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整改要敢於「下重手」

園區整改要敢於“下重手”

當前,工業園區已經成為我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實體經濟的主戰場。能否做好工業園區整改工作,是我區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桎轄之桎。

落實整改關鍵在人,在於地方領導幹部能否拿出“大刀闊斧”的勇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工業園區長期以來積攢的“宿疾”,也並非“一朝一夕”“輕聲漫語”就能徹底根除的。不能強化政治擔當,不敢拿出動真碰硬的魄力,不願打破過剩落後產能的罈罈罐罐,整改就只能是“掩耳盜鈴”“隔靴搔癢”。

園區整改要敢於“下重手”

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缺乏淘汰落後產能的魄力。表面上看,是路徑依賴、慣性思維在作祟。他們不會用新發展理念抓發展,穿新鞋、走老路,講新話、幹舊事,還在沿著過去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路子抓工作,一看到增速下降、投資下滑就驚慌失措、回到老路上。說到底,還是顧慮太多,思想負擔太重,不捨得騰籠換鳥,不懂得輕裝上陣。

園區整改如同培育花圃,園丁必須捨得清除腐爛的種子,拔掉多餘的雜草,才能為良種提供優質的土壤和充足的營養。

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只有幹部主動認領、堅決整改,對“殭屍企業”穩妥處置,對“小散亂汙”企業下決心治理,對工藝落後、汙染嚴重的敢於“動奶酪”,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方能全力推動工業園區整合轉型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