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塘肥水後水質變差?那是因爲你沒有做好這幾點!


蝦塘肥水後水質變差?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好這幾點!

有些南美白對蝦養殖戶認為,放蝦苗前進行肥水,是為了培養浮游動物給幼蝦吃。開始投人工配合飼料,對蝦不再吃浮游物,改吃配合飼料,水色和透明度並不重要。更有甚者認為,水越清,水就越乾淨,水質就越好,這更是大錯特錯。

須知,肥水最重要作用之一,是增加氧氣。

池塘通過肥水,改變了水色和透明度。而水色和透明度主要是由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數量決定。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透明度就越低。浮游植物的作用,是能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浮游植物越多,則放出的氧氣就越多。

凡養過蝦的人都知道,天氣好,不下雨,蝦不容易發病。相反,若是陰雨天,特別暴雨、大暴雨或颱風天氣,蝦最容易發病。

蝦發病原因很多,最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以上天氣來臨時,浮游植物光合減弱,供氧量自然減少。

據報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的含量佔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達91.3%-100%,是池塘中氧氣的主要來源,而大氣的擴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僅在5.3%-7.8%。

同時,浮游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又吸收池內豐富的無機鹽類,是池內生物鏈的重要環節。因此,浮游植物是穩定蝦池生態環境的核心,是保持池塘生態平衡的主力軍。


蝦塘肥水後水質變差?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好這幾點!

廣東新會市大鰲鎮養殖戶伍吳老闆有600餘畝蝦塘。

他從實踐中認為,透明度在8-13釐米時最好,這也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在這樣蝦塘養殖的南美白對蝦、顏色鮮豔透明,彈跳力強。

而透明度在50釐米以上的蝦塘,養殖的蝦往往紅須、紅尾、彈跳力也不如前者。

及時處理水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水色剛開始變淡,立即施肥時,施用的肥料很少,水色很快就恢復正常。

相反,遲半天、一天、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全池水都變清,花的代價就更大,施肥量也大增,增加開支,更不合算。

蝦塘肥水後水質變差?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好這幾點!

在養蝦過程中,最常出現的不正常水色有兩種:一是突然變清看到池底;二是變濁水,呈乳白色。

引起原因主要是天氣突變,或是缺氧,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或是浮游動物暴性繁殖,大量攝食藻類所致。

處理方法如下:如果是水突然變清,應及時排走10-20釐米水,再加進10-20釐米水;如果隔離蝦塘水質好,對蝦生長也正常,可接3-5釐米高度的水過來。這些措施可補充藻種,方便肥水。抽完水後,應立即施肥。

如果是乳白色濁水,可採用如下措施處理:

①用些消毒藥物,殺死部分浮游動物,但所用藥物濃度以對蝦安全為前提;

②停止喂料1餐,目的是讓蝦飢餓,搶食部分浮游動物;

③換水5-10釐米;

④立即施肥。施肥時,應在晴天上午進行、陰天,特別是雨天不要施肥。

蝦塘肥水後水質變差?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好這幾點!

理想的水色是由綠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黃綠色或黃褐色。

這些綠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態環境中一種良性生物種群,對水質起到淨化作用。目前最常用的培養水色的方法是在池水中按一定的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一般施放氮磷肥的比例為2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