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地圖|美麗動人的五彩棉絮畫

本期非遺傳承人:魯彥君,已入駐“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匠人——

在深藍色湍急的河水之中,兩隻擁有潔白羽毛的白天鵝站在河流中的蘆葦蕩之上,前面的那隻伸直了脖頸,看向前方,後面的則為前面的那隻細心的用嘴梳理著羽毛,這個溫馨的畫面是用棉絮來創作完成的,一幅精美的棉絮畫作。


非遺地圖|美麗動人的五彩棉絮畫


棉絮畫主要是以棉絮為主要原材料來製作的,以優質棉花為原料,對其進行高溫處理、藥物處理,隨後進行染色,得到著色棉花。


非遺地圖|美麗動人的五彩棉絮畫


棉絮畫已經擁有了上百年的歷史,傳承到現在演變出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其中魯氏棉花畫較為出名,它是利用棉花的自然肌理,然後選擇合適的底板襯托,在上面鋪上棉絮,流傳至今已經到了第三代傳承人—魯彥君。


非遺地圖|美麗動人的五彩棉絮畫


魯彥君,退休前是電氣高級工程師,退休後評為國家一級/高級工藝美術技師,瀋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魯氏棉花畫第三代傳承人,瀋陽市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瀋陽工藝美術行業纖維藝術委員會主任。


非遺地圖|美麗動人的五彩棉絮畫


她利用搓,拉,捻,剪而成的獨特裝飾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讓創作出來的棉絮畫作具有浮雕的立體感,作品內容有風景、動物、植物等題材,具有非常高的藝術美感和收藏價值。


由於從小生活在傳統手工藝的藝術世家,在祖輩的耳濡目染下,逐漸對棉絮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長輩在家裡製作的時候,她就在旁邊靜靜的觀看,雖然在工作後沒有從事棉絮畫相關的工作,但是卻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傳統藝術創作的種子。


非遺地圖|美麗動人的五彩棉絮畫


在退休以後,魯彥君終於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棉絮畫製作之中,在作畫時,她先將畫繪於畫紙之上,勾勒出具體部位的輪廓大小,把這些部位逐步分散拆解,接下來的這一步是最富有挑戰性的,需要把著色棉花部件進行底色層粘貼和覆著色層粘貼,將部件貼於背景布上。


非遺地圖|美麗動人的五彩棉絮畫


這看似輕描淡寫的一步卻是耗費她最多精力的地方,因為著色控制不好就會導致色彩失真,嚴重影響成品的藝術表現效果,在粘貼的過程中如果沒找準位置,或者粘的太多又不能把作品栩栩如生的立體感展現出來,一次次的失敗積累了無數的經驗,最後魯彥君終於收穫了成功的喜悅。天剛矇矇亮,她已經起床準備材料,開始了一天的棉絮畫創作......


非遺地圖|美麗動人的五彩棉絮畫


現在魯彥君的棉絮畫作色彩豐富、形象生動逼真,她曾說過:“棉絮畫傳統手工技藝流傳至今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我們現在所做的不僅僅是把先輩遺留下來的藝術寶藏傳承下去,還應不斷的反思創新,踏踏實實的用心去創作,把我們手工藝匠人數十年創作的經驗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其真正的充滿靈魂,為我們以及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非遺財富”。

相信她也會在中國非遺傳承的道路上一直堅定的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