕也多少讓人失去好感吧。

特評:2018年的FIFA評選忽略了人品,“知錯不改”已成為了主旋律

有人就說,假如FIFA的評選直接都看人品了,那麼為什麼巔峰時期的克洛澤連入圍都難?的確,梅羅都有一些場外的不良記錄,相對而言,薩拉赫在這裡面算不錯的了。但是有些球員呢,場上的小動作是為了贏球,場下的就過分了,往嚴重說都是犯罪。球員們,還需要看清自己啊!

特評:2018年的FIFA評選忽略了人品,“知錯不改”已成為了主旋律

所以說,國際足聯最讓人“可恨”的就是這點。我在這幾篇的FIFA評選的特評中批評了很多人,再說一遍,不針對球員本身,只針對評選結果。然而這種爭議正是國際足聯一手造成的。我說說我的看法:本次評選過後,最得意的人肯定是魔笛,在這祝賀他,作為一個綠葉型的球員,他本人從未想過爭什麼個人利益,這一點我覺得沒問題,在場上他確實屬於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精神屬性絕佳,絕不放棄。雖然我個人覺得他並不實至名歸,但是這個球員在場上的作為讓人尊敬,同理還有薩拉赫,強大並低調。最慘的其實是薩拉赫。

特評:2018年的FIFA評選忽略了人品,“知錯不改”已成為了主旋律

這就是近幾年來FIFA評選的主旋律了:知錯不改。入選前三的時候,薩拉赫被推到風口浪尖,普斯卡什也同樣被推到風口浪尖。今年實際上是他悲情的一年,明知道他不可能獲得先生,他還是來了。畢竟第一次入圍,必須得來,還是得謙虛。但是這樣一個好人,卻被國際足聯當成棋子,當成轉移矛盾的工具,令球迷們看來不免心疼。薩拉赫表現絕倫,痛失所有冠軍,甚至受傷影響世界盃。縱觀梅羅時代的前幾屆FIFA評選,被拿來當炮灰的優秀球員們數不勝數,最可憐的要數里貝里了。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拿下“先生”的,卻還要被當棋子。國際足聯知錯不改、甚至是屢教不改,真不知道是不是於心何忍,這是讓球迷們惜哉痛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