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銀行存管白名單發布後,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網貸平臺銀行存管白名單發佈後,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幾天前,有一些粉絲從後臺私信我,問白名單什麼時候出來。這事一開始小馮妮兒並沒有多重視,昨天看來這消息刷屏,雞血文不少,很多平臺也就此發了公關軟文,今天就和你聊聊銀行存管過去的故事吧。

銀行存管,從香餑餑到爛大街

這世界上本來沒有銀行存管,出事的平臺多了,監管就要求上存管了。

最早期的網貸平臺都是使用第三方支付通道,有些投資人的錢甚至是直接打在公司賬戶裡,也不是說網貸平臺故意不放銀行,而是銀行根本就看不上網貸,更不想為平臺做風險背書。

而且要對接網貸平臺的資金,銀行還要另外開發一個存管系統,本來大機構就是又懶又笨,平添出來一塊工作人家也不願意。一個是白富美,一個是臭屌絲,結局你想想就知道了:銀行很傲嬌,給網貸做存管它們是拒絕的。

後來政策風向發生了變化,監管層明確了銀行在網絡借貸方面的職責,也免去了銀行的連帶責任。換句話說,銀行存管就是個工具,把投資人賬戶和平臺賬戶隔離,平臺的經營狀況、壞賬率等情況和銀行沒半毛錢關係。就好比你買了把刀然後去殺人,然後受害人不能怪人家賣刀的吧。

有了免死金牌,更多銀行願意去用存管創收。記得最早出存管的時候,銀行各項服務費用加起來銀行起碼能賺幾十萬,越有名的銀行報價越驚人。而且銀行存管中有些項目是按照每筆資金計提費用,那麼大平臺那就是大金主,不少中小銀行尤其是城商行嗅到了這個商機,開始爭搶這塊蛋糕。

有趣的現象出現了,各種銀行撲過來找平臺合作,其實大家都想爭搶優質的大平臺合作。有個平臺高管還曾無奈地和我說,「有些投資人第一次聽到存管銀行的名字,很擔心銀行會跑路」。

網貸平臺開始拉大旗做虎皮

相應監管的號召,網貸平臺開啟了浩浩蕩蕩的「改革運動」,它們紛紛對外說自己已經對接了或正在對接銀行存管,以此作為增信的手段。但事實上,銀行存管和網貸平臺一樣又多又雜又亂。

有的平臺故意混淆視聽,聲稱與銀行有「戰略合作關係」,或者自己在銀行存一筆錢就說資金在銀行託管,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資金存管。

也有的平臺雖然上線了銀行存管系統,但是實際上是兩個系統並存的狀態,新用戶用存管版平臺,老用戶還是按照之前的第三方支付系統。沒有存管的那部分資金成了平臺的「灰色地帶」,至於會不會合規使用全憑平臺「良心」。

在對接銀行存管這個過程中,江西銀行、廈門銀行在業內的口碑是不錯的,用戶體驗好,存管系統相對完善,對接起來方便。但由於銀行都是「新手」,銀行新研發的系統遇上了網貸平臺的龐大的數據和和複雜的業務,系統時不時「抽抽風」成了常有的事。

用了存管系統以後,早期有的用戶充值了十幾天才在賬戶裡找到自己的錢,投資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這是銀行「掉單」了。

不同於第三方機構的充值提現實時到賬,銀行存管效率更低:銀行往往是 T+1 個工作日實現,結算、放款等是人工參與控制的,很多項目也要人工審核。不過,這些銀行存管帶來的問題大多數都是平臺背鍋了。

沒在存管白名單的銀行,怎麼了?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監管層開始對銀行存管設了一條條規範,需要銀行一一比對規範調整存管系統,然後經過收驗的銀行進入所謂的白名單。那麼問題來了,如業內口碑很好的江西銀行為什麼沒進入白名單?

這裡有個小細節,銀行調整存管系統後還要上交運營成功的案例,也就是說,所有銀行不僅要調整系統,還要找其中一個網貸平臺合作試水,「試驗」成功以後才能算數。

咱都明白,哪有幾個平臺願意給銀行做小白鼠,一點點做技術調整還不夠煩呢,而且還有可能出問題不是?所以銀行要麼選和自己關係好的平臺,要麼找實力弱的平臺,想怎麼調試怎麼調試。江西銀行有點倒黴,它上報的案例裡面那個平臺清盤了,結果,第一批沒過……我從平臺那打聽了下,銀行那邊說第二批肯定沒問題。

那第一批通過的是不是很牛逼?其實不是,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不是不同的驗收節點,什麼時候做完題目什麼時候交卷,只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就行。就像你考試,早交卷的同學和晚交卷的老師都是一視同仁,不會給額外加分。那麼第一批沒通過的也不用擔心,等考試結束之前交卷就可以了。但如果考試結束了你都沒交卷,那肯定就要回爐重考了。

按照監管層要求銀行存管的初心,你也應該理解到這根本不是啥增信手段,沒啥好吹牛的,因為銀行存管只是做資金隔離,監控異常走款情況,其餘企業自身經營的風險,銀行既不擔責也不管理。

今日話題

你投的平臺存管銀行進白名單沒?平臺接入銀行存管後你發現體驗有啥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