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流血的古樹,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全椒流血的古樹,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全椒縣會流血的古樹

來,搬好小板凳,捧好西瓜,我們開始聽故事了。今天,小嬌來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古樹“流血”的故事。

相傳,梁武帝少時曾隨兄南譙太守蕭懿在南譙(全椒古稱)讀書,一日在龍山尼庵遇妙尼慧姑,一見鍾情,梁武帝登基後欲覓慧姑,不意時過境遷,已庵圮人亡,於是旨令高僧寶誌和尚在龍山建此廟,並在龍山主峰建娘娘廟。

據說原寺廟核心區有更多的參天古樹,清代詩人吳國縉(吳敬梓伯曾祖)有《龍山寺》詩曰“林深無熟徑,樹老不知年……”,惜歷代戰亂,損之過半,特別是文革前後無政府管理狀態,在此劈田、飼禽、辦廠,毀樹更多,現保留下來的可算曆經磨難。而山上,古樹落籽生根逐步形成了以青檀為主,間有朴樹、三角楓等樹種的植物群落,大多樹齡也都有百年以上。

而這些樹的樹皮呢,是絕好的制書畫宣紙的原料青檀樹皮。相傳,東漢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東漢造紙家蔡倫死後,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很想造出一種世上最好的紙,為師傅畫像修譜,以表懷念之情。但年復一年難以如願。一天,孔丹偶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倒在溪邊。由於終年日曬水洗,樹皮已腐爛變白,露出一縷縷修長潔淨的纖維,孔丹取之造紙,經過反覆試驗,終於造出一種質地絕妙的紙來,這便是後來有名的宣紙。

時間慢慢來到2007年,一位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走進龍山時正趕上寺廟擴建,聽僧人介紹施工現場的古樹“出血了”,以前只是經常聽說,這次在現場急忙趕到施工現場,見兩位民工坐在一旁一臉無辜地發呆,原來施工中傷及一株古青檀樹根,傷口處竟“流血”了,恐有違神靈。撥開覆土,見粗壯的古樹根斷口的確流出暗紅色粘稠液體,部分已滲透入土壤中。據他以為,這是樹液經氧化而產生的現象。僧人在現場做了法事,並轉告工人,建寺是行善積德,不會遭天譴,兩位工人才繼續施工。

全椒流血的古樹,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這些就是全椒龍山寺的青檀古樹群。

樹齡:最高齡1000年以上

樹高:8米 胸圍:125公分

冠幅:10.5×10.4米

地名:國有馬廠林場西山作業區龍山寺周圍

全椒流血的古樹,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青檀大家庭

百子檀

在大殿右前沿下。其為古樹群中樹齡最大、樹形最奇特的一株青檀。樹高12米,胸圍360公分,冠幅東西12.2米,南北11.8米。樹幹中空,自根部向上,有一約60cm×70cm的空洞,原樹幹幾近全部枯朽,現有的樹幹是由後來的萌生枝幹交織而成,並著生眾多的樹瘤,新生3個樹瘤每隻約40公分,僧人稱此是“百子救母”,故稱百子檀。

三尊大佛與涅槃檀

廟前廣場邊有三棵古青檀並排而立,其樹體高大,枝葉茂密,如寺院屏風,顯示著古寺的威嚴。由於其儼然似大殿中供奉的三尊大佛,寺僧稱其為天成的三尊大佛。居中的一棵樹高20米,胸圍 公分,冠幅15米×10.1米,為釋迦牟尼佛化身;南邊一株樹高16米,胸圍 公分,冠幅19.3米×11.6米,為藥師佛化身;北邊一株樹高16米,胸圍 公分,冠幅15.2米×12.2米,為阿彌陀佛化身。三尊大佛俯視世間萬事萬物,為人間去憂解惑,接受善男信女的朝拜,僧眾香客也不時在樹下添香,在樹上懸掛祈願帶。中間一棵形態獨特,其自基部至1.5米處樹幹猶如一口倒扣著的甕,中空,朝東一孔如門洞開寬35公分,高1.4米,相傳曾有高僧在此涅槃,故大家又稱其為涅槃檀。

母子檀

該樹懸於大殿左後坡上,樹高21米,胸圍345公分,主幹中空腐朽,有孔外露,可見幹腔內有粗藤狀兩枝延伸出樹幹。傳說此樹早年枯萎,不知何時,從母腹生出子幹,穿透樹皮與母樹長為一體,使古樹煥發青春,故名母子檀。

石林樹

在大殿左,寶公亭旁。該樹高21米胸圍400公分,冠幅14×15米,其生於巨石之上,粗壯的根與巨石融為一體,主幹凸凹不平,似石柱般挺立,故名石林樹。

龍爪檀

在殿左山坡中部。該樹生於裸石之上,主根全部外露,延伸出3—5米後扎入石隙中,形如龍爪,故名龍爪檀。

連理檀

在大殿左後,寶公亭一側。該樹有兩大主枝在空中交叉生長,交纏中逐漸連為一體,如情侶相擁而立,故名連理檀,情侶們常在樹下盟誓、許願、留影。(來源全椒微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