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愛乾淨反而會生病?!「幕後兇手」居然是它們……

導讀:從小就被教育要愛乾淨講衛生,這已經成為了很多小夥伴們的生活習慣。其實講衛生當然是好事情,可是有些時候,你所以為的衛生卻未必是真的衛生哦。很多看起來是愛乾淨的習慣,實際上並不衛生,甚至長此以往還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過分愛乾淨反而會生病?!“幕後兇手”居然是它們……

1.過度清潔皮膚

用洗面奶洗臉現在已經不只是小仙女們的專利了很多注重護膚的男性也開始入了洗面奶的坑。適當用洗面奶是可取的,有利於清潔毛孔。但是有些人習慣每次洗臉都用點洗面奶,甚至是帶有磨砂效果的洗面奶,這似乎看起來讓皮膚洗的更乾淨了,但其實是很傷害皮膚的。因為我們的皮膚中是需要皮脂要保持健康的,一定的皮脂可以讓皮膚滋潤光滑,而過度的清洗會導致皮膚乾燥甚至脫皮,長期這樣很容易讓皮膚變薄、易過敏。

2.一起床就疊被子

起床就要疊被子是很多人自幼就被家長教導的行為,很多人從小就養成了這種看似衛生的習慣,其實這種做法是好的,因為我們在睡覺時會出汗,導致被子會潮溼,如果剛起床就疊被子容易滋生大量蟎蟲。

3.飯後立即刷牙

有人喜歡在每頓飯後都立即刷牙,覺得可以讓牙齒更加健康,但是其實在進食後口腔內容易產生酸性物質,牙齒外層軟化。如果在這個時候刷牙會磨損牙釉質,更容易患上蛀牙。我們可以選擇在飯後漱口,然後等半個小時以後在進行刷牙。

4.用紙巾擦水果、餐具

很多人認為紙巾看起來很白應該很乾淨,喜歡用來擦水果或餐具,其實很多紙巾在生產過程中會使用漂白劑,而漂白劑跟食品接觸的話,容易引起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造成對食物的汙染。而且很多紙巾在消毒過程中沒有達到要求,含有細菌,容易進入人體內造成傷害。

生活中很多潛移默化的行為並不代表就是對的,以往的侷限會導致我們對某些事情只有片面認知,當然,現在知道還不晚,這些看似衛生實則並不好的習慣還是要改掉,才能保證真正的乾淨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