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NB-IoT物聯網應用閃耀通信展

為期4天的2018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繼續在北京召開,此次展會上電信運營商成為NB-IoT窄帶物聯網應用推廣的先鋒者,特別是中國電信目前已完成800MHz重耕,並已開通超過31萬座NB-IoT基站成為全球最大的NB-IoT物聯網運營商。在此次展會上,中國電信帶來了在水系聯排聯調和智慧小區上的兩個典型應用案例。

中國電信NB-IoT物聯網應用閃耀通信展

在中國電信展臺,以福州地形為參考,製作的水系聯排聯調電子沙盤,實現了福州水系聯調聯調應用在雨量監測、內河(庫湖)水動力水質監測、路面積水監測、管網監測點等場景以及汛期、非汛期的展現。整個系統由智慧防汛預警、智能井蓋實時監控、綜合信息化能力聯排聯調、專網保障數據傳輸等多部分構成,可實現降雨、蓄洪、洩洪、排澇、導流的水系全程“聯排聯調”,有效提升抗擊颱風等惡劣天氣的能力。

以智慧防汛預警為例,基於NB-IoT技術的智慧防汛設備,將傳感器布放在水庫、河道中,可時時上傳監測點的水位變化情況,當上游來水量超過設定值,內澇模型發出預警信息,提醒工作人員及時調度下游泵站的運行,控制城區水庫、河道的蓄水量,防止內澇情況的發生。

中國電信NB-IoT物聯網應用閃耀通信展

據悉,福州水系聯排聯調是全國首次將NB-IoT技術應用於智慧防汛領域的物聯網應用系統,首批部署2000多個NB-IoT傳感器,配合應急通信、天翼對講等綜合信息化產品,實現水位監測、水閘聯動、應急排澇、指揮調度等關鍵要素的協作聯動,在汛期可會商決策、聯調聯排,實現排、蓄、截、分等工程效益最大化,提高排水防澇調度水平。

暴雨前,騰空水庫、河道、湖體、調蓄池庫容;暴雨時,科學進行排、蓄、截、分、防,大大提升了城市排澇應急人員、設備、物資的調配和響應效率。非汛期則實現閘泵聯動,科學運行,利用自然潮汐、閩江引水、水庫調水,實現“把水引進來,把水留下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讓水清起來”。

中國電信NB-IoT物聯網應用閃耀通信展

據講解員介紹,2017年四季度至今,中國電信加快推進二期項目的建設,目前已在福州城區水系2000多個監控點位累計部署各類NB-IoT傳感器超過5000個,並在省內全面推廣,預計2018年城市水系聯排聯調將帶動NB-IoT連接超過1.6萬個。

下階段,該系統還將進一步向氣象採集、水質監測、排汙監控、居民水錶、管網漏損等領域延伸,進行水系大數據收集、分析和運營,為福建海綿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提供決策依據。

中國電信NB-IoT物聯網應用閃耀通信展

除了聯排聯調,中國電信NB-IoT物聯網在智慧小區的應用也有聲有色。在展會現場,中國電信展出了以馬尾名城國際小區的三維實景及物聯網分佈為參考,製作的智慧小區電子沙盤,以小區公共服務管理平臺為基礎,涵蓋智能水錶、智能井蓋、智能停車、智能門禁、智能消防等15項應用場景,打造具有全國領先水平的智慧小區示範標杆。

中國電信NB-IoT物聯網應用閃耀通信展

據介紹,馬尾名城國際小區綜合應用了NB-IoT、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針對小區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痛點,為政府、物業、居民提供智慧化服務,實現政府有效管理、物業高效服務、居民便捷生活。

智能充電樁基於NB-IoT網絡控制充電樁,車主通過APP操作或掃描智能插座上二維碼,給電動車充電;

雲端中控器能夠遠程監控電流、電壓、溫度及充電器異常等,並進行自動斷電。

智能環境監控主要採集噪聲、溫度、溼度、PM2.5等環境數據,通過NB-IoT技術,實時傳回相關數據,小區居民可通過LED屏、便民APP等途徑實時掌握小區環境情況。

中國電信NB-IoT物聯網應用閃耀通信展

據悉,未來,中國電信將以馬尾國際名城智慧社區為示範標杆,在福建全省打造300個智慧社區,並進一步向鄉村古鎮、景區街區、文創園區、科技園區延伸。

今年5月17日,中國電信宣佈已建成全球首個覆蓋最廣的商用新一代物聯網(NB-IoT)網絡。截止目前,中國電信建成了NB-IoT基站超過40餘萬個,實現城鄉全覆蓋;物聯網用戶規模超過了800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