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對山西有哪些貢獻?

忻州身邊事


作為民國時期的大軍閥,山西的土皇帝,閻錫山在山西可是沒少折騰。閻錫山是因為和他爹搞高利貸之類的投資失敗,去外地躲債時考入了山西武備學堂,然後得到了去日本陸軍軍官學校留學的機會,從此人生開掛。



回國後,參加留日歸國士官生的考試,成為了陸軍步兵科的舉人,並被授予了協軍校的頭銜,然後幾個月的時間內就山西新軍的教練官和標統。辛亥革命爆發後,閻錫山和同盟會一起參與了起義,殺死山西巡撫陸鍾琦,閻錫山被推舉為山西都督,這應該是閻錫山人生中最關鍵而燦爛的時刻了,但是他真正主管山西,還是因為在袁世凱的問題上支持了袁世凱,所以受到袁世凱的嘉獎,正式任命閻錫山做了山西都督,從此,山西盡歸閻錫山主管。



袁世凱死後,又轉而擁護段祺瑞,和同盟會的道路越走越遠,同時因為在孫中山討伐段祺瑞的事件中損失很大(晉軍第一混成旅長商震出兵湖南參戰,結果全軍覆沒),所以閻錫山立下了“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出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的三不要二要主義,同時在山西改風易俗,積極恢復農桑,發展經濟,比如主張女子天足,男人剪辮子,推行水利農桑,禁止鴉片,大力發展民智民財,一心一意的守著山西做土皇帝,讓山西成為了當時最有錢最安定的省份,成為了民國時期著名的“模範省”。



在中原大戰之後,閻錫山被蔣介石所厭棄,但是閻錫山是什麼人?怎麼可能就此消沉,由於他經常向蔣表忠心迫於抗戰壓力,閻錫山又重新被啟用,重新執掌山西,在此期間閻錫山大力發展山西的重工業和輕工業,從採礦採煤冶金機械化工兵器,到毛紡,造紙,捲菸,火柴等,修築了長達860餘公里的鐵路,成立了山西省營業公社,山西的財富在全國名列前茅。


軍事一點通


閻錫山,人稱“山西王”,近代山西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閻錫山統治時期,也是近代山西發展最快的時期,從教育、文化與經濟都堪稱是當時的奇蹟。

閻錫山,曾在日本留學,歸國主政山西后,積極發展山西義務教育,鼓勵山西7歲以上學童進入學堂學習,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輔助義務教育的實施。在近代軍閥混戰時期,山西學童入學率達到了70%,居於全國首位。在艱難的抗戰時期,閻錫山依舊拿出大資金支持學生留學。閻錫山任職山西大學堂的校長期間,山西大學堂在全國教育領域居於前五的位置。

閻錫山重視交通的建設,在任期間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同蒲鐵路是貫穿山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只因抗日戰爭的爆發,最終被迫停止。這項工程即使放在現在,也是一項對於山西很偉大的工程。

中國近代戰爭頻繁,尤其是內戰。閻錫山的晉綏軍大部分處於中立狀態,不熱衷參與戰爭。相對和平的環境,也讓山西的經濟快速恢復,山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國民黨北伐時期,閻錫山主政的山西改旗易幟維護國家的統一。抗日戰爭時期,積極投身作戰前線,服從全國統一指揮和領導,為中國抗戰的最終勝利,山西軍人完成了其必然的使命。

閻錫山,對於山西的貢獻,應該是不容置疑的。


老家呂梁


平心而論,閻錫山的經濟建設能力最高,政治能力次之,軍事能力最次,雖然他是軍人出身。他對山西的最大貢獻就是經濟建設。

在其長達三十八年的山西執政中,有兩次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分別是1917-1926年,1932-1937年,對改變當時山西面貌有很大的作用,山西也因此成為“模範省”。

1、第一次建設

閻錫山在袁世凱死後,獲得實權,就開始第一次建設山西。這次的特色是比較傳統,走傳統儒家養民治理與推行現代教育相結合的方式

從鄉村經濟到社會風俗轉變,閻錫山推行“六政”:成立“六政考核處”,推行水利、蠶桑、植樹與禁菸、天足、剪髮,後來又增加種棉、造林、畜牧,合稱“六政三事”。

推行白話文,成立育才館,培養山西新政專門人才。頒佈《人民須知》和《家庭須知》、《村禁約》,山西曾獲得了“模範省”的稱號。ps:看閻年譜發現,閻錫山給學生的寒假作業就是回家背誦這些規定,然後背給村裡人。

總結:“民國六年九月,閻錫山任省長,內得以事權,外北洋未分裂,而行晉省新政。既有傳統,又有現代。農業為之基,工業、教育並行;調查、醫療、行政效率皆以使權力深入基層,收卓然之效”。

如果說王永江的東北建設,為張作霖入關爭天下奠定了基礎,那麼閻錫山的山西一省建設,支撐了其1927-1930的四年作戰。

2、第二次建設

自1926年軍興,閻錫山擊馮、擊奉,反蔣,十年建設毀於一旦。“避大連而靜思,寓居外而思鄉,歷時八月反思,腹生十年建設方案。回鄉省親,遇九一八,時也勢也,命也運也,機遇再來。

閻錫山回到太原後,再次發揮其建設才能。成立委員會,成立建設處,前者樹新風,後者招人才,風氣先開,技術並行,留學生愛家鄉之精英多歸晉。

在抗戰前,太原鍊鋼廠,年產鋼36000噸,焦炭72000噸,生鐵4800噸,鋼軌3000噸。同蒲線全線通車。

山西省營業公社,整頓了山西省銀行,新建了鐵路、鹽業、墾業等銀號,併為“四銀行號”成立了實物準備庫,到抗日戰爭前夕,在山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官僚資本體系,資產達到2億銀元。其規模之大,投資之少,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在國內名列前茅。

民國的黃金十年確實有建構的成分,但閻錫山五年的發展是實實在在的。

閻錫山第一次山西發展是為了守土安民,第二次是為了強大國家。

總結:

閻錫山第一次建設更接近傳統,第二次建設直接是重工業導向強大國家,這也是國家危機加深的體現。我們更多應該考慮重工業建設的時代背景與迫切要素,而不是基於小清新去求全責備。

參考文獻:

民國閻百川先生錫山年譜長編初稿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近代史上軍閥割據,到處都是土皇帝,但從來沒有一個人像閻錫山那樣影響一個省,他對山西的打下的烙印、做出的貢獻、產生的影響甚至超過蔣介石之於中國,我們甚至可以說“近代山西就等於閻錫山。”

閻錫山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也是一個多面人,他對山西的影響也是多面的,有功有過,是非難說。這裡我們不論其他,只講講閻錫山對山西做出的貢獻。

政治上,保境安民,維持和平

辛亥革命時,閻錫山發動太原起義,讓山西進入革命時代,堪稱他一生中最光彩的一頁。

其後的軍閥割據,閻錫山沒有問鼎中原,統一全國的野心,但他有自知之明,深知並無這番實力,1930年,他牽頭髮動中原大戰遭遇慘敗導致下野,更讓他堅定了保境安民的決心。

閻錫山總結自己的施政經驗是“三不二要主義”,即“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一句話:你們搞你們的,我過我的。

在這一政策指導下,閻錫山不管你是哪個黨執政,不管是蔣介石還是汪精衛,都盡力保持與各方勢力的相對和平與均衡關係,儘量不參與軍閥混戰,使得山西維持了相對和平與安定,為經山西的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創造了良好環境。

經濟上,發展實業,自強救國

有了外部相對和平安定的環境,才能對內發展經濟。

閻錫山在經濟建設上提出了“自產、自用、自足”的方針,推行“六政三事”。六政是水利、蠶桑、植樹與禁菸、天足、剪髮,後又增加種棉、造林、畜牧三事,合稱“六政三事”。

“六政三事”除天足、剪髮是對社會風俗的革新外,其他都是經濟方面的舉措,而這些舉措基本都是為了促進農業發展,這為農民生存和其他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閻錫山清醒認識地到中國國力不足的根本在於實業不振,“物力不足”,因此強調“造產救國”,大力興辦自有實業,創辦了包括採煤、發電、採礦、冶金、機械、化工、軍工、水泥、皮革、毛紡、造紙、捲菸、火柴等輕重工業在內的西北實業公司,在山西建立了一套門類比較齊全完整的基礎實業體系,奠定了山西經濟發展的基礎。

軍事上,擁兵自保,兩面三刀

抗戰爆發前後,面臨錯綜複雜的國內形勢,閻錫山始終秉持“誰都不得罪,誰都別得罪我”中庸哲學,堅持“與鄰省聯絡,使能不為我患,或竟鄰疆樂與合作,進而為我用,代我禦侮”。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閻錫山在抗戰初期曾擁護國共合作,聯共擁蔣,堅決抗日;但在抗戰失利,山西大部淪喪後,他又和日本勾勾搭搭,轉而趨日反共,無論如何變換面孔,閻錫山之全部目的都是為了保境安民,維持其個人在山西的利益。

總體來講,閻錫山並無統一全國之野心,卻是一個實幹家。他對山西是霸佔也好,愛護也罷,山西在其治下確實出現過很長一段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百姓安居的局面,山西也因此榮獲“模範省”的稱號。

閻錫山曾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人物,並獲得如下評價:“作為山西的模範督軍,閻錫山實際上處在一個獨立王國之中。儘管當時晉西南地區還存在糧食短缺,但閻錫山為一千一百萬人帶來了繁榮,在中國,他們最富裕,因而他便顯得出類拔萃。”

可惜的是,如此一個以山西為家的英雄梟雄,晚年卻追隨蔣介石去了臺灣,最終客死他鄉,病死並埋葬在那裡。欣慰的是,他在山西的故居保護的很好,一直在靜靜等待他的歸來。

綜上,我認為閻錫山對山西有真感情,有功有過,功大於過,大概是三七開。不知山西人民是如何評價這位山西王對山西的貢獻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民國時期,閻錫山作為山西最後一個軍閥,經營山西數十年,對於山西以後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貢獻。

首先,閻錫山雖然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但他身上有著新軍人的開明與舊軍閥的封閉。民國時期,他將山西建設成為“模範省”,開辦工廠、修鐵路。他創建的西北實業公司以及同蒲鐵路不僅為當時的抗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為日後山西成為新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他的封閉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山西發展。

其次,閻錫山是一名狡猾的政客,軍事實力和政治手腕讓他將其他軍閥統統趕出山西,成為當時山西唯一的統治者。這種情況客觀上形成當時山西極少戰亂的情況,為山西保留了大量人力資源。同時開辦學校,他率先在山西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山西人的文化素質。


太原晚報


閻老西坐鎮山西38年,差不多算得上造福一方,對山西百姓來說,是民國時代極為難得的好軍閥。為政一省,既保護了當地百姓,又盤活了山西經濟。

下面分析下閻錫山對山西的貢獻:

政治上:大搞保境安民,儘量不參與軍閥混戰,為山西實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戰亂不斷的民國時代,安居樂業的山西,吸引了大量河南、山東、河北的難民,當時山西曾獲得了“模範省”的稱號。(難民流民用腳投票,哪裡好就往哪裡走)

“七七事變”之後,閻錫山提出民族革命的口號,組建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太原工人武裝自衛隊,並給予武器裝備支持,大力支持抗戰。

軍事上:閻錫山認為"人以國分,利害相反,戰爭以生。戰爭既不可免,力國家生存計,不能不有所準備"。開創性的提出了軍事國防和經濟國防,經濟國防是軍事國防的基礎,通過對經濟和軍事的自主自立成立完備的軍事國防體系,以實現軍事上的真正強大。(即使是今天,這個戰略思想對現代中國仍有借鑑意義。)

同時大力擴軍,把從辛亥革命的一萬多人到中原大戰前的三十多萬人,真正成為雄踞山西的軍閥。擴軍還不忘提升軍事教育,軍士教育團、學兵團幹部訓練隊、山西軍官學校、山西陸軍輜重教練所、隨營總校、晉綏軍官教導團、山西航空學校、第三集團軍騎兵教練所、民兵軍官教導團、天才軍官學校等軍事學校,為晉軍培養了軍事人才。(充分發揮了軍事院校對提高軍隊軍事水平的能動性作用,學習了新型軍事戰術。)(亮劍中楚雲飛就在閻錫山手下任職)

大力發展軍事工業成了與瀋陽、漢陽兵工廠齊名的太原兵工廠,基本完成了晉軍的武器自給。從人員、技術、管理模式3個重心來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重視技術,派遣優秀的人員到國外學習新技術,成立專門研究機構,大力鑽研兵器和兵器學等相關難題。如1924年山西火藥廠張凱發明的"凱字號炸藥"。(在軍事科研方面也是走在前沿,是為數不多走自主研發的軍閥)

教育上:閻錫山作為山西人,不遺餘力地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山西村莊騰廟宇辦小學。教育水平成為官吏的政績考核之一。山西是當時僅有實現義務教育的省份。設立太遠國民師範。這對山西文化、歷史都影響極為深遠。(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經濟上:閻錫山在盤活經濟上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手,個人看來,比之宋子文也不遜色。開創性的利用“物產證券”的優勢,既活躍了山西金融,又為閻錫山設立的西北實業公司。兩者相互促進,極大的促進的經濟上的發展。

發佈“六政宣言”,推行水利、蠶桑、植樹、禁菸、天足、剪辮,後來又增加種棉、造林、畜牧,並稱"六政三事"。(大搞基礎建設,以農業安人心,解放人之天性,禁止煙土傷害百姓,可謂安人心,舉經濟的良策)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閻錫山,字百川,號龍池。1883年生於山西省五臺縣。1960年逝世於臺灣。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一直到1949年,閻錫山統治山西長達38年,成為民國曆史上當政時間最長的軍閥,是山西名副其實的“土皇帝”、“山西王”。那麼,閻錫山對山西有哪些貢獻呢?

第一,普及了義務教育。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根本。閻錫山實行了四年義務教育制,完全不收學費。閻錫山的義務教育並非做樣子,不僅僅城市中的孩子,鄉村也建學校,要求適齡兒童上學。

以民國時期山西的經濟狀況,如此龐大的義務教育,花費極為巨大,閻錫山以極大的毅力,始終堅持著義務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除山西外,中國無義務教育可言。”可見山西教育之成功。


第二,建設了包括太原兵工廠在內的工業基地,使山西從無到有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也因此,閻錫山的晉綏軍成為少數,能夠從子彈到大炮都能夠自給自足的軍隊。


第三。極大的改善了山西的交通狀況。山西地區山多平原少。雖然易守難攻,易於割據,但是交通困難,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因此,閻錫山積極在山西修築交通道路。著名的窄軌鐵路——同蒲鐵路就是閻錫山修建的。

第四,在農村地區推行“六政三事”。六政三事,六政是:水利、種樹、蠶桑、禁菸、天足;三事是:種棉、造要、牲畜,這些政策都切中農村問題要害。

民國期間,中國城市化率很低,農村農民佔90%以上的人口。因此,發展農村農業才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前提。閻錫山通過這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農村農業有了極大的發展,農民能夠自給自足,生活能夠安居樂業。每逢戰亂,會有很多河南陝西等地災民湧入山西求生。這也側面證明了,閻錫山山西建設的功績。

第五,閻錫山抗戰期間,尤其是初期,積極抗日,是抗戰功勳。1936年,他派傅作義、趙承綬率領晉綏軍在綏東地區狙擊日寇,取得百靈廟大捷。1937年七七事變後,閻錫山積極抗日,與共產黨合作,成立新軍、抗日決死隊等抗戰隊伍。並率領晉綏軍和中央軍與日寇展開大會戰,領導了忻口會戰、太原會戰等一系列戰役,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和氣節。




鳶飛九天2018


閻錫山先生是傑出的政治家,治國理政很有方略。若不是日寇入侵。國共內戰。他作為總理會把經濟發展搞出名堂來。中國至少前進幾十年。從他治理山西中就可以發現今天的山西工農基礎大多源自他手。如太鋼,機車,山西機床(247)山針山紡山西機器廠。水泥電石,榆次的紡機等,晉南引入晉東南蠶桑絲綢業。麵粉,火柴。教育他推行掃盲運動!由於戰爭被迫停止。山西特色窄軌鐵路使軍閥混戰晉省人民少受荼毒。地面古文化遺址建築保留為全國之最。閻先生是山西的功臣!當然作為舊時代的官僚他個人建瞭如此豪華的督軍府花費了不少財政資金(袁世凱批准並撥了一筆款)!成為歷史的故居為後世作為民俗館展示晉北文化的確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繼閻錫山公之後山西只有胡富國先生真心為山西辦過實事,大運公路與太舊高速也為胡老標柄山西地方誌史冊!為他們點贊!


晉A閒雲野鶴


山西的地理位置十分適合防守,到了近代,平漢鐵路、津浦鐵路、隴海鐵路沿線往往戰亂頻繁,山西在平漢鐵路以西,溝通省外的主要是平綏路(晉北大同方向),正太路(晉東方向),閻錫山輕易不參加省外的內戰,所以山西在民國初期相對比較安寧。

1928年國民政府“二次北伐”,閻錫山看準時機參加南京陣營,在山西一直保持半獨立狀態。他統治山西期間,重視教育和村治,動員軍隊構築了溝通山西省南部和北部的同蒲鐵路(大同至風陵渡)。特別是兵器工業這塊,山西兵工廠規模宏大,機器先進,生產能力甚至超過蔣介石掌握的上海兵工廠、金陵兵工廠等。

全面抗戰時期,閻錫山大體上堅持了抗日立場,但也出現過嚴重動搖,一度與日軍勾結妥協。他當時對親信愛將趙承綬說:“”目前咱們的處境很不好,蔣介石不發給咱們足夠的經費,也不給補充人員和武器。共產黨在山西各地有嚴密組織,把老百姓都拿過去了。抗戰沒有勝利把握,權衡情況,目前只有暫借日本人的力量,才能發展我們自己。他們叫我派代表,我想別人不可靠,你去最合適按照。”

蔣介石因為對山西沒有直接控制權,只好採取籠絡手段,確保閻錫山留在抗日陣營。正如閻錫山向日本人所說:“我和重慶間之關係,不能按國家一般的平時秩序看待,他們對我毫無辦法,蔣號稱中國民眾的領袖,但他深知不能領導我。”不過,蔣介石也有底線,指派原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秘書長賈景德赴晉勸止:“如其通敵剿共,無論出諸何種形式,餘必毫不猶豫,明令討伐。使其知餘之決心之所在,而無任其投機取巧之可能也。”

1942年5月,閻錫山與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軍司令官巖松義雄舉行秘密會晤。日方絲毫不理會閻曾提出不得拍照的要求,而且還攝錄了影像。中途休會時候,閻的警衛人員望見山路上有許多日軍騾馬正向村中移動,以為巖松要用武力脅迫簽訂書面條約,於是護著閻循小道慌忙逃離現場。其實日軍運輸的只是答應贈送的步槍和聯銀卷。

圖:閻錫山與巖松的會晤照片。

巖松不滿閻錫山的兩面三刀,為了“懲罰”報復,單方廢除停戰協定,通知汾河以南的晉綏軍撤到汾河以北。閻錫山號召保衛晉西“民族革命根據地”,6月中旬,第34軍在稽王山地區與日軍發生激戰,軍長王乾元負傷,暫編第54師師長王鳳山陣亡。

1943年冬,77歲的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病危,臨死之前叮囑閻錫山:“以後無論局勢如何變化,希望你不要走汪精衛的道路。”閻錫山回答說:“我有我的主張,我為了存在,利用他們,絕不會走他們的道路。”

今天評價閻錫山對山西的貢獻,我們不應該回避他的抗戰信心動搖和對日曖昧態度。


馮傑


閻錫山,字百川,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人。他是民國時期赫赫有名一方軍閥,坐鎮山西長達38年,名副其實的土皇帝,民國政府的政令軍令在他這裡不管用,就連蔣介石也拿他沒轍。



實話實說,閻錫山主政山西期間,無論在農業、工業、教育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建樹。

閻錫山以治國的理念治理山西,首抓的是農業,因為他明白:只有農村穩定,他才能才山西徹底紮下根。在農業上他推出六政三事方針,說白了,就是在農村發展水利事業,大搞種植、養殖。尤其在水利建設方面,閻錫山捨得花血本,搞了許多水利工程,是農業抗災能力大大加強。因此,糧食得益豐收,牛羊也多了,農民的肚子也填飽,整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自然對他這個所謂的省主席的滿意度也提高了。就連改良主義的代表梁漱溟先生都對閻錫山在農村的政績讚不絕口。



在工業方面,閻錫山最大的政績就是高標準修建同蒲鐵路,配套建設30多個生產企業,帶動一大批工礦企業,如今的太鋼、晉華紡織、大同煤業等大中型企業都源於那個時代。

重視教育是閻錫山的一貫作風,早在1921年,山西就有六年制學校500多所,專業學校近2萬多所,達到了鄉鄉有學校,人人有書念。而且大多數學校是義務免費的,當時入學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三,在全國名列前茅。

閻錫山在抓教育的同時,還注重對百姓的教化,大力倡導禁菸、禁賭,凡抓到吸大煙、賭博者,輕則罰苦役,重則投入大牢。因此,在民國年間,只有山西沒有公開的煙管、賭場。

打擊經濟犯罪毫不手軟。用閻錫山話說:貪汙受賄就是從百姓口中搶糧,百姓因此被餓死與被殺死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對於經濟犯罪,閻錫山一貫的做法是:能重判絕不輕判,能殺頭絕不留活口。在閻錫山嚴刑峻法之下,山西的官場相對於其他省份清廉許多。山西因此多次被評為模範省,閻錫山也多次獲得模範省長的榮譽。

總之,閻錫山在主政山西時,出於獨霸山西的目的,著實為山西做了不少貢獻。但伴著解放戰爭勝利的步伐,這個國中之國也隨之灰飛煙滅,山西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