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科學獎沒有故意「重男輕女」,但學術場可不一定丨諾獎八卦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崔爽

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已經延續了兩年的“全男陣容”,在昨天最可能有女性得獎的生理學或醫學獎上,之前被認為是得獎熱門的女性沒有中獎,於是今年的諾獎極有可能又被男性科學家包攬。

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故意“重男轻女”,但学术场可不一定丨诺奖八卦

10月1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拍攝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新聞發佈會現場,大屏幕上顯示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的頭像。

在搜索引擎中輸入諾獎、女性,會出現一個明晃晃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只有一位女科學家獲諾貝爾獎?

沒錯,2015年之前,大家關心的是“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得諾獎”。2015年屠呦呦終於破冰之後,大家開始關心“為什麼只有她”。

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故意“重男轻女”,但学术场可不一定丨诺奖八卦

只有一個。還是女的。

其中幽暗的心思,從小常聽“女孩數學不行、物理不行、後勁不足……這不行那不行而男孩只是沒好好學”的你一定秒懂。

一百多年來,只有17名女性獲獎

性別問題遍佈全球、全領域,學術界肯定不能獨善其身。在諾獎得主的統計學結果上,男女之間的差異非常驚人。

從1901年到2017年,892名獲得諾貝爾獎的個人當中,只有48名女性。

在近600位科學獎獲獎者中,女性更是少得可憐——17人。

在某些學科,已經有幾十年沒有一位女性獲獎者,比如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只有兩名女性得過獎,分別在1903年和1963年。

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故意“重男轻女”,但学术场可不一定丨诺奖八卦

根據對17位女性得主的家庭背景、配偶情況等進行的統計,結果顯示,她們中約90%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半數有從事科學相關工作的配偶,甚至有三位獲獎者是與先生一同獲獎的“夫妻檔”。

雖然總數很少,但有11位女性獲獎者分散在整個漫長的20世紀,而有6位集中於2004至2015年間獲獎,“提速”明顯。(畢竟在諾貝爾1895年立下遺囑並設立諾貝爾獎時,在德國,婦女還不被允許上大學。直到20世紀20年代,大學的大門才逐漸向女學生們敞開。)

上海交大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博士張正嚴表示,隨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從事科研等機會的增加及環境改善,女科學家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比例將逐步提高。

事實表明,評審沒有“重男輕女”

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故意“重男轻女”,但学术场可不一定丨诺奖八卦

為什麼差那麼多?是諾獎評審不想把自然科學獎頒給女性嗎?

是有這種說法,尤其是在很多女性主義著作中。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董美珍副教授十幾年前就發表過題為《百年諾貝爾的遺憾——她們為什麼沒有獲獎》的文章,以洛謝特·羅賓斯、麗絲·邁特納、吳健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周芷等五位沒有獲獎的女科學家為例,認為性別是她們被排除在諾獎之外的共同原因。

但維護諾獎公平性的人也在持續論證。目前來看,上述女性科學家沒有獲獎的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學科偏見、政治原因、外行的評審意見、甚至私人恩怨等等。據報道,諾貝爾博物館的館員們對BBC表示,他們並沒有證據顯示諾獎委員會會因為提名者是女性而拒絕為其頒獎。諾獎遺珠不少,按比例來講男性肯定更多,因此不能簡單歸咎於性別。

但女性面臨著更加嚴苛的學術環境,是不爭的事實,尤其在自然科學中。

在兩年前由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生陶思聖和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周程合作的研究中,他們對吳健雄(宇稱不守恆的實驗檢驗者)、邁特納(發現原子核裂變)等幾個爭議最大的案例進行了分析,雖然結論顯示“性別歧視說”缺乏具體評審事實的支撐,但研究提到吳健雄、邁特納們都有因為女性身份而遭遇的特殊對待。

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故意“重男轻女”,但学术场可不一定丨诺奖八卦

居里夫人

第一個獲諾貝爾獎、並兩次獲獎的居里夫人,一開始連提名都沒有,一直被說成丈夫的助手。獲得諾貝爾獎之後都沒有自己的實驗室,丈夫去世後經過多方申請,索邦大學才把居里夫人的丈夫生前的實驗室交給她,但沒有給她教席。1947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蒂·科裡直到得獎前一年才得到教授職位。1963年獲得物理學獎的瑪利亞·格佩特·梅耶有長達三十年時間沒有獲得報酬、“無薪研究”。

相比於特定評審的偏見,學術共同體甚至社會存在的對女性研究者的結構性、制度性的壓制,是更復雜難解的問題。

推而廣之

學術場離“性別友好”很遠

看幾件和諾獎似乎無關的事。

九月初,每年一度的維密大秀開始模特面試,其中一位叫Lyndsey Scott的女孩引發了一些爭議。她既是維密天使,又是一位頂尖軟件工程師。因為雙重身份,她的編程能力在社交網站上備受質疑甚至嘲諷。Lyndsey Scott站出來自證實力:“我在Stack Over Flow(IT技術問答網站)上有27481個積分;我是Ray Wenderlich網站iOS指導團隊的成員……”然後她說:“看看這些評論,我想知道,為什麼技術領域中41%的女性都會因為充滿敵意的工作環境而離開崗位。”

今年八月,讀賣新聞爆出東京醫科大學一個令人窒息的操作——對女性考生減分。

檢方在調查學校給官員子弟開後門時無意中發現:2011年起,東京醫科大學在入學考試(初試)中,對報考醫學部醫學科的所有女考生實施了暗中減分,有的年份減分幅度超過10%。在日本讀書的微博用戶@小兔子尹月 稱,東京醫科大學絕對不是日本唯一一所這麼幹的醫科學校。

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故意“重男轻女”,但学术场可不一定丨诺奖八卦

更早幾年還有浙江大學社會學系馮鋼教授的名言:女生都是混文憑,歷史證明學術界不是女性的地盤。雖然不少學者站出來指出馮鋼發言的荒謬,但輿論不但沒怎麼批評馮教授,甚至熱烈討論起“這究竟是不是對女研究生的歧視”……

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故意“重男轻女”,但学术场可不一定丨诺奖八卦

有志於學術的女學生,得扛過可能對女生另眼相待的導師、對女生放暗箭的招考學校、認識不認識的人的心理打壓,然後才能“幸運地”和男同學站上同一條衝擊學術高峰的起跑線。而我們只是問,為什麼女性很少得諾貝爾獎?

藉由諾獎,我們能看到更多

在《硅谷的女性困境》一文中,作者莉莎·芒迪採訪了數十位在科技業工作的女性,提到一些現象:從事科技行業的女性在會議中被打斷的次數遠遠多於男性。別人會評判她們的性格,而男性不會被如此評判。女性對開源軟件的貢獻被接受的幾率比男性更高,但只有在性別不明的情況下才會如此。

文中引述了《科學》雜誌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研究證實計算機科學和包括物理、數學、哲學等在內的一些領域崇尚“才華”,培植“潛力來自天生”的觀念,結論是這些領域對女性的不友好緣於一個頑固的假設:天才是男性的特質。

研究發現,“越看重天賦的領域,女博士越少”,並指出同樣的趨勢對於非洲裔美國人也存在。該研究總結,由於這兩個群體仍然傾向於“被定型為缺乏與生俱來的智力天賦”,“一個學科的從業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成功取決於絕對才華,頗能預測該學科中女性和非洲裔美國人的比例。”

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故意“重男轻女”,但学术场可不一定丨诺奖八卦

在性別這個維度,諾獎作為科學屆皇冠上的明珠,雖然少有女性摘取,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更多人看到獲獎人數懸殊的背後:由於進入自然科學領域相對較晚、人數較少;社會分工和教養子女的責任;上升通道相對狹窄等原因,女性離諾獎更遠。雖然科學界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在某些政策上向女性研究者做出傾斜,但這顯然不是短時間可以改進的問題。

有個好消息。近日,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教科書中寫到女性科學家時要用本來的名字,意味著“居里夫人”等名稱可能不再被教科書使用。居里夫人全名為Maria Skłodowska-Curie(中間是她的波蘭孃家姓),按照臺灣新課綱要求,居里夫人的名稱可能會改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或“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當地教育部門認為“性別平權不應該只是在自然領域教科書中,而是每個領域都要適用,因此審定教科書時,對任何科目都會提醒不要用‘居里夫人’這種‘女性附庸於男性之下’的稱呼”。

雖然有反對者稱其為教條式的外部反思,但做決策的人說了:科學史上重要發現的過程,要呈現不同性別、背景、族群者於其中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