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制時報》9月23日導讀

《民主与法制时报》9月23日导读

《民主与法制时报》9月23日导读

《民主與法制時報》

2018年9月23日

總第2025期

頭版 FOCUS

“人肉搜索”是與非

策劃 / 任文岱

內容梗概

近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接連出現多起與人肉搜索相關的網絡熱點事件,包括“網紅毆打孕婦”“德陽安醫生自殺”“高鐵霸座男”“魔道祖師粉絲人肉網友”等,這些事件的當事人都經歷了被“人肉搜索”及公開個人隱私信息等情況。

湖北雷霆之勢掃黑除惡

本社記者/ 田雄 □張俍 戴兆蓉

內容梗概

湖北省政法機關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確保打不失時、打不失手、打不失效,形成全領域、全方位、全覆蓋的掃黑風暴,在打擊的廣度、深度、力度上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雷霆之勢。

調 查 INVESTIGATION

身份證、U盾、網銀資料整套出售

揭秘銀行卡買賣“黑市”

本社記者 / 李曉磊

內容梗概

為規避法律風險,有的人喜歡使用他人銀行卡進行金融活動,不少中介則將這一需求做成了產業,在“黑市”中,各種銀行卡都可買到。

9月17日,看著自己名下的一張銀行信用卡,顧鑫滿臉疑惑。如果不是記者介紹,這位家住河北偏遠山區的男孩,並不知道該卡有什麼功能。

本社見習記者 / 趙沫涵

內容梗概

2018年7月,導演小馬第一次在微博推送上看到自己導演的短片在某處展映了,而他本人對此毫不知情。由於當時忙於其他事務,並認為此行為是個例,小馬並未對此進行過多關注,但隨之而來的信息卻讓他感到驚愕和憤怒。

拍 案 CULTURE

天津薊州“第一商廈”空置18年背後

本社記者 / 王立三 □劉曉晗

內容梗概

20年前,天津薊州人(原薊縣,2016年6月撤縣,設立薊州區)王國良在家鄉投資近1200萬元建起益海商廈,但好景不長,這座紅極一時的“薊縣第一商廈”很快陷入各方爭奪之中。

如今,位於繁華地段的益海商廈閒置18年,依然官司纏身……走在維權路上的王國良,深深體驗到民營企業創業的艱難,也感到改善營商環境的迫切性。

原裝進口斯巴魯汽車

驚現“中國元素”

本社記者 / 張 君

內容梗概

今年9月上旬,家住河北省邯鄲市的陳先生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2017年12月31日,他在位於邯鄲市高開區世紀大街一號龐大汽貿園內的邯鄲中冀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購買了 一輛斯巴魯森林人小型越野客車,產品出產地清晰地標註為日本。

“因為相中了這款車型原裝進口的特性,所以才下定決心花費23.18萬元購買了該車,同時又按照整車進口的標準足額交納了購車稅款。誰知,該車在原裝進口的表象背後卻另有‘玄機’。”陳先生說。

法 治 INVESTIGATION

河南信陽法院決戰執行難紀實

本社記者 / 邵春雷 通訊員 陳思思

內容梗概

自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三年內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決定後,河南信陽法院切實貫徹落實中央和最高法院的決策部署,並以決戰決勝的信念和攻堅克難的毅力,強責任、出重拳、亮實招,探索出攻克執行難的舉措。

芻議刑罰適用中的輕刑化趨勢

作者 / □盛 波

內容梗概

刑罰的輕重,要依據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去確定。重罪重罰,輕罪輕罰,做到罪刑相適應。這是罪刑內在比例關係的要求,也是社會一般公平正義觀念的反映。

網絡文學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成效

清理有害信息14.7萬餘條

作者 / □史競男

內容梗概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國家新聞出版署今年5月聯合部署開展為期3個月的網絡文學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取得階段成效。6月至8月底,各地共查辦網絡出版行政和刑事案件120多起,責令整改網絡文學經營單位230餘家,封堵關閉網站及賬號4000餘個,查刪屏蔽各類有害信息14.7萬餘條。

文 苑 CULTURE

“沒有整個是黑的

也沒有整個是白的”

談當下公安小說中警察形象塑造

特約撰稿 / □張友文

內容梗概

凡一平的長篇小說《上嶺村的謀殺》(《作家》長篇小說2013年3月號)中的警察黃康賢親自參與並策劃了一起殺人案,餘華的中篇小說《河邊的錯誤》(《當代中國公安文學大系·中篇小說第二卷》,群眾出版社1996年版)中的刑事警察馬哲將瘋子槍殺,夏天敏的中篇小說《月色晦明》(《當代》2011年第3期)中的派出所所長羅銘搶煤老闆的錢,裘山山的《槍擊事件》(《小說家》2001年第5期)中的模範民警郝向東開槍把經理老婆打傷。毋庸置疑,這些文本中警察的所作所為嚴重違紀、違法,若用道德標準來看這些警察,他們皆堪稱“壞人”,形象也不高大。但是,如果深入地發掘他們違法、違紀的根由,讀者會深深地理解並同情他們,才知他們都是捨己為人的好警察,形象又很偉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