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不务正业君的好朋友娄女士从北京出差归来,特意为我们带了稻香村糕点,还嘱咐“我可是专门跑到铜锣鼓巷(此处应为南锣鼓巷,我们见到的可能也是个假娄小姐)去买的!”正在加班的各位感动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不过还没开盒就被来自北方的知奥小姐无情指出“你怕是买了个苏州稻香村”。

苏?苏州?苏州稻香村?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没错 正是在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稻香村的历史沿革了,它成为北京糕点乃至北京特产界的大红人也是各种机缘巧合。

其实稻香村正是不折不扣的苏州点心,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后来稻香村的伙计北上闯荡,这才有了北京稻香村的火种。文革时期,苏稻与北稻双双歇业,之后又各自重起炉灶。

没成想商标却被保定稻香村抢先注册,后来辗转多次回到了苏稻手里,北稻则只能注册三禾北京稻香村,所以像娄小姐带回来的只有“稻香村”的标签为苏稻,现在最火口味也最好的是北稻,需要认准“三禾北京稻香村”。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其实无论苏州稻香村还是北京稻香村都是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只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北京稻香村的口味似乎更受消费者喜爱,也逐渐成为了北京的招牌,不断融入北方糕点的特色,自成一派。

既然去北京,自然是要带一点北京稻香村回来了。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提及北京特产,卤煮、爆肚、炸酱面都要现做,在小馆子里吃的才算地道,而真空包装的烤鸭自然也不如现片的香,涮羊肉就更不用说了,一桌人围在烧炭的铜锅旁喝酒吹牛才是真正的精髓。

而传统糕点则不需要这些现场的仪式感,不管带到哪里口味都不受影响,所以稻香村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北京特产馈赠佳品的角色,经久不衰。所以上述各家稻香村之间的纷争也就不难理解,那么,除了商标之外北稻又有哪些独特之处便于大家区分呢?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北京稻香村产品规整,产品名称清晰位置中正,而娄小姐带回来的苏稻摆放相对杂乱,产品规格不一,名称印制也有待工整。

不管是真假美猴王,总要有点本事,作为点心,好吃才是王道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北京稻香村的枣花酥枣泥的味道非常醇厚,却没有普通糕点的甜腻,酥皮入口即散,是绝对推荐的经典款;而这款苏稻不但改成了山楂馅,且苦味过重,酥皮偏硬,咀嚼略不舒适。

桂花方糕胜在糕的细腻松软,桂花淡香却不喧宾夺主,豆沙才是最绚烂的主角;而这款,请你告诉我,你不是方糕,谢谢!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山楂锅盔是北京稻香村混糖系列的招牌,是绝不会踩雷的品种,也最能代表北方糕点。

所谓混糖,是区别于传统苏式糕点的酥皮,直接用面粉、油和糖一起烤制而成,酥而不散不会掉渣

酸甜口的山楂完美中和了混糖本身的甜腻,使你更能感受到浓浓的麦香和北方特有的胡麻油的香气。而这款,掉渣、山楂偏苦、馅料松散不细腻、连字都印歪了,拿走!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真正的老字号北京稻香村糕点,种类繁多、口味独特,有机会不务正业君会为大家出一期推荐特辑,先送一个小诀窍,混糖踩雷几率远低于其它种类。还有,南锣鼓巷,就别去了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国内的各大旅游城市似乎必备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商业美食街。北京的

南锣鼓巷、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扬州的东关街、西安的回民街、成都的锦里、厦门的曾厝垵……而且每条街必备铁板鱿鱼、臭豆腐、猪肉脯这些并不美味也没有任何特色的“美食”。当然,文艺小清新的糕点、咖啡店也是标配。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每年有2.7亿游客来北京,带走的稻香村却源自苏州

你能分清这都是在哪座城市吗?

不务正业君都怀疑这些美食街是同一个团队开发的。不过这些地方依然游人如织,似乎不去打卡就不算是到这个城市旅游过,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们依然存在且不断泛滥

了解一座城市,需要用心

,需要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人文气息,而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

同样,那些真正美味的小店,一定和当地的文化、景色与人文气息融合在一起的,它可能不起眼,但一定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能是大爷出门遛弯必吃的豆浆油条,也可能是好友聚会吹牛常去的火锅涮肉

希望大家去到每座城市都能体会到当地人生活的感觉,尝到城市真正的味道

这些美食街,不务正业君相信,终究会被绵延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所淘汰,被城市驱逐的应该是这些没有营养与内涵的同质化产品才对。

本文与各家稻香村均无任何利益关系,纯属个人口味偏好,如有雷同,幸会幸会!

欢迎来告诉不务正业君,你去过哪些

坑人的美食街,又买过哪些假特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