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故事」駐村第一天

「審計故事」駐村第一天

多年後小武仍然記得第一次到棗林村的那個上午。

當時,棗林村還是一個破敗不堪的村莊,10個自然灣各自在這片土地上向外伸展著腿腳,炊煙裊裊順著風拂過房垣屋脊,陽光灑落在泥濘的道路上,路上的積水反射著耀眼光芒。

路邊嫗叟成群而過,臉上掛著得意的笑容,手裡卻都提著廉價的塑料簸箕。

“明天我還來!”一個老太太說道。

另一個老者雙手一拍,說道,“可不嘛,我回去還得告訴老三他們家,明天一塊過來。”

小武聽著奇怪,攔住老者問道,“大爺,您這是去做什麼呀?”

老大爺撇了小武一眼,高聲說道,“那邊來了個縣城裡的醫生,帶來一個什麼高定位,神得很咧,什麼高血壓、糖尿病、失眠、心臟病、小肉瘤、腰疼、腿疼都能治。”說著從身後拿出一個塑料簸箕,“只要是去聽他們的講座,都發一個。這不十里八村都來了,熱鬧的很嘞。”

回到駐村辦公室,小武還記著剛才的事。小武心想,這“高定位”有那麼神奇麼?於是他給食藥監局的同學打了一個電話。一問才知道,這個“高定位”雖然有生產經營許可,但只是醫療器械分類中的物理治療及康復設備。聽到這裡,小武恍然大悟,這是針對農村空巢老人的虛假宣傳。

小武馬上與村支部書記聯繫,讓他明天阻止這些人來這裡做宣傳,並開始整理相關的科普資料,向食藥監局詢問相關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準備給村民做一下科普講解。第四天,小武就給全村上了一堂生動的食品藥品安全課,普及了相關知識,提高了群眾的防騙意識。

課後,第一天碰到的那個老大爺來到小武身邊,拉著小武的手說:“那天碰到你之後,我就回家讓我兒子打錢過來,誰知道第二天沒看到那些賣東西的,現在才知道是你乾的,想來也是後怕啊。”

小武笑著說:“您可以叫我小武,我以後就住在這個村了,有什麼困難可以隨時來找我。”

這就是小武到棗林的第一天。如今三年多過去了,棗林村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棗林村了,水泥路通向了每家每戶,廣場建到了家門口,寬闊的道路旁綠樹成蔭,夜晚路燈照亮了村莊的大街小巷。(楊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