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不做廣告,得送禮!

朋友圈被學子媽媽們的入學實錄刷屏了,

他們家鄉有個習慣,

第一天上學要母親去送。

雖然大多孩子開學都是媽媽,

這個是我聽過的最認真的。

突然想知道古代的孩子們怎麼開學的,

據說《禮記》和《弟子規》流傳下來的入學禮千年未改:

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硃砂開智,

原來古人開學第一課首先教的就是儀式感。

★正衣冠★

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禮記》

古人十分注重學生們儀表的整潔。入學前,定做一身得體的學生服,開學第一課,四到七歲的學子們穿上正式的長袍---青衿,先生們依次為他們整理,排隊集合,恭立片刻,才能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如今的學子,也要穿上自己的校服。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笈(jí)囊,古代書包,重,所以需職業伴讀人“書童”

神農草堂

★行拜師禮★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先拜孔聖人,雙膝跪地,九叩首;再拜先生,三叩首。如今的學子們,起立、行禮、“老師好”。

神農草堂

淨手淨心

正反各洗一次,擦乾,寓意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專心致志。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神農草堂

硃砂開智

先生手持蘸著硃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點“痣”,“痣”與“智”諧音,喻開啟智慧,目明心亮,一點就通。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描紅開筆,是指老師帶著同學們寫下人生的第一個字,一般都是“人”、“一”等簡單字。

神農草堂

送禮表意

請注意,入學禮,有一個送禮的環節。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論語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束脩(shù xiū),古人的學費,有人說是10條幹肉。

孔子用“只要送我10條幹肉,我就教你”隨意表達了自己“有教無類”的態度。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六禮”,除了表明心意的束脩,還有:

芹菜,業精於勤。

蓮子,苦心教育。

紅豆,紅運高照。

棗子,早早高中。

桂圓,功德圓滿。

神農草堂

★禮之藥理★

小編碼這篇文,是因為束脩六禮、“開智”硃砂多可以藥用吶。

芹菜,平肝涼血、清熱利溼。

蓮子,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

紅豆,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棗子,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桂圓,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硃砂,清心鎮驚,安神解毒。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煮食易軟爛的紅豆,跟煮後稍硬的赤小豆都叫紅豆,古人指哪個呢?

神農草堂

入學禮,

又稱入泮(pàn)儀式,

“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

啟蒙開學,

古人極其重視,

與成人禮、婚禮、葬禮相提並論,

人生四禮之一。

今人,古人,

都寄望入學,

能收穫未來。

對於古代學堂,

不知開學禮上會不會跟大家見面?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戒尺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村童鬧學圖 仇英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开学第一课不做广告,得送礼!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首家融“天然”和“文化”於一體的半敞開式中醫藥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