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起步,大學生創業背後的笑與淚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小海按:9月19日,新民晚報專版報道上海朧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蔣公寶在專家志願團的幫助下,從無到有成就了一個90後創業團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文 / 解雯贇

來源 / 新民晚報

上海朧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學生創業公司,目前在全國擁有23家子公司,作為上海市楊浦區重點納稅企業,每年為300多名在校大學生提供企業實習機會。朧愛校園定位於校園營銷執行服務,目前是國內同類企業中最大的服務公司之一,與全國800多所高校的2000多個社團建立直接聯繫,每年執行5000餘場校園活動,迄今公司已服務近700家品牌客戶進入校園市場完成品牌營銷及新用戶獲取。五年時間裡,朧愛校園從創始人蔣公寶的準丈母孃支援的4萬元起步,已經變成了年營業額過億元的大學生創業典型代表。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創始人蔣公寶介紹說,“我是來自山東沂蒙山區農村的孩子,家人當初堅決反對我創業,當時只有未來的丈母孃偷偷支持了我4萬元作為公司的起步資金。我開的這家公司,自己感覺挺老土的,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承接企業在全國高校內的各種文化推廣活動。”就是這家並不那麼高大上的公司一直在默默掙錢,第一年營業額200多萬元,到去年已做到了7800多萬元營業額,估計今年能夠有1個多億的營業額。“養活我們團隊120人沒有問題。我們團隊99%都是這兩三年畢業的90後大學生,每個月工資發100多萬元。”

在校園裡,蔣公寶一度是知名人物,曾擔任上海理工大學學生會主席,也曾組建小有名氣的志高公益社團。長期從事大學生公益志願者活動的組織經驗,以及自己在校園社團、學生會的經歷讓他發現一個商機,那就是品牌方越來越關注年輕人,很願意贊助年輕人的各類活動,學校團委和社團也需要更多經費支持社團活動的運轉,但是一年換一茬的學生幹部換屆機制讓商家找能管事的學生幹部很困難,蔣公寶便註冊了“朧愛校園”,作為品牌高校營銷進校園的橋樑服務商,從海報設計印刷做起,然後慢慢開始承接各種企業的校園活動落地,從母校上理工開始到覆蓋全國800多所高校的團委社團學生會。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那些企業要進校園辦推廣活動,都找廣告公司,層層轉包下來就到了我們。最開始,我們接的都是七八手單,利潤真的很薄。”蔣公寶很感慨。他說,創業前已經儘可能瞭解了很多創業知識,真開了公司,發現自己還很嫩,“那些稅收、財務知識,都不明白。”於是,他參加了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和上海市教委組織的創業訓練營,重新再學一遍創業相關的基礎知識,“收穫真的太大了,幾乎是手把手地教。還認識了上海市創業專家志願團的老師們,有不明白的幾乎24小時可以向老師們請教。”

沒有場地辦公,指導老師指點,找到了曾經工作過的延吉大學生創業家園的兩年免房租的辦公場所;為了節省成本,指導老師指點,買二手發票打印機;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的指導老師指點多去參加各類展會活動;指導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媒體老師讓更多的企業瞭解我們;最頭痛的是資金問題——“我們一點外部資源都沒有,大家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家裡也都沒什麼錢可以支持的。”蔣公寶回憶創業之初的痛苦。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朧愛校園創始人團隊

最後還是獲益於基地各種創業講座的資訊,蔣公寶申請了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的資金支持,在公司最艱難的2014年,獲得了政府創業資金提供的30萬元無息貸款,三年還清。“真的是雪中送炭,每個月還8000元,還是無息貸款。沒有這筆資金,公司根本撐不到後面的種子輪融資。”

“在校園辦推廣活動,我們做得很好,幾乎沒有離開過校園,最知道同學要什麼。”蔣公寶經常一個月跑40多趟學校,如今,中國電信、可口可樂、阿里巴巴、娃哈哈、農夫山區、相宜本草等都成了公司的客戶,業務擴展全國,現在只有西藏和青海還沒有去做過校園活動。“我們自己都不敢想象,一群大學生草根創業者每年營業額都是在成倍遞增。”蔣公寶說。就這樣,品牌校園推廣,一個低端、人力密集型,甚至都稱不上一個行業的領域,成就了一個90後創業團隊。

掃碼報名朧愛校園實習崗位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从校园起步,大学生创业背后的笑与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