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版居里夫人!爲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中國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有這樣一位奇女子,她是鄧稼先、楊振寧的同事,一生榮譽無數。為報效祖國“拒絕”諾貝爾獎,為一件國家大事隱姓埋名30年。她的故事被寫入小學課本,她的名字卻鮮有人知。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她,便是中國版居里夫人,王承書先生。.01.時局動盪時,她獨立自尊1912年6月26日,王承書在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進士,曾留學過日本。在這樣日日都是讀書聲的家庭長大,王承書自幼便展現出對學習的熱愛。讀小學和初中時,她曾因身體羸弱休息了一年,可休學的過程中,要強的她從未落下半點功課,回學校考試時仍名列前茅。她還有極高的數學天賦,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人人都誇:“二小姐算賬,真是又快又準。”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中間為王承書彼時隨著國內封建政權的瓦解,西方的科學知識也逐漸傳了進來。深受這些先進思想影響的王承書,在17歲那年找到了畢生摯愛--物理學。在她看來,物理學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自然科學。戰火紛飛,破壞嚴重的國家,需要這樣的科學支撐。她今日所學,不僅是個人興趣,更是日後拯救國家的利器。在那個封建氣息猶存的時代,這樣的胸懷和見解,從政的成年人們都未必擁有,可見這個17歲女孩有多“與眾不同”。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有了夢想,便有了動力。1930年,王承書被保送至燕京大學物理系。作為新生中的唯一女性,她毫不畏懼,勤奮苦讀,終於,在1934年,戰勝了物理系所有的人,成為第一個以第一名的好成績,從學校畢業的女生。並且拿到學校最高榮譽,金鑰匙——“斐託斐”名譽學位。1936年,她又攻下燕京大學碩士學位,成功打破了世俗對女子的偏見,成為當時獨立女性的標杆!在燕京大學,王承書不但收穫了知識和名譽,還意外的遇到了真愛。他叫張文裕,是燕京大學的教授,更是王承書的導師。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一個是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一個是漁村長大的貧苦少年。雖然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年代裡,這樣的愛情並不被看好。但信念一致,愛好相通的兩個人,還是堅定的走到了一起。1939年,在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的見證下,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那時,女人成婚後,多半都停止工作,相夫教子。但思想獨立的王承書,卻不認可這樣的說法。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女人能否做一番事業,絕不依靠已婚與未婚來裁決。”婚後,王承書獲得了美國巴爾博獎學金,她決心挑戰傳統,去美國求學,丈夫張文裕非但沒有拒絕,反而放下一切跟隨妻子留洋。曾經我們只感嘆王承書的優秀,現在才明白,那些輝煌,離不開她對物理學堅定的熱愛,還有丈夫無私的體貼與包容。.02.祖國需要時,她義不容辭王承書就讀的密歇根大學,從未接受過已婚婦女,但國際物理學權威教授烏倫貝克,卻覺得她太優秀了,破例把她錄取。有了權威的認可,丈夫的陪伴,王承書輕裝上陣,開始了氣體研究。1951年,她與教授提出了一個,影響了整個物理學的觀點,王承書--烏倫貝克方程。這個觀點一發布便震驚世界,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彼時,大洋另一端的祖國剛結束戰爭,而這邊王承書已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功被載入世界物理學史冊。她的成就和能力,直到30年後,也沒有別人忘記。1980年烏倫貝克,還在美國的書刊上評價:“王承書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雖然收穫了莫大的榮耀,但踏實的王承書沒有停步不前。1952年,她第一個證實了索南多項式,又一次震驚了世界!就在國際上的人都在為她驚呼,認為繼續下去,她將獲諾貝爾獎的時候。王承書卻選擇了與榮耀告別,因為有一個地方正需要她!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自1949年建國以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消息,便傳遍了世界各個角落。在外留洋的有志青年們,都迫切的想回國效力。可當時的美國有一條禁令:凡是在美國從事理工、農學、醫學的中國科學家都不允許出境。深諳物理學知識的王承書夫婦,更是遭到了聯邦調查局的監控,因為他們是可以造出原子彈的人!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左起:鄧稼先、王承書、楊振寧、張文裕既然不能回國,王承書只好靜下心來繼續研究,但這時的她已暗下決心,要帶著一身本事回國,用自己的雙手讓祖國騰飛!1955年美國解除了禁令後,王承書夫婦立即提出了回國申請。為避免行動受到阻礙,他們把家產紛紛送人,唯獨把300多個裝滿資料的包裹,寄回了北京。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1956年,歷經各種磨難後,王承書夫婦終於回到故鄉,面對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祖國,王承書暗自發誓:從零開始,我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熱情拼命工作!.03.形勢危急時她迎難而上1958年,我國創建了熱核聚變研究室,王承書面對的第一個困難,便是在這個陌生的領域,帶領著國人填滿空白。“半路改行我不怕,我願意接受這個任務!”已經44歲,從事了半輩子物理研究的她沒有退縮。去蘇聯學習時,她用了七天七夜,便把美國新出版的相關書籍翻譯了出來,為國人的學習提供了理論支持。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兩年後,王承書已成為中國熱核聚變領域的頂尖專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正當她打算帶著學生,深耕這個行業的時候,巨大的難題接踵而至。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撤走了所有專家和設備,致使濃縮鈾生產工廠無法運作。臨走時他們還譏諷到:“就靠你們自己,這個廠子能搞起來?”王承書是何等獨立自強的女子,怎會輕易被言語擊垮?這條路行不通,那就換個方式繼續戰鬥。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彼時國家正在研究原子彈,錢三強找到了王承書。想讓她幫忙分離鈾同位素。這本就是自己從未嘗試過的困難重重的頂尖技術。而且,作為國家的秘密任務,如果接手了,就要忘記自己花了半輩子獲得的榮耀,隱姓埋名,從物理學界徹底消失。形勢危急,犧牲太大,這樣的要求,想必任何有所求的人都不會輕易答應。但王承書卻毫不猶豫的說了願意,因為她所追求的從不是個人名譽,而是國家的利益!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1962年,王承書告別了丈夫和年幼的孩子,也告別了自己的功成名就,獨自一人來到504廠,開始秘密的科研工作。那時,整個504廠,只有她一個女科學家,可即便是女兒身,她的堅強和韌勁,也絲毫不輸給誰。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她與時間賽跑,與困難角力。先後解決了數百個難題,運算材料,塞滿了三個抽屜。她不懼困苦,認真負責,每項數據都親自過目,常常工作到夜深。幾年下來,不過五十歲的她,已是滿頭白髮。自進入504廠以來,王承書便真的查無此人了。就連來視察的鄧小平都不禁感嘆:“自群英會後就再也沒見過你,連張文裕都不知道你在哪呢!”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妻子在為國奔命,丈夫又怎能不迎頭趕上?那段時間,時任中國專家組組長的張文裕,正領隊在莫斯科進行核研究。夫妻二人雖天南海北,但步調卻頗為一致。可當兩人在振興祖國的路上走的越來越遠時,年幼的孩子,卻只能在北京上寄宿學校,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對於此,為人母的王承書也萬般愧疚,她說:“對國家的承諾,都能實現,可唯獨對孩子的卻總也兌現不了。”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雖然王承書不是孩子們的“好母親”,但她卻是國家最優秀的子女。兩年的奮鬥後,504廠終於提取出合格的高濃鈾產品,為原子彈爆發提供了燃料。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看著那恢弘巨大的一片蘑菇雲,聽著那響徹雲霄的一聲巨響,王承書和千千萬萬國人一樣,不禁振臂高呼!中國終於打破了強國的核壟斷,中國人民真的站起來了!!!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04.國家崛起時,她堅守陣地原子彈成功爆破後不久,錢三強來訪,他與王承書展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對話。“你在這裡工作有什麼困難?”“沒有!”“那生活有什麼困難?”“沒有!”“有什麼話讓我傳達給文裕嗎?”“沒有!”“如果讓你繼續進行核事業,留在504廠發揮作用,你願意嗎?”“我願意!”國家落後時,她以羸弱身軀推動著科技前行,如今國家崛起了,她更要堅持到底!三個“沒有”,一個“願意”,是她對過去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1972年,王承書擔任了,大型國產擴散機的總設計師。嚴密認真的她,多次為國家避免了損失。1973年,王承書主動提出研究激光分離法,並且帶著科研團隊深入鑽研。1991年他們的研究成功,為我國的激光分離技術奠基!1992年,30年過去,王承書已經80歲了,時光在她的眼角,髮鬢都留下了痕跡。但這絲毫不影響她為祖國奮鬥的心。頭髮花白,患有眼疾,但脊背依舊挺拔的她,坐在研究所的角落,耐心的把學生論文的字描深,再拿出放大鏡仔細閱讀。最後再認真的寫上建議,從不敷衍了事。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她深知自己已不能再貢獻什麼力量,能做的只有把下一代培養好,讓他們代替自己發光發熱,幫祖國更上一層樓!.05.安享晚年時,她卻“摳”的要命晚年時,王承書家中的陳設,僅有一套舊沙發,三個舊櫃子,和那睡了一輩子的硬板床。去看白內障,醫生建議她打10針進口藥,當知曉每支藥600元時,嫌貴的她幽默的說道:“你看,我眼睛還值6000元嗎?”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只是,王承書的“摳”是針對自己,對國家,她可是比誰都慷慨。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慕名,不戀權。由她擔任首席專家的作品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獲獎,她卻要求不在作品上署名。眼疾嚴重,身體瘦弱的她,即便是當上了專家組組長,也從不坐單位安排的轎車,每天都和大家一起坐班車。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她一生不貪慕金錢,在職時,她的稿費和獎金,多半捐給了單位購買書刊。退休後,她與丈夫約定,死後不留下任何錢財,把錢都用到有意義的地方去。1992年張文裕去世後,王承書履行了約定,把丈夫一生的積蓄約十餘萬元,悉數捐獻給希望工程,並且在西藏捐建了一座“文裕小學”。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右一為張文裕對於為何不給子女留錢,王承書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接受了教育,會自尋出路。“可國家的教育若是上不去,人才培養不出來,那這個民族都會沒有希望!”所以,年底一病不起,收到病危通知書的時候,王承書立即留下了遺囑。將自己攢下的幾萬元也統統捐出。這筆錢在當時,是希望工程收到的最大的一筆捐款。可捐錢的王承書,卻被隱藏在歷史的長河中。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直到現在,提起核武事業,人們想起的只有錢三強,鄧稼先等,卻不知有這樣一個女人,她清貧了一輩子,奮鬥了一輩子,也“默默無聞”了一輩子。她用這一輩子,換來了國家的崛起,民族的自強。她是中國核武事業中,神秘而偉大的存在,真正做到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國內版居里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這個奇女子我們不該忘……

“記住我的好,或記住我就好……”銘記,是最好的感恩。如今,斯人雖已駕鶴去,但忠魂卻永遠留存。她那推動著中國向前的,清雋又堅定的背影,也永遠不會被世人忘記。王承書先生,讓我們記住這個功垂青史的名字,向偉大的前輩,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