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7年18人獲得諾獎,你怎麼看這個彈丸小國驚人的科技基礎

互動話題推薦(62)

1.引入話題:昨天是國慶節,當億萬中國人都沉浸在節日的興奮之中之時,一則各大媒體報道的新聞——日本人又獲諾獎了!卻讓部分國人內心五味雜陳。

因為中國人一直有個諾貝爾獎的情結,雖然莫言,屠呦呦已經讓國人揚眉吐氣,可是和鄰邦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相比較,我們總感覺有點拿不出手。

2018年度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揭曉了,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和美國科學家一起獲得該獎。

實在是佩服日本這個國家,當年提出本世紀前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曾經被認為“口出狂言”,沒想到不到20年就完成了一大半。

提出足球50年拿世界冠軍,也曾被認為“痴人說夢”,可照目前這個趨勢,還真有可能。

今天我們來一起聊聊我們的近鄰日本!因為只有研究對手,正視現實我們才能超越對手!

2.展開話題:【日本17年18位諾獎獲得者,你怎麼看】

自去年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今年2018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竟然也被日本的京都大學榮譽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請看視頻。

日本17年18人獲得諾獎,你怎麼看這個彈丸小國驚人的科技基礎

事實上,拋開已經是英國國籍的石黑一雄不算,進入新世紀以來已有18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距離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上至國家、下至國民,日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是日本人真的更聰明、還是日本政府有什麼激勵機制嗎?耐心聽我分享完,相信你會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經常去日本旅遊的朋友們,你們注意過日本紙幣上的那些人物嗎?

一千元日幣上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學家;五千元日幣上是樋口一葉,日本著名文學家;而最大面額一萬日元上那個目光堅毅、面色嚴肅的人,是教育家、思想家福澤諭吉。

日本17年18人獲得諾獎,你怎麼看這個彈丸小國驚人的科技基礎

將最崇敬的人印在每一個國民、每天都在數次進行的日常活動裡,意味著最隆重的懷念、最深刻的尊敬。日本人對知識淵博的人表達最大敬仰。

17年18人算不算多?為什麼說日本創造了驚人的紀錄?

在諾貝爾獎得獎國家裡,美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大贏家。

截止2016年本屆諾貝爾獎,美國人獲得了354枚諾貝爾獎,但是在美國獲諾獎的人裡,移民佔據了半壁江山,比如今年,美國六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移民。

除了大力投入科研, 日本政府還做了什麼?

從2005年到2015年,日本這十年的科研經費平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居發達國家首位,而2016年美國為2.8%,約4650億美元。日本比美國投入比重還要高!但是,絕不只是足夠的科研經費那麼簡單。

日本的國民教育對產生諾獎有什麼影響?

大隅良典總結自己的探索經歷,有一段話充滿了畫面感——

“小時候熱衷於飛機模型、半導體收音機的製作,夏天喜歡在小河裡撈魚、捕螢火蟲、採集昆蟲,手持網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採筑紫、野芹菜、木通、楊梅、野草莓,能夠感受自然的四季變遷。”

對大自然和周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是引領諾貝爾獎獲得者走進科研世界的原始原因。日本教育的秘密其實很簡單:

日本17年18人獲得諾獎,你怎麼看這個彈丸小國驚人的科技基礎

日本“全民讀書”風氣,讓諾獎獲得者受益終身!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福井謙一在《直言教育》中寫道:“在我的整個初中、高中時代,給我影響最大的是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阿維尼翁的動物》、《橄欖樹上的傘菌》...他於我可以稱為心靈之師,對我的人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稱,上小學時班主任金子英夫送給他看各種物理書籍,使他對物理產生極大興趣,並最終走上物理研究之路。

日本17年18人獲得諾獎,你怎麼看這個彈丸小國驚人的科技基礎

獨特的民族性格:一輩子堅持只做一件事!

大隅良典等待這個獎項,足足等了二十年。在此前二十五年的學術長跑裡,他經歷了博士畢業找不到工作、研究受挫、轉專業、獨自縮在小實驗室長達九年無人問津的學術生活,但是他一直在堅持。

日本17年18人獲得諾獎,你怎麼看這個彈丸小國驚人的科技基礎

3.討論話題:對於到2050年的50年要讓30位日本人獲得諾獎,現在已經有18人獲獎你怎麼看我們的鄰邦日本?中國大媽到日本搶夠馬桶蓋,日本人高效嚴謹的態度,乾淨的街道,舒適安全的校園等……這所有的一切,你怎麼看,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哪些?請發表你的看法。

4.總結話題:日本這個民族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言必行、行必果,做事認真,踏實潛心,事事追求極致。

我們應當銘記歷史,但更應該懂得反思。國家投入、科研環境、國民教育、民族性格種種因素,扭成一股巨大的繩結,將日本的科學水平提升到了國際數一數二的地位。而最關鍵也最亟需改變的,也許是每個個體本身。

對所做事情的熱愛、個人探索精神、好奇心和社會責任感不僅是科研的源動力,也是我們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的最終原因。發自心底的尊重我們這個社會的學者、尊重知識,是比獲得諾貝爾獎要更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