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報告丨滴滴出行夜間停服熱點監測報告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導 讀

2018年9月18日,全球領先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權威發佈《滴滴出行夜間停服熱點監測報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滴滴出臺夜間停服措施,超六成打車用戶出行受影響,打車困難、司機加價成用戶最大困擾,用戶出行體驗普遍降低,其中便捷度方面下降幅度最大。64.2%的打車用戶贊成滴滴整改,認為利大於弊,半數打車用戶仍看好滴滴未來發展。滴滴此次停服也暴露了城市交通管理體系的缺陷,公共出行管理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滴滴出行夜間停服熱點監測報告》完整高清PDF版可點擊文章底部下載按鈕進行報告下載。)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滴滴出行整改措施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滴滴出行熱度指數分析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滴滴出行輿情分析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滴滴出行地域熱度分佈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超六成打車用戶支持滴滴整改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有56.9%的中國受訪打車用戶在滴滴關停夜間期間有打車需求,其中達67.7%的用戶受到了一定影響,22.6%表示沒有影響,另外9.7%的用戶則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滴滴關停夜間所有網約車業務,打車市場供不應求,對用戶出行造成不便。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滴滴關停夜間服務出租車成首選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滴滴關停夜間服務期間,71.0%的中國受訪打車用戶選擇出租車來解決出行打車需求,私家車、其他網約車平臺分列後兩位,另外有8.9%的車用戶選擇黑車來解決需求。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打車困難成出行首要難題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滴滴關停夜間服務期間,有63.7%的中國受訪打車用戶遇到了打車困難的情況,41.9%和37.9%的用戶遇到司機加價和司機繞路的情況。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滴滴關停夜間服務期間,網約車數量的減少導致用戶打車困難,打車市場秩序出現混亂,出現司機乘機加價、隨意拉客、黑車猖狂等亂象。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滴滴關停夜間服務期間用戶打車體驗全面下降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滴滴關停夜間服務期間,超過半數中國受訪打車用戶表示出行便捷度下降、花費增多、體驗感變差的情況,其中認為便捷度下降的受訪用戶比例最大,達到66.9%。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滴滴暫停夜間網約車服務,導致打車市場秩序一度出現混亂,用戶在打車出行時受打車困難影響,便捷度下降嚴重,整體體驗感也呈下降趨勢。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超六成打車用戶支持滴滴整改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對於滴滴關停夜間服務這項整改措施,64.2%的中國受訪打車用戶表示支持,22.5%的用戶則表示不支持,而對於滴滴整改之後的使用情況,超半數中國受訪打車用戶都表示會繼續使用。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價格方面為滴滴最大優勢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51.4%的中國受訪打車用戶認為滴滴出行的優勢在於價格實惠,36.7%的用戶則認為滴滴出行乘車環境良好是其主要優勢。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超五成中國受訪打車用戶看好滴滴未來發展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對於這次滴滴出行關停夜間服務的整改措施,有51.4%的中國受訪打車用戶認為利大於弊,18.8%的用戶認為弊大於利,而對於滴滴未來的發展態度,有超過半數中國受訪打車用戶都表示看好滴滴未來發展,17.0%的用戶則認為不看好。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滴滴成為中國受訪打車用戶出行打車首選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對出行打車方式進行優先度調查中,滴滴出行成為中國受訪打車用戶出行的首選,得到3.7分,後面排序分別是出租車、其他網約車和黑車。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滴滴出行在大眾的出行裡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便捷性和其餘功能得到認可,大眾依舊願意把滴滴作為出行打車首選。

艾媒报告丨滴滴出行夜间停服热点监测报告

滴滴出行熱點解讀

全線關停或矯枉過正

2018年以來,滴滴順風車兩起嚴重安全事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滴滴出行對順風車出行環境安全性的低估,包括應急處理機制的不完善,均是滴滴出行整改的重點。但相比於順風車業務,網約車在法律監管上更有完善機制,同時有更成熟的運營模式。滴滴網約車業務當前已成為中國大眾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其功能也得到認可,業務的關停或將導致社會出行秩序的混亂。在順風車安全事件發生後,針對監管部門以及大眾輿論關於業務關停的壓力,可能存在矯枉過正的情況。滴滴出行未來需要的是不斷整改完善自身業務,為大眾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務。一味關停或制止業務均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出行安全問題。

安全監管問題仍是重點

2018年各省市陸續出臺政策來規範網約車市場,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大眾的出行安全需要多方的努力來保障,未來滴滴整改的重心仍然要放在安全措施上,包括加強對司機的審查,以及加強客服團隊應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避免客服工作出現漏洞,進一步提高緊急事件的處理速度;同時需要政府部門的監管,公眾的督促,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面對行業中不規範的事件;大眾也需要提高安全意識。多方共同參與,才能最大限度的維護出行的權益和安全。

城市交通管理需加強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滴滴出行夜間停服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暴露出城市交通體系的缺口,實際反映我國城市公共出行整體管理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間。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出租車行業存在加價、拼車等不規範現象,這也是傳統出租車需要整改提升的方面;同時城市黑車缺乏整治措施,擾亂出行市場秩序。城市交通應該有自給自足的能力,滴滴出行並不能完全取代城市公共交通職能,而是需要與城市固有交通體系進行更好的融合。

往期精彩回顧

關於艾媒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是全球知名的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2007年誕生於廣州,在香港,北京,上海,硅谷設有運營和分析機構。艾媒諮詢致力於輸出有觀點、有態度、有結論的研究報告,以權威第三方實力,為企業產品推廣、投資融資、IPO上市等提供行業數據監測、調查分析和報告諮詢等服務。每年公開或定製發佈新經濟前沿報告超過500份,覆蓋了人工智能、新零售、電商、教育、視頻、生物、醫療、音樂、出行、營銷、遊戲、傳媒、金融、環保與公共治理等領域,通過深入數據挖掘,通過數學建模,分析推理與科學算法結合,打造有數據、有理論支撐的大數據分析成果。

基於公司獨立自主研發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系統(CMDAS)”,艾媒諮詢建立了APP運營狀況、企業輿情和商情、用戶屬性和行為偏好、零售數據挖掘、廣告投放效果、政府治理等多維度的數據監測體系,幫助客戶可視化還原“數據真相”,實現市場趨勢的捕捉和用戶信息的洞察,提升品牌的行業競爭和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