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葉夜love


青春期,對於很多家長、孩子、甚至學校和老師來說,都是非常敏感的話題。如何安然度過青春叛逆期,對於家長來說,又是培育孩子的漫長道路上的一大難題;而對於孩子而言,也是自己成長道路上必須經歷的一道坎。

就在昨天教師節有一則刺痛人神經的新聞:四川某初二學生因被家長責罵,一氣之下跳河,後搶救無效死亡,生命定格在本該最美好的年華。再往前看,類似於“14歲男孩沉迷於網絡遊戲,在網吧裡足足待了一週”、“16歲花季少女前往離家600公里的城市與網友見面,家長毫不知情”!

條條讓父母心驚膽戰的新聞,讓他們認識到了引導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的重要性。而事實上,很多父母都把希望寄託給學校和老師,希望通過他們正確、專業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而殊不知,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互動,也是青春叛逆期中絕大一部分。

據資料顯示,青春叛逆期多在14歲開始,由於個體差異,大多在16到20歲結束。而在青春叛逆期間,孩子跟父母和老師之間的衝突,是叛逆期體現的主要形式,並且在通常情況下,男孩叛逆程度甚於女孩,成績較差學生的叛逆程度多於成績優異的學生。

想要引導孩子安然度過青春叛逆期,最重要的一點,是弄清楚“叛逆”兩個字的由來。

青春期,是孩子身體發育和心理變化最快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在心理各方面不成熟、沒有足夠社會經驗的情況下,性格主要特點為張揚,同時極想擺脫“孩子”這個角色,想要各方面變得獨立而自主,想極力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而同樣在這個時期,家長並不能接受孩子的這個快速轉變過程,還是想要孩子像小時候一樣,對自己言聽計從,做父母的小棉襖。除此以外,家長感覺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在與孩子的相處中佔主動角色的自己,逐漸變為被動。

因此,孩子的變化和家長的固執碰撞在一起,往往產生很多矛盾和衝突,若不及時處理好這些衝突,甚至會影響與孩子今後一生的關係和感情。那麼,作為家長,想要正確引導孩子,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和發言權。

孩子在這個階段,正是從孩子轉變為成人的過渡階段,成年人的自主,是從小依賴家長的他們,所憧憬和嚮往的。那麼對於家長來說,何不在安全的條件下,放手他們去做、去嘗試、去體驗。萬事開頭難,而只有家長開了這個頭,孩子才能抓住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想要成為大人的孩子,也想證明自己在家庭中的價值所在,發言權,對他們來說,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人人都有隱私權,任何一個孩子也應該有。小時候,孩子放了學,總是對家長熱情地講述今天在學校所發生的一切,而漸漸地,一些小秘密,孩子不願意跟家長分享,而是更願意藏在心底,或者跟同學分享。家長對於這種情況,應該正確看待與孩子之間的代溝,只要孩子行為不嚴重,不傷害自己的身體,家長應該做到尊重和理解。

最後,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允許孩子犯錯誤。

任何家長都是從青春期成長過來的,都對青春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到了自己孩子的青春期時,他們就要想到自己在青春期時,所與家長的矛盾和期望,以及對事物的看法,這樣,家長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同時,家長也應該適當放下身段,多於孩子溝通,對於孩子犯的錯誤,應該多給予理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青春叛逆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若正確引導,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人生路上不可抹去的一筆。

我是家長語屋的創辦者,關注孩子成長,請和我一起關注: 家 長 語 屋

微信:jia zhang yu wu123


家長語屋


叛逆期,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階段,大約在14歲左右,也就是孩子讀初二、初三這個時期,表現為特別愛發脾氣,尤其是對父母,性情暴躁。男孩可能更甚一點,表現為愛打遊戲、上網、早戀、逃學、甚至犯罪。叛逆期教育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家長。那麼如何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呢?眾說紛紜。

我覺的對於孩子叛逆的問題,首先我們做為家長應該正確看待,不用怕,它是一個人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它說明我們的孩子在慢慢長大,我們做家長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危險”期。

如果我們做家長的處理不好,輕則影響孩子學習和生活,重的會讓孩子走向犯罪,當然這是極少數。所以說叛逆期孩子是主角,我們家長是配角也一定要配合好。

當下我們家長對待孩子叛逆期辦法也不外乎有這麼幾種,以暴制暴型,放任自流型,簡單溝通型,但能真正確看待,恰當解決的確少之又少。那麼如何解決、正確處理呢?


一、尊重孩子,看到孩子的成長。這時家長一定要分清,關愛和尊重是倆碼事,只有把孩子當做最好的朋友,孩子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被尊重。如果我們分不清,我們給予孩子的關愛越多,反而更不利於孩子叛逆期的成長。孩子作為正在成長個體,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不斷增強,正處在需要被認同和尊重的時期。我們愛的越多他們會越厭煩,這個家長都深有感觸。因為他渴求長大,渴求獨立。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朋友對自己關懷達到無微不至的地步,我們會覺得是被受到侵犯,我們會厭煩,朋友之間相處之道就是點到為止,恰到好處。所以說我們過多的關心不僅不會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會是孩子劈頭蓋臉的狂轟亂炸。把關愛隱藏,用恰當的方式表達,那就是尊重。


二、善於溝通。大家都看過電視劇《亮劍》,我們家長不要做李雲龍,要讓自己成為趙剛,善於溝通,說實在的要成為趙剛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趙剛其人,北京大學講師,有知識有思想終歸還是學習使然,擅長狙擊,軍事素質過硬,有能拿的出手的東西。說到底之所以能思想工作做的那麼好,就是底子好,牌子硬,受人尊敬,讓人佩服。我們家長不可能都那麼優秀,那麼如何做一個善於溝通的家長呢?先從孩子喜歡的方面和孩子溝通,例如他們喜歡的歌,追捧的粉絲,喜歡的番劇,這樣他們就會對你另眼相看,打開心扉和你交流,慢慢的才能接受我們大人所謂的說教,切記談成績、下命令、讀不好書沒出息,我們那時如何如何,也是我們家長最津津樂道的,也是孩子最煩的。其實,講實在的,溝通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家長把自己做優秀,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趙剛,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不傻什麼都知道,他會看到,會照這樣子去做,這就是身教勝於言教的道理。


三、鼓勵表揚。其實我們家長對孩子說NO的多,講YES的少,總怕孩子受傷害不讓幹這不讓幹那,總覺的孩子小,其實孩子最終會走向世界,獨自面對這個問題多多的世界,那些生活的挫折終歸要自己克服,所以我們家長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其從小的歷練其實挺好的。我們往往孩子偶爾做錯了事母親嘮叨,父親訓斥,加深了孩子對父母的敵意,尤其實在叛逆期孩子更加能接受,其實這時對孩子給予鼓勵和表揚效果會更好。另外對待學習方面,尤其需要鼓勵表揚,特別是對於成績差的學生,要看到點滴進步,即使鼓勵表揚,讓孩子慢慢走出低谷,試想我們也不是一天成就事業,一天明白事理,總是一個積累漸進的過程。但我們做家長的總不去換位思考,耐心的少急於求成的多。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更是恨孩子其不爭,怒自己不幸。


有人說過你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也找不到兩個相同的家庭,因為家庭不一樣,也不會找到相同的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別人的建議或方法我們只能借鑑模仿,要想找到適合我們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那唯一的方法就是多思考,多觀察,多用心,不斷的學習。


白楊2014


雨媽認為,父母應該搞懂何為叛逆期?雨媽家妞4歲了,都說2-3歲叛逆期,我並沒感覺有太大叛逆。其實所謂的叛逆期,是孩子強烈表現自我的時期,如果引導得當,那將是孩子的一個成長飛越期。

孩子叛逆期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行為獨立期,即2-3歲叛逆期;一是思想獨立期,也就是青春期。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當孩子越來越大,他會發現自己能做的越來越多,父母認定這是叛逆,其實不是出於愛,大多出於害怕!害怕不在被需要,害怕孩子犯錯。

孩子表現異常無非想達到兩個目的,第一是得到父母關注,第二是得到父母認同!所以父母只需謹記三點,即可輕鬆讓孩子飛快成長:

第一,行為上,不亂管

只要是在安全範圍內(即傷害不到自己、他人、環境),儘可能的讓孩子去探索世界。例如孩子一段時期會很想翻抽屜,那就把貴重物品放起來,讓孩子盡情的折騰去吧。

第二,語言上,不亂說

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著急制止或是批評,只需指出錯誤並做出正確示範。有的父母會說了,孩子根本不聽,下次照樣會犯。這是父母對孩子的誤解,孩子太小,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甚至有時候知道犯錯了,但是孩子記憶力跟不上。

所以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在孩子犯錯時不斷的予以提醒,引導,糾正。

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孩子犯了什麼錯,而是孩子從錯誤的後果中學會了什麼!

第三,態度上,要堅決

父母會發現孩子一個特點,當孩子因無理取鬧而哭鬧時,父母不理會,下次孩子將大大減少這種行為,這也是父母屢試不爽的“冷處理”。

其實這從根本上在表達父母的一個堅決的態度,許多時候孩子的哭鬧就是在試探父母的態度。

對於一些錯誤的事,父母應該堅持原則,態度堅決,這樣孩子才會明確知道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陶行知說過: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和原生家庭情況不一樣,所以在教育方法上也不能一概而論,父母只要把握好大的方向,積極調整教育方式,其他就可以靜待花開。


雨媽育兒之路


一定要注意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不同的相處方式有不同的結果,我在百度看到過一篇叫《梁瑞澤變形記》的文章寫了父母怎麼去應對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從而讓自己的孩子愛上學習建議大家去看看!


用戶104378248147


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孩子出現叛逆期也就是孩子已經有自己的主意了的年紀,孩子形成叛逆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與家長意見不統一,家長用強制手段逼迫孩子就範。所以家長首先要改正的就是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與孩子交心,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對於孩子是要管教的,但是不能夠總用命令的口吻,尤其是在與孩子意見不統一的時候,要保持冷靜,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理由,分析其中利弊,與孩子一起討論分析,尊重孩子的意見。在與孩子意見不和時,順著孩子的思想走下去,不要急著否定孩子,瞭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深入孩子內心,引導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管教孩子的方式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改變,不能夠孩子長大了,家長還用小時候那一套教育方式,連打帶罵的,這樣是不行的,只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

總之,對於孩子要多關心多瞭解,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緩解孩子的叛逆心理。


薇愛米多


作為一名在孩子轉折期---叛逆期執教十年的班主任教師,我給你幾點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問清緣由,對症下藥,對孩子不承認他在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只是一個狀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是孩子對於某件事的一種固執的心裡結構。

孩子叛逆,只是因為某一個原因造成的,問清了原因,孩子的氣順了,心結打開了,叛逆也就過去了。怎麼幫孩子打開心結呢?勤和孩子溝通,不要等有了問題了才想起和孩子溝通,那就晚了,孩子也不願意和你說。

用心和孩子溝通,把孩子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你以為是件不值得一提的事,但是,你以為錯了,這件事,對於孩子是天大的事!所以,學會換位思考。你沒受過孩子的傷,就不要和孩子談他的傷疤!


二、別衝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孩子有了叛逆期的表現,家長不要急於糾正。孩子還在氣頭上,家長為了長子關係,該忍得要忍,該讓的要讓。這是為了以後更好幫助孩子的需要!反抗情緒很激烈,那就先避其鋒芒,日後再慢慢圖之!

三、勤於讀書,減小和孩子的代溝。

日新月異,時代發展得太快了!我們想當然的以為,而事實是根本說不到孩子的內心裡去!怎麼辦?多讀書,都看我的問答,實在不行就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常做的事,設身處地的以孩子的角度想想,也許,就會明白孩子的不易,明白孩子這樣的原因,沒準你還會支持孩子呢!

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效,如有不適,希望見諒。這裡是晶心呵護,晶心教育,呵護成長謝謝


晶愛心呵護


1、首先要與孩子心靈上的深度溝通,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對孩子的愛好表示很感興趣與孩子進行討論。2、叛逆期的孩子是最孤獨的,建議孩子父母親每星期堅持跑步三次以上。3、主要還是父母親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好的正確的引導,不能表現出很急躁,或打罵孩子!


MrZhangyun


尊重與理解孩子特殊時期的語言與行為,硬碰硬是下下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冷處理,與孩子一起學習與遊玩、運動等,在活動加深感情,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陽光之下


方法多種多樣,下面簡單說明:
這樣的,在家長眼裡,應該算比較判逆的吧?

處於判逆期的孩子,首先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最起碼,您的孩子沒有成為應聲蟲,沒有成為跟屁蟲,沒有成為行屍走肉!他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你應該為他們感到高興,替他們點贊!

但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令家長頭疼億,因為他們的乖娃兒,乖乖女,不聽話了;您的權威性正在從根本上消失!
他們成了看著挺乖,卻說不得,摸不得,碰不得的刺兒頭,你根本拿他們沒辦法!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你是對的,方式方法都是正確的,那麼,你可以引領他們前進;如果你本身不對,或者方法不對;他們又為什麼要聽你的呢?

您會規規矩矩聽您的上一輩人嘮嘮叨叨?您會一切都聽上一輩人的?

想通了,也就明白了!您說的,不代表真理,引導,引領,換方式方法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